《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之《我们重新认识了“学习能力”》(2017年6月2日专栏文章)
原创|发愤的草莓
Step1.选摘
真正让你卓越的,是你必须走入第三阶段:
- 你不仅能学会没人能手把手教你的东西;
- 甚至能学会连书本中都找不到的东西……
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动脑子呢?得到的答案多半会是:
怕麻烦。
我们在谈到“落后”的时候,就有很多读者表示了焦虑。但实际上,仅仅解决“怕麻烦”这一条,就可以甩掉80%的人了。
你看看身边多少人连用筷子这么简单的事儿都一辈子学不会就知道了…… 如何用筷子,一定是有人手把手教过的“技能”,但结果呢?
学习能力的进阶,无非三个阶段,或者说,处于不同阶段的人,处于不同的境界:
能学会有人手把手教的东西;
能学会书本上所教授的技能;
能学会没有人能教授的技能……
Step 2.思考
有两个收获:
第一,李笑来老师能把一篇干货文章写出一本言情小说拨动心弦的感觉,在于注重细节。
在这篇长长的文章里,他特别把“学筷子”这件事拿出来讲,而且还说得特别细致,连同学习的视频什么的都拎出来的,蔚为大观,谁会想到这个生活中的常识会被拿出来如此大张旗鼓的作为例子?而李老师懂得,这个事例因为特别贴近生活,最容易被读者所接受和理解,进而去收下他后面要传递观点。
想到“学筷子”这件事,我就会特别糗地想起小时候还真的一直没拿好,就是没力,看着没架势。父母一度特别生气,连拿筷子这事都搞不定,还想整啥。小学四年级的一次晚饭时,母亲气得把我手中的筷子抽出来,往地上一扔,说“不会拿就别吃饭!”,这招狠!当天晚上立刻就会拿了。当然,也是这个情节之后,老爸细致地把拿筷子各个手指的用力方向都示范了一遍,就真的懂了。
我还能记得一开始学拿时,手还是特别别扭的,慢慢就习以为常了,一点感觉都没有。习惯的力量真的太强悍!
现在回头一想,那时候不想用心去学,真的是“怕麻烦”,原来错误的拿筷子方法,虽然不对,但是并没有影响到我的生活质量,所以也无关紧要。直到被母亲这么一凶。至今老爸还常常拿这件事来笑我,说非得妈妈发飙才行。
第二,按照老师说到的学习能力高低来看,这三种分类确实很有道理:
01能学会有人手把手教的东西;
02能学会书本上所教授的技能;
03能学会没有人能教授的技能……
而且,细细想之,这三个阶段在应试教育的十几年中也是有对应的。
能学会有人手把手教的东西,是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事,那时候,老师都是事无具细地讲,甚至连考试的题目都是课本上的练习题,原封不动地拿出来。
能学会书本上所教授的技能,这个应该就算是中学阶段的事,那时候能感觉到,试卷上很多题目并不能找到一模一样的,知识点在那里,但是题目却有千万件外衣。书本上所提到的知识点,如何变成解题的技能点,需要你自己总结一些规律。不然,就变成读死书了。
能学会没有人能教授的技能,大概要到大学阶段以后。这时候,到达一个开阔的世界,面向一个和原本家与学校两点之间截然不同的社会,见到形形色色的人。人与人的接触中就会产生技能,如何更有人缘,如何学会没人教的谈恋爱,如何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就靠自己搜索和领悟了,这得去挖掘隐性知识。
Step3.行动
当然,现在很好,因为一些牛人知道许多人只能勉强到达第2个阶段,所以他们开始提供此类服务,把书嚼碎弄烂,把知识点变成行为改变的撬动点,去服务在这方面有需求的人群。这一方面是能节约时间,而另一方面,我们很可能在慢慢退化掉这方面的能力,值得深思。
在刻意练习的过程中,注重记录经验,挖掘隐形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