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因同事有孕在身,她的课需要我们给分担掉,我的课已经够多了,但领导讲没法外聘,还是接了下来。回家看见儿子依旧肚子疼,心里感觉难以承受,与他交谈,表达感受与情绪。头疼越来越厉害,晚上躺床上疗愈清理,感觉轻松了,顺势睡过去了。
感受:无力,无奈,自责,深深的疲惫
思维:1. 关于课程,内在有两个声音:我不想接,我很累;既然大家分担,我也不能再推辞,那就接吧,不情愿但无力推。如果只给我一人,我有底气推掉,但是让几个人分担,我觉得推了会加大别人的工作量,没有底气说出来推辞的话。2. 回家看到儿子哼哼唧唧的状态,突然就有情绪了,觉得自己很累,他加重了我的疲惫,于是毫无预警地与他聊天,说我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了。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他时时如此?生理还是心理因素?
我的应对:表达的过程中有情绪,闭嘴,睡觉
对方的反应:把我的猜测一一推翻,强大的头脑
我的模式:不接纳,焦虑
我的需要:轻松愉悦认可
孩子因为肚子疼回家休息,我情绪不稳定。周二上午愉悦地带他出去玩,而下午从班上带着些许对自己的不接纳回家,看到他的样子就突然hold不住了。我不接纳的到底是什么呢?情绪不是来自他此刻的肚子疼,而是以往他借肚子疼逃避的事情。当然这个“借肚子疼来逃避某事”是我的判断。第二,就是他的状态呈现出我的无能,我不知所措,甚至分辨不清到底这是真是假?或者说多大程度上的真实?是生理还是心理因素导致的?我在其中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3.昨天袁导提到的自己需求的投射,让我也思考这个点,我幼时需要轻松愉悦的学习,需要父母的支持与认可,将我的投射投到了孩子身上?不认可体质教育所以对于上学这事没有底限界限?我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对于孩子的呈现我该持何种态度?做些什么能帮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