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如果你想摧毁一个年轻人(少年儿童)的未来,那么你就让TA下载抖音吧!
近日国内媒体报道,西班牙《国家报》网站在7月23日刊登一篇题为《抖音,全球下载量最多的应用,堪比鸦片》的文章,作者西戈尔·阿尔达在该篇文章中说道:“抖音的月活跃用户超过5亿人,只需乘坐中国任何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就可发现有很多人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屏幕看,屏幕上滚动着源源不断的视频。”
2018年4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66%的中国抖音用户为女性,其中75.5%的女性年龄小于24岁。今日头条公司称,40%的抖音用户年龄在24至30岁之间。今日头条公司也凭借这一数据证明其突破了“Z一代”(指从90后到00后)的障碍,并吸引了年龄更大的群体。
现在随着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人都喜欢抱着手机看,或者看新闻信息,或者看视频如抖音,或者看游戏直播,或者网购,或者看电子书等等。看到大人们成日对着手机沉迷不已,有时还因为上边的内容跟着乐呵呵,许多孩子也跟着喜欢看手机。
一般情况下,孩子们喜欢看抖音或西瓜视频等APP上面,播放的搞笑短视频或者游戏直播之类的内容,他们常常沉迷于其中而无法自拔。
尤其是暑假期间,大人们忙于上班,无法时刻监管,导致出现了无数“手机瘾”的少年儿童,让家长们发愁不已。
其实,一个孩子如果长期钻在游戏等虚构的世界里,不肯出来,甚至沉迷其中无法自拔,那可能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世界,让孩子觉得无聊、无趣、自卑等等。
同样的,一个孩子,如果因为玩游戏,而耽误写作业等等的正事,那么就算家长强制不让他玩游戏,他也会对其他事情上瘾。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指出:
遵从本能的快乐至上原则驱使儿童热爱游戏,游戏为儿童提供一条满足愿望和应付挫折的途径,游戏能使儿童缓解在现实生活中的紧张和拘束,获得想像中的满足与快乐,是孩子发泄情感的途径。所以儿童与游戏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儿童离不开游戏。
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曾说:
如果教育并不提供健康的休闲活动的能力,那么被抑制的本能就要寻找各种不正当的出路,有时是公开的,有时局限于沉迷想像。教育承担着比适当提供休闲活动更加严肃的责任:不仅是为了眼前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如果有可能,是为了形成对心灵习惯的永久的影响。
杜威在这里说的休闲活动,就包括游戏。可以说,游戏是人类的天性,尤其是少年儿童们,更需要玩游戏。
童年时代,多玩游戏,既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互动中习得社会规则、获得自我意识、感受社交友情,又能给孩子留下一个美好的童年记忆。人们对社会的准确认识,对周围环境的快速习惯,对陌生人的迅速熟悉等等技巧,大多是从童年时代的游戏中,无意识自发地学会的!
可是,现在随着电子产品的日益泛滥,独生子女的日益增多,大人们对生活的日趋焦虑,导致孩子们越发孤独,只能从虚拟网络中,去获得短暂而虚幻的快乐,无从学会上述技巧!
因此,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我们家长需要行动起来,让孩子适度地、克制地看手机。
在网上孩子们还能按照自己的需要,喜欢、向往扮演一个满意的角色,现实生活中的缺憾和不足,可以通过网上制造出的虚拟来弥补。
所以现在有很多孩子都沉溺于手机,抖音、网游等占据了孩子们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游戏的价值消失殆尽,网络成瘾问题随之成为社会问题。
就像尹建莉老师说的,要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网瘾”(包括手机瘾)问题,只能从家庭教育开始。需要家长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巧。没有家长的改变,就不可能有孩子的改善!
首先,家长要放下手机,多陪伴孩子。
常常看到一幕熟悉的画面,家长陪着孩子,可是家长的脸常常对着手机,忙于微信聊天、看抖音、忙工作、刷朋友圈、购物等等。孩子玩得无聊或者需要家长帮忙时,叫了许多次都不理孩子,等到拍家长肩膀,还 不高兴呵斥孩子。
要知道,手机上的信息永远看不完的,而孩子的成长却不等人!这样容易损坏家长与孩子的亲密关系,要知道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是一辈子的事情!并且,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家长的复制品。家长这样做,容易引起孩子的效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时代也在进步!发达的社会带来了更加精彩多姿的新世界的同时,我们更得学会选择和取舍,为自己负责,更为后代负责。
其次,家长可以试着有耐心有技巧地帮助孩子抗拒“网瘾”、“手机瘾”。
只有精神空虚的孩子,才会喜欢整日看手机。那么我们可以试着培养孩子多阅读、多旅游、多出去与小朋友玩儿,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让他们更聪明更理性,形成更好的品行,久而久之,孩子自然而然会远离手机、网络。
如果孩子已经对手机上瘾,我们不能强制孩子放下手机,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我们可以试着引导孩子去发现更多更美好的事情,手机、网络等只是许多事物中的一种。
带领孩子爱上阅读吧,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籍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开拓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的格局。
等到那时,孩子们再回首会发现,原来手机、网游等等只是美好人生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再次,帮助孩子自我克制,形成良好的独立人格。
孩子对手机、网游上瘾,大多数原因都是他们不会管理自己,无法克制自己,没有形成独立人格。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家长都爱孩子如珠如玉,时刻关注着他们的需求,经常去管制他们,不断对孩子提出一些限制的要求。
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自己能够教会孩子我们所会的一切,就事无巨细地告诉孩子该怎样做;可是正是因为我们管得太细了,导致孩子失去了学习自我管理的机会!
最后,我们家长与孩子相处时,要注意温柔而克制地对TA说道理讲规矩!
相信许多家长朋友,在同事面前都能文质彬彬;在朋友面前都是义干云天;在兄弟面前可以两肋插刀;在父母面前,能够事亲至孝;在爱人面前还能温柔体贴;可是,在孩子面前却常常满嘴是爱,面色却狰狞!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常常恨铁不成钢,因为TA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要知道,我们对孩子说话时的每一个词语、神情、动作,都决定了是通往目的地的坦途大道,还是走往相反方向的荆棘丛生!
我们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是一辈子的事情!最好的、最理想的是亲密、友善的亲子关系,而非老鼠和猫、小偷与警察的关系!
类似后者这样的关系,建立的时间越长久、越坚固,孩子的三观越容易紊乱,品行越容易变差,自觉性也越差!
我们家长都知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除了家庭和学校之外,还有一个地方可以帮助我们教育孩子,那就是——监狱!!!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周三好!
我是紫紫天鹅,最近一直在阅读和学习尹建莉老师写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将常常为大家分享我从这本书上得到的知识和体会,敬请关注。
欢迎大家常来坐坐哦!
作者简介:
紫紫天鹅,80后二宝妈,深耕育儿、亲子领域;岁月不饶人,她亦不愿饶过岁月!她用岁月煮酒,只为今日与你喜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