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果寺“一日禅”第20期答疑解惑
妙果寺 则金法师开示
二0一八年十二月一十五日
大家下午好,阿弥陀佛!下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佛法。在座的诸位应该很多都是初学者,那我把佛法基本的大概情况作一个简单介绍,然后下面我们就可以提问。
佛法从总体上来看,可以分为五乘正法,就是五大块的内容——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这五乘也叫做人乘、天乘,小乘、中乘、大乘。人乘就是教我们怎么做好人;天乘就是让我们在人道的基础上,把生命提高到一个天人的境界;小乘,或者说声闻乘,就是要让我们从这个六道轮回当中解脱出去;那么中乘,或者说缘觉乘也是一样的,要让我们从轮回当中解脱出去;那么菩萨乘,或者说大乘,它就是要让我们不光从轮回解脱出去,还要知道轮回是怎么一回事,而且还要帮助其他还在轮回的众生也解脱出去,这个就是整个大乘佛法的五大块的内容。
回过头来看一看,人乘要修习什么内容呢?要修习基本的“五戒十善”,就是相关的、一些基本的要求要做到: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方面要做得很好,尽量不要去犯。然后天乘呢,天乘在做好五戒的基础上,要求进一步提高了,不但不能杀生、不能偷盗、不能邪淫;而且妄语里面把它分开几个要求,就是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然后加上后面的不饮酒;再加上不贪、不嗔、不痴,一共是十方面的内容,合起来讲就叫做五戒十善。把这五戒十善做好了,我们就可以往生到一个比较高的生命层次,也就是去做天人。
但是,这个天人还有一个局限,他只能在欲界天。因为天分三界,有欲界、色界、无色界总共28层天。那么做好了“十善”,我们的生命只能提高到欲界六层天的境界。那我们要想超越欲界,要去色界和无色界,就需要在守好五戒十善的同时,还要修习四禅八定,就是要让我们的心保持在一个听话的状态、安稳的状态,这样子才可以往生到更高的生命形态。
如果我们觉得在这个三界内也没意思,因为三界它不究竟嘛,它上了又下,上了又下,所以没完没了地轮回。那我们厌倦了这种轮回,我们不想轮回了可不可以?可以的!那就必须得修行、至少要修行小乘解脱道的佛法,就是要解除六道轮回。我们一般通常认为有一个主体在六道轮回上上下下,那佛教我们去看,要去看清楚到底有没有那个主体。那佛经过他自己亲身的证实,他是说没有那个主体的,就是没有一个自我去轮回的。这个自我是一个错觉,导致了我们好像在轮回。那我们通过修行四谛、十二因缘,乃至于三十七道品(就是三十七个方面的内容),通过这样的修行最后发现,这个当中没有一个自我去轮回。一旦把这个看清楚了,就可以在轮回当中休息了,不轮回了。
但是小乘人是不管轮回的情况是怎么回事的,他不管的。那如果他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了,他想开发智慧、搞清楚这个轮回是怎么回事,那这个时候该修什么呢?就得修大乘佛法了,就是菩萨道。那这时候,佛就跟有这样需求的人说:“你修大乘佛法,你要看清楚不光是轮回的那个自我不存在,连看上去真实不虚的这个轮回的景象,其实它也只是一个梦境,只是我们的错觉导致出来的一个幻境,要把这个问题看清楚。”这个问题看清楚了,就可以彻底地从轮回当中醒过来,得大自在!
什么叫得大自在啊?就是永远地不要受梦境的制约了。这个梦境当中,种种的痛苦全部都消除了,而且那个能力开发到极致圆满。这个稍微学佛时间久一点的人,都应该听过佛菩萨有一些什么功德。那佛的功德概括起来就是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这些详细说起来非常多,但是这些功德,佛只是给我们介绍了一点点而已。真实的佛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所以佛叫做无上士,又叫做正遍知,对吧?这些基本知识大家都可以去了解一下的。
所以整个佛法就分为这个五乘正法。那在座的诸位,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先要从总体上做一个了解,了解清楚了以后,看看自己适合从哪一乘开始下手。不是所有的人都要从人乘开始的,不是的。因为生命是一个无尽的流转,流转到今天,它之前都有累积的,那很多人一遇到大乘佛法,他就很欢喜,就可以直接修大乘佛法了;那有些人可以直接从小乘下手;有一些人他需要从人乘下手。所以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那么你下手的开始、起端就不太一样。所以它不是一个死板的、固定的次第,是根据每一个众生的情况来灵活处理的。
所以,当我们找到自己的下手处以后,我们就要对自己修行的这一个佛法要详细地、深入地去了解。因为佛法的体系非常的庞大,它从各个角度给我们讲述了宇宙生命的真相。所以我们找到了自己的下手,就要深入地去学习,慢慢地就可以上路。这是我们学佛之前需要了解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因为在座的诸位来自四面八方,情况都不一样,那我只能是作一个笼统的简要的介绍。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就直接提问好了,大家平时在生活当中、学习当中,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营员:阿弥陀佛!师父,我想问一下“诸法皆空”,“空”是什么?感觉空也不是指没有,像质子、原子的空,那到底“空”是什么?
法师:好,请坐。其实佛门就叫空门,佛门就是讲空的,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空。那对这个“空”到底怎么理解呢?从古至今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理解。如果我们是从佛讲《般若经》的这个本怀去理解的话,他讲的“空”是空我们凡夫境界。佛讲大乘佛法,起步就是《般若经》,那么《般若经》,佛是讲了22年的,从各个角度翻来覆去地讲同一个道理,就是要把这个“空”讲清楚。
但是,这个“空”到底是空什么呢?说实在的,很多人不了解这个情况。到底空什么?其实《心经》已经把结论告诉我们了,但是很难令人接受,《心经》讲的“五蕴皆空”,对不对?“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一直无到底,对吧?“空”就是“无”嘛,它自己都解释了嘛,就是空我们凡夫的这个境界。
五蕴的境界,展开讲就是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合起来讲就叫五蕴——色、受、想、行、识;再简要一点就叫色、心二法;用现在的话讲,精神和物质现象,全部是空无的。但这样讲,有人说:“啊!这个是断灭吧?顽空吧?偏空吧?”其实他没有真正理解般若的意思,般若的意思就是空凡夫境界的。把凡夫境界空掉以后,空干净了,空彻底了,圣者见的真实就显露了。所以《心经》里面讲,“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不是还有“心”吗?还有一个没挂碍的心吗?对不对?
所以般若讲的“空”,它的本意很简单,很直接,就是“没有”!它的梵语叫Śūnyatā,翻译过来就是舜若多,它梵语原文的意思就是零。后面把那个“空”搞得很复杂,这个原因很多,我们也没必要一一地去梳理,只要了解般若讲的空的本意就可以了。
那为什么我们感觉这么真实不虚的存在,佛菩萨、觉醒的人,他告诉我们是不存在的、空的,为什么?因为我们在迷惑当中!佛经告诉我们,我们凡夫正在做梦。那就好理解了嘛,大家都做过梦,从梦中醒过来以后,梦中的东西有吗?一粒灰尘也找不到嘛,对不对?但是你在梦中的时候,你是觉得真实不虚的,对吧!
所以,佛在经典里面,经常用“梦”来告诉我们凡夫五蕴不存在、空的道理。你看《心经》也讲了“远离颠倒梦想”,对吧?《金刚经》最后,讲完了以后,最后告诉我们怎么观察这个世界啊?“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如果这个世界是真实不虚的,佛不会叫我们这样去观的。那不是坑我们吗,对不对?所以佛教我们去做如梦如幻观,一定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最后见到那个真相,就是叫做证空性,证到凡夫境界一切法本空的属性。证到这个空性的当下,圣者见到的真实性就显露了,所以不存在断灭空的问题。那这个问题先简单这样介绍一下,还有问题可以继续提。
营员:阿弥陀佛!我是第一次参加这个一日禅,之前也很少听过佛法,就是偶尔在微信公众号看一下。但是我听的比较多的是“贪嗔痴慢疑”,不知道怎么理解,是什么意思?
法师:好,请坐。佛法把我们凡夫的生命境界,在一部很重要的经论《瑜伽师地论》里面总结过,它把我们凡夫境界的法总结为660个方面。那么后来有些祖师为了我们更容易理解,把它概括为一百个法,一百个方面。那么这一百个方面,基本上把我们凡夫的境界全部概括完了。那刚才讲的贪嗔痴慢疑,就属于一百个法里面的烦恼法,叫做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邪见或者说不正见,这六个方面叫做六根本烦恼。围绕这个六项内容、六个方面的烦恼,还组合产生出了其他的一些微细的、复杂的分支烦恼,比如说还有嫉妒,对不对?这种贪欲,贪不到就会嗔,嗔是粗重的、根本的,除了嗔还有恼,对不对?恼跟嗔还不一样,知道吧?所以它围绕这个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六根本烦恼,还产生出了其他的很多烦恼,如果微细地划分,概括起来还有20种烦恼。
这些烦恼,我们凡夫个个都有,没有哪一个凡夫没有这个烦恼的,都有!只是有些人某方面表现出来明显一点,有些人某方面表现出来淡泊一点,但是根本上来说都有。那么这个烦恼怎么来的呢?刚才讲的贪、嗔、痴、慢、疑,最后一个叫邪见,或者叫不正见,所有的烦恼都从这里来,是从不正见来的,从邪见来的。就是错误的知见,导致了贪、嗔、痴、慢、疑的烦恼。我们讲的贪、嗔、痴,那个“痴”其实就是邪见,就是不正见的一个略要的表达,愚痴嘛,不了解真相嘛!不了解什么呢?就是不了解宇宙生命的真相。
佛告诉我们,我们凡夫的那个自我意识,是错误的感觉,本质上是不存在的。那围绕这个“我”,“我”所对的一切对境——这个外境也好,自己的内心感受也好,只要你意识到的东西都叫做对境,那么这个对境也是不存在的。就是我、法皆空,也就是《般若经》讲的五蕴皆空。但是我们却明明觉得它有,而且是真实可得可抓的。所以围绕这些错觉,就产生了种种的贪欲;贪不到就嗔心,就发火,对吧;然后傲慢,也是因为有个我,对吧;怀疑,怀疑种种圣人的教导,也是因为坚持地执著有个自我意识,理解不了圣人讲的。所以,这些烦恼就不断地在六道当中得到强化。不断地被强化,根源就是背后那个——认为有自我、有我所对的一切。认为这个是真实的,所以就导致了我们轮回出不去。
所以佛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就是要让我们看清楚没有我,没有我所对的法,就是《般若经》讲的五蕴皆空,这就是从根源上解决一切烦恼。所以说,“照见五蕴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它的原理就是这样子的。但是我们一般人,如果没有一定的累积的话,不太容易理解。理解不了没关系,你先不要急着下结论,你要相信佛菩萨是觉醒的圣者,他讲的是有道理的。所以不要去诽谤,诽谤就会造罪了,知道吧?就会障碍自己了解真理。因为了解了真理,我们就可以除一些苦啊!所以不要给自己设障碍,暂时听不懂没关系。
营员:法师好!请法师推荐一部对治思惑的经典,谢谢法师!
法师:好,请坐。对治思惑,思惑就是习气啊,习气就是我们凡夫的一个正常的表现。其实佛经它没有单独把“习气”跟“烦恼”分开的,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讲。那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你光对治习气是对治不了的,一定要先对治邪见,就是错误的知见。把错误的知见转过来了,纠正了,习气自然就化解了。
所以,你看小乘人修解脱道,从六道轮回脱离出去,第一个先要把“我见”给断掉——看到没有自我,没有这个自我意识。那他只要看到这一步,他就证初果,证初果以后才开始慢慢断习气的。所以说,没有“先断习气”这样一个次第,这是颠倒的次第,没有的!但是你说,我怎么把习气消除一点、淡化一点呢?那任何一部佛经都可以,只要正确理解它的义理,它就有这个效果。因为佛经它就是解决这个我法二执的问题的,就是要破我们凡夫的错误知见、颠倒梦想的,所以任何一部佛经,只要你正确去理解,都有这个作用。
营员:法师,您好!我是刚刚接触佛法的,很多知识都不知道,完全一窍不通,那些什么佛教礼仪、佛教知识都不懂。但是我第一次接触那个《心经》、《大悲咒》、《金刚经》,就特别特别的喜欢。我就想问一下,我就单单学习这三个佛经,是不是可以?然后我想问一下这三者之间的区别?谢谢!
法师:好,请坐。这个就是我们生命前面有累积的一个表现。为什么你这一生第一次遇到这些经典,你就会喜欢,就愿意去学呢?是因为我们宿世已经有过积累了,所以这一世看到了就似曾相识,很欢喜。所以我刚才前面讲了,不是你一定先要从人乘学起的,不是的。你看了以后,了解了佛法以后,你觉得很相应,那你就应该从这个地方开始下手,那你就可以从般若、从《般若经》下手,这是大乘佛法的起步。《心经》,就是把整个佛讲了22年的600多卷大般若经,总结出来的一个核心,其实就是结论,就是直接把结论告诉你。那么《金刚经》,就是把600卷大般若经的纲要、框架纲要介绍给我们。所以,只要把这两部经真正深入地去理解,融会贯通了,你其实就可以搞懂整个《大般若经》。
《大般若经》有600多万字,很庞大的一个内容,但是翻来覆去,其实就是讲一个核心道理——《心经》里面讲的五蕴皆空。那从这个角度,大家就知道,佛以他那么高的智慧、圆满的智慧,他跟我们凡夫讲这一个道理,要讲22年呐!为什么要讲那么久,翻来覆去地讲?因为这个道理太违背了我们凡夫的经验,对吧?我们都认为眼前很真实,有我、我的感受、我的想法。我的整个身心世界都是那么真实不虚的,怎么会是五蕴皆空,怎么是空的呢?死活都难接受啊!所以佛要讲那么久!
而且这个问题(指是否能接受五蕴皆空)非常重要,是我们修行大乘佛法能不能入门的第一个关。一旦迈过去了,大乘佛法就入门了,所以它非常的重要。三世诸佛都从这个般若而成佛的,所以《般若经》又称为佛母。那你就可以继续在这个上面深入,去听讲解,也可以去先读诵,把它念熟了。每个人的因缘不一样的,我不知道你的因缘怎么样,这个时代说实在的,其实有些人不一定能听得到正法的。但是我可以给你一个很基本的概念,就是刚才前面那位营员提过问的,般若经讲的空是什么——就是讲凡夫境界不存在。抓住这一点,你自己就可以看懂《金刚经》,它空的就是凡夫的妄想颠倒执著出来的、产生的轮回的大梦,就是空这个的。所以把这个真的认可了,接受了,按照它讲的去修,去观察、观照,你就可以从轮回当中醒过来。所以它是可以成佛的经典。好,那这个问题先这样。
营员:尊敬的法师,您好!《坛经》里面讲“不见本性,学法无益”。那么我们见不到本性,怎么学佛呢?还有,我们凡人被无明覆盖,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打破无明呢?
法师:好,请坐。这个问题很好。《坛经》,我觉得大家可以多打开一点思路去看待这个问题。《坛经》是六祖慧能大师的开示,后面经过弟子的集结形成了一本书,对吧?从最开始的7000字,后面发展到了七个版本,最后面有出现了2万字的《坛经》,这个问题是客观事实。所以大家心里要有数,有些问题、有些内容是值得商榷的。好,这个先放一边。
那至于祖师讲的“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怎么理解呢?学佛就是要认识我们的心。这个心是人人都真实具有的,是成佛的那个根本。找到这个根本了,就很好办了。但是你想认识这个真心,你之前是需要做大量的准备的。因为我们在六道里面轮回了无量劫,都是把外境、把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当成真实的,从来就不知道自己还有心。
这个心,记住,它不是我们的想法感受。想法感受不是心,是法尘概念,要先搞清楚这个问题。佛教里面讲的真心,是讲那个我们凡夫看不见的、背后一直在起作用的本性,它不是五蕴里面的内容。但我们凡夫能感知的只有五蕴——色、受、想、行、识,就是精神现象、物质现象,只能感知到这些现象。现象不是心本身,但是背后一定有一个能感知的心在感知它,对不对?我们凡夫没有一个人见到背后的那个心,所以学佛就是要为了要见那个背后的心。
但是这个“心”怎么定义?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但是一个共同点:就是说凡夫是见不到这个心的,一旦见到就是圣人。所以修行就变得很简单了嘛,我一切准备、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要见这个心,对不对?你只有在见心之前,做足了见心的准备,你才能见那个心,对不对?所以说,祖师这句“不识本性,学法无益”,也是方便讲的。你不学,更没有机会见本心呐,对吧?所以还是要学嘛,而且是必要的学习嘛!所以我们不要一听到这句话,然后就一天到晚就是打妄想要见那个心,其他的啥也不管了,不学了。那你就被祖师给骗过去了,是吧?所以还得学呀!
你说“顿悟本心”,顿悟之前需要渐修的,对不对?还是得修!但是真正的实修,真正的修行、修道位,那真的是见到真心以后,才真正的叫实修。为什么?因为他直接见到真实性了,他知道真实性里面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的,他就可以直接对治。那个时候就叫做实修、真修,也就是大乘佛法里面,给我们划菩萨阶位是从初地以后开始,才是真正的实修。所以得要修啊,没登初地之前,没见本心之前也得修啊,对吧?
那你提的第二个问题——怎么破除无明?那所有的佛法修行,就是为了打破无明见真实,只为了这一件事情。那怎么打破无明呢?你按那个觉醒者、醒过来的佛菩萨他提供的地图、指导,去闻思修佛法,对吧?正闻熏习嘛!听闻正法嘛!如理作意嘛!法随法行嘛!就是这样子。凡夫修行想见真实,只有依据已经觉醒的人提供的地图来修,这样才行的。那真正想从轮回、无明当中彻底醒过来,那就是要从大乘佛法开始起步。那大乘佛法的起步就是般若嘛,般若直接对治我们无明的。你认为有人有我,它告诉你没有人、我;你认为有这个身心世界的客观存在性,它告诉我们这个是你的幻觉,不存在的。它从各个角度跟你把这件事情(指五蕴皆空)讲清楚了,那不就是破无明吗?!讲的过程当中,你学习的过程当中,如理去理解的过程,本身就是在破无明。
“无明”不是有个东西给我们去破,是我们内心的糊涂。你把这个糊涂看清楚了,纠正了,这就叫做觉悟。所以你不要以为有一个东西、有个无明,然后我拿个东西去直接把它无明给粉碎掉。不是的,就是转念、转知见而已。当然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佛给我们讲,从你开始发菩提心要觉醒,到你最后醒来,通常是要一大阿僧祇劫呀!当然这一大阿僧祈劫,我们每个人走到哪个程度了,我们不知道,也许有些人已经走了一大半了,今生遇到佛法,继续接着走;也许有些人是刚刚开始,所以每个人情况不一样。
但是,如果你说,我这一大阿僧劫快走完了,快到顶了,我这一生有可能就见真实了。那这是有判断标准的,什么标准?就是你一听到大乘佛法,一听到般若经,你就能够理解,就能够接受,就能够落实到自己的心地面去实修,就是能够非常相应地就进入了状态。这样的人,基本上就是已经修到一大阿僧祈劫的最后“加行位”了。你看刚才那位那位营员说,她看到《心经》、《金刚经》,她就欢喜,是不是啊?说明她以前已经修了很长时间了嘛。你看六祖大师,打柴的,一个字不识,去送柴火的时候,听到人家诵《金刚经》,听到一句了,他马上有感觉了嘛,对吧?
所以这些人,他就不是说这一生才开始学佛的,他宿世、生生世世修行过来,已经走到那个一大阿僧祈劫的最后了。所以,他(指六祖大师)这辈子一听到佛法,他才马上一闻千悟啊!你看他悟了以后,他第一反应说出来的四句偈是什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来无一物”啊,很多人就忽略了这一句核心的要义。他一听到《金刚经》讲空,就体悟到“本来无一物”。什么叫“物”啊?这个物当然是概括性的说法,就是心所对的一切境嘛。他没有说没有心吧?对不对?他是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嘛!但是这个时候,他真的已经大彻大悟了吗?没有!他只是找到了一个修行的下手处,具备了正知见,就是般若的空正见已经具备了。所以后面五祖跟他开示的时候,那个时候他才真正地有所体悟了。
所以,你要想打破无明见真实,就依据佛菩萨讲的这些经论来破,深入经藏,这样就可以了。好,那这个问题就这样。
营员:法师您好!我想问一下,就是说《金刚经》,学《金刚经》的同时,跟那个《坛经》一起学,除了《坛经》以外,还有什么佛经可以学?
法师:《金刚经》、《坛经》这些它是不同的阶段的教法,还是需要暂时地分开一下比较好。
营员:分开比较好?
法师:对,因为《坛经》是说见到真实性以后,他站在这个角度讲的一些教法,他是接引那些已经基础打好了的人的。所以说,在你学《坛经》之前,最好把《金刚经》能够深入地去了解一下,比较好。
营员: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那个顿悟跟佛性有什么不一样?
法师:所谓的顿悟,其实,佛法里面讲的顿悟,只是说在我们无量劫的修行的一个过程当中,当你的准备做足了的时候,它呈现出来的一个自然结果。就是万事俱备啊,最后那个东风吹过来了,就可以了。并不是说你之前没有好好修行,突然来个顿悟,那叫无因论,无因果的。因果上都讲不通,对吧?我们世间人还知道,你要想取得一定的成就,你之前还要努力一下嘛。就算你这一生不努力,运气很好,好像福报很大,那也是因为你宿世有努力过、培过福报嘛。所以,它是有因果的。那修行,既然是出世间的、见真实性的、见真理的,这个当然更也符合因果规律。所以,你必须得把相关的准备要做足了,你最后才能够有那一刹那的顿悟。所以,我们不要去断章取义的去理解顿悟的问题。所以,大乘佛法的基础就是《般若经》,是需要去好好了解的。《金刚经》还不够,正确理解了《金刚经》以后,还要尽量地找出时间来去把《大般若经》过一遍,至少要诵一遍,这样会比较好。
营员:阿弥陀佛!我想问一下,平时我们在家里,比如说持咒,持那个“楞严咒”,我们可以在家里念吗?
法师:可以啊!
营员:《地藏经》也都可以在家里念,是吧?
法师:可以,都可以。除了有一些施食给那些鬼道众生的一些咒语,需要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时间诵,那其他的经、咒都可以在家里学的,没问题。
营员:法师您好!感恩法师!我有个问题想问一下,现在社会上这么多人、痛苦的人很多,佛法这么好,我们需求佛法的人呢又很多,又没有社会上适合在家人学佛的一个这样的团队,比较正规的,有没有?请法师指点一下。
法师:好,请坐。据我了解的、我不太清楚哈,因为在家人,在家里面搞一个团体来学佛、弘法的,这个情况我具体不太清楚。但是,从佛教的规制、佛制的规定来看,这个是有待商确的问题。因为,三宝的主体是佛法僧,如果这个在家的学佛团体依止三宝来开展的,那问题不大;如果你不依止三宝,或者说你把僧宝放一边,也不去请教,也不接受指导,自己就搞一套的话,那这个肯定是会容易出问题的、会出偏的。那其实,这个时代很多人需要佛法,但是由于共业的关系,现在这个正法的力量很薄弱。受制于种种的局限,所以,很多人没有机会能接触到一些正规的佛法;还有一个就是,由于我们众生自己造了业嘛,自己造了业,自己障碍了自己,所以很难遇到正法,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所以,我们知道了正法好,我们就尽可能的从身边做起,把他介绍给身边有缘的人,这样子去做,先这样可以的。
营员:阿弥陀佛!法师您好!我想请教一下,哪一部经能够让我们消除业障最快的?
法师:好,请坐。这个没有绝对的、固定的这个标准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所以佛法的学习,它是个性化的。针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法。这个法无定法对机者上。那么,通常来讲,你要讲消业障最快的话,应该有人知道是什么经了吧?《地藏经》市场很大啊!《地藏经》只是一方面呐。真正消业障快的是《般若经》,“空”一切嘛!把凡夫的业障全空得干干净净的。不是说你马上可以空,而是说你从见地上、知见上你就知道它是空的。你不知道它是空的,你去空它,是不可能空的。你最多把注意力转移了,把因缘改变一下,对不对?让它不那么快现前,或者消解一下它带来的不良后果。
那么《般若经》是从根源上消除一切业障的。先要认识到这个业障它不是个实有的,它是我们内心过往经历的一个痕迹、留下来的一个信息。这个信息之所以产生力量、产生后果、产生作用,是因为我们一直把它认为是真实存在的。通过学习《般若经》认识到,噢——这些东西,原来都只是心里面的一个信息而已嘛,那这个时候,他哪怕业果成熟了,现出来了境界,你也能够心甘情愿地认了。你认的同时,你也知道它是刹那、刹那在消掉的。所以就可以很好的去面对这个业障问题了嘛。所以消业障不是靠一个外在的力量把自己这个命运给改了,不是的,那样就成了外道论了。真正的消业障是通过学习佛法,改变自己内心的观念、知见,然后累积新的正知见,通过学习过程当中,把佛的正知见累积到心里面去了,让它在心里面发生作用,去对治原来的那些错误的信息、错误的观念,那你的命运就改了嘛。所以佛法是叫“心法”,是向内求的。改变命运是靠自己的,佛菩萨只是外在的一个辅助的条件而已。
所以,我们学佛要知道,要往智信去发展,不要往“迷信”去发展,知道吧?这一点非常重要,关系到你以后的命运。好,那这个问题先这样。
营员:法师您好!我想问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修学佛法是希望,就是说用佛法的智慧来解决生活的烦恼。那学了以后会变的慈善,或者变得慈悲,然后也会忍让对方;当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忍让对方的时候,然后对方,反儿就是助长了对方的那种气焰,他反而就是一再、再而三的就是逼迫你。然后,我还是要、需要继续忍让,还是说继续修我的忍辱呢?我想请教一下法师,谢谢!
法师:请坐。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哈,佛法是悲智双运的,不光只是修慈悲啊。没有智慧的慈悲,叫做妇人之仁,大家听过吧?所谓的慈悲是无条件地给予快乐,无条件地拔除对方的痛苦,对吧?这个叫慈悲。其实真正称得上慈悲的有背后的智慧——般若智慧。你具有了般若智慧,看清楚了一切众生平等性的那一面,你的那个大慈悲心才发得出来。同时,你又知道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怎么对这个人好,我就怎么处理;而不是说,我要守着自认为的一个慈悲,然后去助长别人的习气,不是的。你发现这个人需要骂的、需要打的,真正有慈悲、有智慧的人,他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菩萨还有现金刚怒目相的嘛,对吧?那些护法神,他碰到一些障碍佛法的、破坏佛法的,他直接杀的。不是开玩笑的,为什么他可以杀呀?他就知道这个人、对于这个众生来讲,杀了是对他利益最大化的。他可以少造业,可以少下很多地狱,对吧?而且,可以保护佛法利益众生。但是,他那个杀生是基于“空性智慧”的,没有众生可杀。他已经到那一步了。所以,佛教里面讲的慈悲,不是世间人的妇人之仁。当然这个度要把握好,需要一定的智慧啊、真的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碰到有些人得寸进尺的,利用你的慈悲,不断地去助长他的烦恼习气,对吧?这个时候,你可以适当地回击他的,你可以让他受点挫折的,让现实来教育他嘛。所以,要具体情况具体把握。有一些人你忍一忍的,他会良心发现的,自己改了,那你这个时候就必须得忍;有一些人,你骂一骂、打一打,他老实了,他知道反省,知道后怕、害怕了,那你就该骂一骂,该打一打。所以,它是非常灵活地一个处理方式,关键就是要掌握一定的智慧。好,就这样吧。
营员:师父您好!我想问一个问题,佛法我学了、又遇见了,学习了一年的时间,感觉确实是很好,但是,如果大家都去学习佛法了,把自己解脱了,然后这个世界上、那些比如说科学家、这些搞研究的,他都主要去学习佛法了,精力都放在学习佛法了,然后这个世界是不是…,那个不会发展了?
法师:好,请坐。这是个大话题啊!我们泛泛的聊一聊吧。这个问题,首先我可以讲,它是不存在的。这个问题本身就不成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问题,首先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去学佛法,特别是那些搞科研的、把物质世界当真的人,你叫他去学那个佛法,他会觉得不相应,他接受不了。因为佛法跟他们的方向是不一样的嘛。所以,首先这个问题其实本身是不成立的。众生的因缘千差万别,没有所有的人都会去学佛的,绝对不可能的。
好,那我们退一步讲,如果真的这个世界的人都去学佛了,那会怎么样?那就是极乐世界了,知道吧?贪嗔痴慢疑、无明、邪见,全部在淡化。这个世界是法界当中、是宇宙当中的美妙的世界。
你看,我们现在的人贪嗔痴慢疑,各种各样错误的观念,搞的这个世界乌七八糟一团糟,环境污染、人心变坏、道德沦丧,整个的大家生活得都很痛苦。科技是前所未有的被发展了,对不对?给人类带来了的幸福、快乐增长了吗?不但没增长,反而造就了新的焦虑、压力、痛苦。所以,心向外求,把这个凡夫的五蕴身心世界当真实的、这个错误的观念,它必然带来一个错误的努力方向。所以越努力越痛苦越没出路。如果,那些人类的精英分子都回过头来去学佛法,钻研佛法,那这个佛法里面的成就者应该是大幅度的提升啊!佛法会带来一个黄金时期!那佛法要发展到一个黄金时期,这个世界就会非常清静,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快乐。你看唐代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大家都知道吧?应该是人类历史上发展过程中、前面没有这样的事情,后面也没出现过,对吧?这当中佛教的贡献很大。所以,你提的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这个问题它真的不成立。就这样。
营员:感恩师父!我问一个比较具体的问题,我们知道这个因果,有因必有果,有果也必有因。那么,就是说菩萨是畏因,凡夫是畏果。那么,如果这个果已经形成了,比如说这个凡夫有了这个癌肿,或者是中风、病痛,如果在"因"上面去下手、去化解这个"果"?
法师::他这个因果,如果一旦果报成熟了,你想化解它,其实,化解这个果本身已经是不太可能了,因为它已经成熟了嘛。显现了嘛,对吧?那至于你怎么面对这个果,这个又是一个“种新因”的一个机会了——种将来导致果的、现在的因。你怎么面对这个已经成熟的果报,决定了你将来会受什么果报。如果我说:“噢,这是一个业报的呈现,我心甘情愿地接受、认了、我承担;这是我自作自受的果嘛,我承担了。”好,承担了以后,这个业就一直在消嘛,它是停不住的,对不对?那个苹果熟了,它还会烂坏的。那这个癌症这些果熟了,要么就是这一生结束了、要么他就慢慢变好了,是不是?那我心甘情愿接受这个果报的时候,那个痛苦就已经减少了90%了。再通过调整对它的认知,然后,根据条件去做一些措施,那慢、慢、慢的有可能就把这个问题解决的很好了,对吧?如果不接受这个成熟的果报,在那里怨天尤人,想不通、各种想不通,然后就在那里开始烦恼、痛苦,这个过程就已经又造下了将来得恶报的因了。
所以,因果它是因变果,果当中又蕴含了因呐。所以,就是不断的因果循环,因果循环,就是这样子。那菩萨“畏因”他为什么畏因、他怎么知道畏因呢?他了解了因果的规律嘛、他掌握了这门学问嘛。所以,他就知道什么因导致什么果,他看得很清楚。那他在选择因的时候,他就很小心,他想要什么果,他就会选择什么相应的因,对不对?所以,菩萨有智慧,知道因果。那众生是没有智慧,看不到因果的规律。所以,等果报现前了才知道害怕。
所以要学佛,你不学佛,你根本就不懂这些因果报应的道理的。学了就懂了,果报现前,(你)认了。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去种新的因。其实什么叫种因,知道吗?就是你的起心动念、你的认知、你的看法、留下的记忆,这个就是因。将来这个因就会综合组合在一起,形成你将来的一个新的果报。啊,所以因是从内心去转的,就是转念而已啊,那这个问题就这样吧。
营员:阿弥陀佛!法师您好!我接触佛法也不久,我刚刚听了,然后佛家说五蕴皆空,后来接下来说的各种业障,因果报应这个"皆空"为什么、五蕴皆空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因果报应?还这么多的业障累积?
法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请坐。好,所以,我们首先要分清楚佛法,它是分两个层面讲的:一个叫世俗谛,讲世间的道理;一个叫胜义谛,就是讲就是圣者、殊胜智慧见到的境界、见到的真相,那个叫胜义谛;它是分开这两个层面讲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从世俗谛达到胜义谛的境界,就是去见到真相。
所以,他需要用我们凡夫境界里面的一些语言啊、文字啊、乃至色声香味触法啊,这些种种的内涵来讲法、讲佛法。那既然五蕴皆空,那为什么要讲有因果报应呢、为什么?因为,五蕴皆空是讲了我们这个现象界,知道吧?我们能感知到的全是现象,精神的也好、物质的也好、全是表面现象。就是我们的世俗谛--凡夫境界。那这个凡夫境界本质上是如梦如幻的,是我们凡夫起的一个幻觉,是不真实的。《般若经》直接讲就叫"空"啊!那为什么会有这个五蕴幻境显现出来?为什么?背后有真实的后台在运作的。
就像我们晚上做梦,你为什么会有梦境出现?因为你有能做梦的"心"嘛,这个能理解吧?我们能做梦的"心"是什么?不就是那个心里面的种种记忆信息吗?它冒出来了,就显现出梦境了嘛。所以,虽然整个轮回的五蕴境界全是如梦如幻的,是虚妄的、假的。但是,它所显现出来的背后的机制是真实的。就是我们的心--那个凡夫从来没见过的那个"心",真实的层面的心,它是具有含藏、储存我们所有经历的记忆信息的功能的。这个功能,我们不说上辈子了,我门就说这一辈子,你都能理解。你从小到大,你所有经历过的事情,其实不都在你心里面留下的记忆吗?你说,我很多忘了,那只是忘了,通过催眠很多东西可以让你想起来的。忘了不等于消失了。所以,其实放长远一点眼光看,不光是这一生的所有的记忆信息被存下来了,生生世世的记忆信息全存下来了。
所以,为什么有些人有宿命通了以后,他可以看到他很多世的事情,他就是把一些障碍打通了,他能够把它重现嘛。所以,这个信息是丢不掉的,丢不掉的信息将来又会因为这些信息起作用,呈现出一个境界来。要是将来呈现出来的境界,你不知道它是五蕴皆空的,你又把它当真的,又把呈现出来的现象当真的去抓。然后这个观念、这个认知又存到心里面去了,它将来又继续显现出一个五蕴境界来,你又把它当真……所以,这就叫做无明。
无明是生生世世累积、延续下来的,它只是累积了一个幻觉而已;它只是延续了一个六道轮回的幻境,这个幻境压根就没真实存在过。我们因为迷了无明的缘故,把这个错误延续了,一直在延续而已,那佛法告诉我们“五蕴皆空”,就是把新的信息给你输到心里面,让你看清楚,你感觉到了这一切本质上是你的幻觉。幻觉的因果就是你以前存进去的信息。对,一个是从表相上讲,一个是从背后的、后台运作的真实存在的机理、机制上讲的。
所以,佛法就是从世俗谛、胜义谛这两个方面不断地穿插讲道理的。你搞清楚了这个真实的因果,原来是我们心里面的信息啊,记忆信息啊。你还敢随随便便地去做坏事吗?不敢了嘛!因为你所有做过的事情、想过的事情都会在心里面就像录像机一样的录下来,将来你就要受那个果报的。所以,你知道五蕴皆空了,轮回是空的,你也不敢做坏事。因为你没有出去,你没有亲自证到五蕴皆空啊,你没有证到五蕴皆空的情况下,你就一定受那个因果报应的规律。对吧?那真正你看到五蕴皆空了,证到五蕴皆空了,你还会去做坏事吗?更不会了嘛。你只会一天到晚想着去怎么帮助这些还在做梦的人,赶快醒过来,因为他们在那里冤枉轮回受苦啊。
所以,证到空性的那一刻,胜义菩提心自然而然就发出来了,叫做大悲心油然而发啊!不需要去想、不需要去造做的,我们现在需要去造做,对不对?不断地想。所以佛法讲的道理,他完全是一点漏洞都没有的,圆满的。只是我们有欠缺,了解不够而已。只要你深入了解,你就知道佛法绝对是一个世间无上的智慧学,而且是可以实证实践的啊!那这个问题先这样。
营员:阿弥陀佛!刚才听了法师得很多的开示很有启发。我我是15年开始接触到佛法的,现在是零零碎碎地学,没有系统地学。刚才听了法师说这个《心经》,这个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诸法空相”,现在听了,我也得懂了。但是,我好像又听到有一句话就是:“诸法实相”好像有这么回事。我就不知道这个“诸法实相”跟“诸法空相”是矛盾的,还是有什么关系的?请法师开示下。
法师:请坐。佛讲法呢,他是分次第的。就是说,他站的角度不一样,那他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站在我们凡夫境界,就是站在我们凡夫层面跟我们讲佛法。他这个时候的任务就是要告诉我们,凡夫境界是五蕴皆空,虚妄的,是我们的幻觉导致的。说大白话就是我们做梦、大家都在做梦,六道轮回的众生全是在做梦。共业--共同的记忆信息显现出来的一个共同的环境。好像是共同的环境,其实还是每个人感知到的环境都不一样。本质上还是各人做各人的梦。那这个是站在凡夫的境界和角度讲佛法。
你想见真相吗?你证到五蕴皆空,就是“实相无相”。这个时候见到的真相名为“实相无相”。真相没有相、没有什么相、没有凡夫境界一切相。这个是站在凡夫角度讲真相的啊!但是,是不是见到真相了以后,就啥都没有了?不是的嘛!因为它是空的是凡夫境界嘛,凡夫境界空了,圣者见到的真实境界才显露了。但是,他站在破凡夫境界的这个角度,他只能讲实相无相。而且,实际上真实相上,凡夫的境界真的是没有的,这个是站在凡夫角度。你首先理解这一个层面。然后,另外一个层面讲:实相无相无不相。就是说实相是具足了“一切相”的。那这个时候怎么讲呢?就是已经证到凡夫境界五蕴皆空的人,他当下就见到了法界真实有什么。真实有什么?就是凡夫原来不断地在做梦,背后的那个后台数据嘛,能理解吧?生生世世累积到心里面的种子。心识啊!他直接现量见到。这还只是刚刚证到初地的菩萨,他见的范围有点小,清晰度也不够。
所以,初地还得继续修,这个时候才叫真正地开始修行,直接可以对治错误,对治无明种子,也就是记忆信息。直接对治转为正知见。那一直修、修、修,一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十地到等觉菩萨,成佛前还差一点点没处理干净的,等觉菩萨还有一点点,到等觉菩萨最后把那些原先凡夫时,累积到心里面的错误记忆信息,给净化掉以后,就圆满成佛。
圆满成佛以后具有什么功能啊?法界所有众生,所有佛菩萨、所有凡夫众生内心的信息,对于他来说直接现量,一清二楚,这就超出了我们凡夫的思想观念的认知了。他不需要去动脑子的,他是现量了达一切法的,而且是直接见到法的本身,不是见法显出来的幻相啊,他是直接见到那个根本。
那我们众生六道轮回,对吧?为什么会六道轮回啊?因为,你心里面有那个轮回的种子啊。佛直接见到那个真实的种子。初地菩萨成为圣者了,为什么成为圣者啊?因为内心原来凡夫的那些种子被转化了一部分,如果按一百分来算的话,转化了10%就登出初地啊。登初地以后继续转化、继续转化、转化了20%就登二地……
所以,凡夫的境界,菩萨的境界,佛全部都是一清二楚的,所以佛叫做正遍知嘛。正确地遍知一切法。所以,这个时候你就不能说叫无相了嘛!真相就不是空相了嘛,是不是啊?那这个时候佛法给它一个名字叫什么啊?有人听过吗?叫“唯心无境”啊!《华严经》里面讲得很清楚,“若人预了之,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他直接见到了真实性啊、就是真心呐!所以,这个时候就不能叫无相了嘛。而且,这个真实的心是有为法,是可以起种种作用的。那这个问题就有点深了,那以后有兴趣的可以继续深入去学习。 今天先讲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