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镜子,正在学习得到上面古典老师的《超级个体》专栏。
期望通过写作记录自己的学习内容,提升我的学习效果和行动力,改变自己,并期望我的分享,能对你有所影响。
可能是过去做学生太过无忧无虑,随着我毕业开始工作,越来越感叹人生无常:工作猝死,路过被坠楼人砸死,医生被患者家属杀害,道路坍塌深埋……我开始害怕死亡,担心爱的人突然离去留下遗憾,害怕自己离去无法再爱她们,无法再影响这个世界……今天的主题与“生死”有关。
以下是正文。
正视死亡,迎接新生
我们为什么害怕死亡?大约有三个原因:害怕死得痛苦、害怕死后的未知、害怕死后留下遗憾。
我们害怕死亡,尤其我们的文化所决定,甚至不轻易提“死”字,会觉得不吉利,其实又何尝不是因为对死亡的惧怕呢?
死亡是每个人的终点,无人能幸免。如果我们能正视死亡,那么我们在这个世界会不会留下更多的精彩呢?
1. 心里安宁
思考死亡,这个过程虽然不舒服,但真的想通了,我们也会更加安心地回归生活。
2. 珍惜当下,珍惜身边人
生命脆弱,我们无法预知自己或身边人会什么时候离去,思考死亡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珍惜所爱。
昨天看了电影《中国机长》,男孩儿在灾难来临生命未知时才有勇气告白。希望我们不要在生命走到尽头时才悔时晚矣。
3. 创造精彩人生
既然死亡终会是终点,何不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一个与众不同的精彩人生?
超越死亡
当我们领悟的生死的意义,才能学会好好地面对生命。每个人都有三种方式超越死亡:
1. 繁衍后代
后代得以让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生命延续。家人催促结婚生子,就是因为死亡焦虑。
2. 融入群体
让自己融入宏大的集体和社会,成为一部分,个体的死亡也就不那么可怕了。蚂蚁抱成团冲出火圈,个体的牺牲保护了集体的利益。千千万万兄弟姐妹为新中国成立牺牲,是为了我们全中国人民的尊严与安宁。
3. 创造人生
创造自己的生活,活出自己的价值,就像是生命的最后一天一样。虽然陈词滥调,但能做到的又有几人?
我们的人生要有意义,这样才是真正活过,留下自己的独特痕迹。
我们的人生要对社会有帮助,我们的思想才会得以保存,永远不灭。
最好的超越死亡的方式,就是把此生活成天堂。
尊严死?还是要活着?
当你面临疾病,躺在病床等待必定会到来的死亡时,你会如何选择?是坚持使用最先进的医术和设备延续生命?还是要保守治疗,享受生活,等待死亡?
1. 尊严死和生前预嘱
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病人已经陷入昏迷无法表达,于是治疗的决策权交给了家属。只要家属中有一个人不同意放弃,就很少有人能顶住压力放弃治疗。于是病人在无尽的痛苦中延续生命。
我们可以这样处理——提前设立生前预嘱:
- 我要/不要xx医疗服务
- 我希望使用/不使用生命支持治疗
- 我希望亲人怎样对待我
- 我想让我的家人和朋友知道xx
- 我希望谁帮助我……
将决策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可以选择尊严死。
2. 安宁疗护
安宁疗护指针对预期寿命少于6个月的患者,医护团队积极减轻患者身体不适,抚慰患者情绪,改善患者和家人生活质量。
有条件的人可以选择安宁疗护,平和不留遗憾地离去。
3. 了解自己病情的权利
患者有了解自己病情的权利。哪怕家人瞒着不说,病人也可以从自己的身体情况,家人和医生传递的信息中有所察觉。而且,如果病人知道自己的生命不长,也有可能会更好地利用好最后的时间,换一种生活方式。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询问的方式来一点点向病人透露事情,也更容易接受一些。
总结
死亡并不可怕,我们应该直面死亡,甚至超越死亡:
- 珍惜当下和身边人;
- 加入群体;
- 创造精彩人生。
可怕的是我们碌碌一生,最终悄无声息的离开,不留任何痕迹。
哪怕面对死亡,我们也可以选择尊严和安宁的死去。
--
2020年1月13日
这是第23篇,我已经开始改变,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