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2016年对我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意义重大的一年,这一年里,我成功完成了转型,并顺利的进入了一家较为满意的互联网公司。整个2016年比较关键的节点大概是2,5,9月份,接下来一一总结。
二
二月份对我来说是一个比较小迷茫略带懵逼的一个月。从我15年6月份,因为一个小车祸(小碰撞擦伤),开始真正学习编程到第二年二月份,差不多半年多一点,这半年时间使我体验了一下什么叫《Java从入门到放弃》。现在回头想想,发现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埋头学习语法,却很少想过应该用它来做些什么,以至于后来开始怀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编程,好在前端这一个入门简单,能迅速学以致用的领域又把我拉了回去。
2016年2月份,是我真正接触前端领域的一个月份。从二月到五月,我一直在一边地铁实习,一边自学编程,那时的我每天唯一的梦想就是什么时候能有一家公司愿意收留我,只要是个公司,哪怕只有几个人都行。还记得我当时给自己的规划是学习前端一年,等到第二年开始离职,转行,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
五
五月份因为一个偶然,碰到了我的一个贵人高先生,到现在我依然非常感激他,因为是他把我真正带入计算机这个领域,也因为他提前完成了我的一年大计。还记得刚刚在电话面试过后得知被录取时,我兴奋的不能自已,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了好朋友,分享了这个好消息,当时的我整个人傻笑了一下午,等到父母回来赶紧告诉他们我的想法,说服父母之后第二天早早的就去地铁站办起了离职手续。之后的一段时间我的心里除了担心什么想法都没有,一直觉得自己是野路子程序员,到公司会不会适应不了真正的项目开发,会不会表现不好让领导失望,从来没想过我一个人去昆山吃什么穿什么住哪里,要带什么东西,会不会过得不习惯吧啦吧啦。好在我的自理能力还算及格,公司的同事也都非常善良,哈哈。到了公司我整个人可以算是泡在了代码里,上班写代码学习新技术,下班依然如此,只是上班写的是公司代码,下班写的是自己的代码。那个时候我又给自己做了一个一年规划,希望自己能在一年的时间里,好好学习前端开发,学会一个前端框架(Vue)以及组件化开发,学习ES6,模块化开发,还要学习node,学完这些就去上海找一家真正的互联网公司深入的学习,然而计划依然赶不上变化。
九月份
到了八月底自我感觉良好的我觉得自己前端无敌了(现在想想当时的我多么井底之蛙),决定要去上海的公司面试一下,当作一个提前试水,这一试,上海面了4家公司,拿到3家offer,还有一家给我开了13k的月薪,还差点去了北京,这里面其中就有一家饿了么,于是我非常愧疚以及不忍心的对上一家公司说了拜拜,只身一人来到了上海(其实昆山我就是一个人)。
在上海遇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人。认识了一个武汉大学的研究生,第一次知道原来还有图书馆这个专业,真是不明觉厉。忘记跟他是怎么认识的了,然而我们有很多共同点,比如同样热爱前端这个岗位,热爱互联网这个行业,以及同样姓徐...
后来因为github也偶然认识到一个创业公司的老板,他好像是腾讯出身,在三十而立之年决定出来创业,给我感觉是一个很会生活的一个人,告诉了我许多关于上海的故事,不过他给我最深的感受还是他那种技术人的开源精神,这点上让我受益颇多。
以及我的一群欢乐又逗逼的同事,饿了么真的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公司,虽然已经到了好像是F轮融资,但里面的人员依旧非常年轻,丝毫没有大公司的条条框框。工作时间也挺弹性,还记得刚开始我进公司非常乖,每天九点半就到公司,到后来越来越晚,最后每天差不多十点半才到公司。不过最近变严了,居然要求十点前到公司,否则考核kpi,不开心。
以及接触了许多不同的圈子,参加了一次TECHYIZU(科技蚁族)的交流会,发现对于科技的热爱是没有任何界限的,在那里上至六七十岁的老者,下到十几岁的学生,中国人欧洲人日本人各种各样的人,因为共同的爱好据聚集在一起,真的很有意思。
也参与了一些前端的分享会,上海的互联网氛围虽然不比北京,但是也有许多热爱技术的公司和人在努力的做一些自己热爱的事情,帮助这个行业更好的发展。
规划
人们都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我也并不想早早的给自己局限在前端上,未来一年希望自己能更多的跨界学习,包括一些产品交互方面的知识,主要更多的涉猎客户端开发,后端开发,让自己在整个项目开发中能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去思考,成为一个复合型的人。
虽然离2017年还有一个月,然而我已经总结完了,那就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