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
01
《人生》是陕西作家路遥的成名之作。《人生》曾在1984年被拍成电影,这部电影,我看过三遍。可能由于编剧是路遥的原因,基本忠实于原著,而且电影中对陕北民俗的演绎非常生动。其实,没有读过《人生》原著的人,或许看完电影的第一感受是负心汉高加林抛弃痴情女刘巧珍的故事。但是,事实上,电影和原著本身,传达的都是更为深层次的人生哲理。
02
每一位读者心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高加林。
《人生》取材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陕北农村地区。讲述了知识青年高加林高中毕业后当了村里老师,教书育人,备受村里乡民敬仰,本以为前途一片光明,可命运与他开了一个玩笑。
有权势的大队书记高明楼暗箱操作,让自己的儿子三星顶替了高加林教师的职位。高加林一下子又变成了黄土地上劳作的农民。可幸运地是,跌入低谷的高加林收获一份美好的爱情。在这段期间,他与巧珍谈起了恋爱,巧珍的善良天真打动了他,给他的内心也给予了极大地安慰。他也逐渐开始接受农民这一身份,但是命运似乎是在捉弄这个年轻且有野心的小伙子。
没过多久,因转业回乡的叔父的关系,他又回到城市工作,成为县里通讯干事。很快,他就因为笔杆过硬,在县城名声大噪。后来,遇到高中同学黄亚萍,在城市知识女青年黄亚萍的猛烈追求下,在有更好的发展机会的诱惑下,他艰难地放弃了农村姑娘巧珍。
开始了一段与巧珍相比,截然不同的爱情。然而,理想总是美好的,命运又一次捉弄了高加林,因走后门在县城工作的事被人揭发,他又一次被退回农村。在现实面前,高加林结束了与黄亚萍的恋爱,而此时早已是物是人非,巧珍已嫁为他人妇,剩下的只是孤零零的他一个人。
故事最后,加林在听完德顺爷爷一番话后,开始认真而沉重地思考“人生”。
03
“每一个读者眼中,或许都有一个不一样的高加林”,今天我不想过多的分析著作本身,我想谈一下读完《人生》后的几点感悟。
首先,是“初心”
德顺爷爷对加林说“做人,万万不可丢了根。人呐,浮得高,跌得重。”这“根”,其实就是初心。与其说是命运捉弄加林,倒不如说是加林自己捉弄自己。
当他婉言拒绝巧珍时,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他把车子摔在地上,身子一下伏在一块草地上,双手蒙面,像孩子一样嚎啕大哭起来。”此刻,他的内心是挣扎的,是痛苦的,他深知自己爱的是巧珍,可是在光明的未来面前,他背离了自己的本心,所以,后来的一切,似乎都变得那么理所当然。
这一点,对于年轻的我们而言,是非常有道理的。不论是爱情,还是事业,问问自己的内心,再做决定。现实生活中,我们在做每一件事之前,都问问自己,我是不是真的这样想的?是不是真的愿意这样去做?
我们都记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道理,所以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踏踏实实做起,做真实的自己,做一个快乐的普通人。
其次,是“选择”
选择不一样,人生或许就截然不同。柳青曾在《创业史》中写到“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每一次选择,都会对人生的发展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加林坎坷的爱情事业路,恰是证明了这一点。起起落落,最终回到农村的黄土地,可前后却大相径庭。每一次选择,我们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所以,有时候,我们很难同情加林,正是因为这一切,都是他自己选择之后应该背负的。
于我们而言,也是如此。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我们时时刻刻都在面临抉择,可我希望,我们在抉择时,能切实的从实际出发。做出最为合理的选择,不要辜负年轻的自己。
最后,是“勇敢”
加林错过了巧珍,亚萍错过了加林,克南错过了亚萍。其实,若当初巧珍勇敢一点,加林坚持一点,她们或许就还在一起。克南亚萍亦是如此。
其实,现实中的我们也是如此,面对事业也好,爱情也罢,如果遇到自己喜欢的人,遇见自己喜欢的事,勇敢一点,努力去尝试一下,或许,你会收获不一样的人生。
04
希望路遥的《人生》能对我们过好自己的人生带来一点点的启发,希望每一位小伙伴都能做一个快乐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