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征文比赛,内容是自己想的 + 搜索的资料,目前还没有定稿,还差结尾,求各位大大看看,有什么需要改的没~
爱我中华,强我国防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上大声宣布中国成立了。中国,一个多么神圣的字眼。中国,一个多么悠久的国家。五千年啊!中国像一条饱经沧桑的巨龙,依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之巅!中华民族之所以绵延而不亡,强大的国防居功至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国防的强弱决定这个国家的命运。国防事业是事关每一个中国人的事业。
我国国防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21世纪,伴随着奴隶制国家‘夏’的出现,作为抵御外来入侵和讨伐他国的工具----国防便产生了。在人类社会历史的长河中,神州大地先后经历了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国防也经历了无数个强盛与衰落的交替,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国防遗产和深刻的历史教训。清朝,统治者思想迂腐,迷恋自我,不思进取。于是科技落后远远落后于西方,经济停滞不前,加之政治腐败,国防自然越来越弱。清朝统治者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加速了清朝的灭亡,加深了人民的苦难。也引来了东西方列强的纷纷侵略,晚清政府既无能又无力,只好签订一个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以牺牲国家和民族的主权、领土,敬献百姓的民脂民膏来苟延残喘,维持腐朽没落的统治。
这一个个鲜血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适者生存。一个国家如果做不到国防强大,那么就会任人宰割。清朝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因为无力反抗才导致我们只能被迫签订那些条约。然而还有一些青少年根本意识不到国防的重要性,我们嘴上常说着:爱我中华,强我国防!难道这就是一句空话吗?难道我们忘了1840年鸦片战争的耻辱了吗?难道我们忘了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羞辱了吗?难道我们忘记英法联军是怎样烧毁圆明园了吗?难道我们忘记日本人如豺狼一样地踏入南京城吗?残害了我们30万的同胞。难道这些历史都忘记了吗?我们国家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歧视,欺凌,压迫,列强瓜分,整个中国全变了……
这些历史一幕幕的在我脑海中上演挥之不去,这些历史更让我意识到国防观念的重要性!我们都应该明白我们国家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离不开那些伟人们: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先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先生等。当然我们光了解这些还不够还有历史遗址也值得我们去了解去参观。那么你们知道“四·二九”事件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942年4月29日,侵华日军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亲临德州,指挥3万多日伪军对冀南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大扫荡,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四·二九”铁壁合围大惨案。这次合围,敌人搞了两个圈,一是合围邢济路南的临西、邱县、威县一带,重点合围四分区和新四旅。另一个合围圈在武城以北枣强一带,主要合围冀南军区、党委、行署、七旅及六分区党政机关、部队。处在包围圈内的冀南区机关、部队以及学校等,逐步向十二里庄、王洼、郭庄靠拢集中。敌人的包围圈也随之缩小,火力越来越猛,逐步对我形成层层包围。形势越来越严峻,部队首长立即决定率军区机关部队掩护区党委、行署领导和被围困的同志一起,采取宽大正面多层次的大突围。战斗持续到下午两点,天气突变,狂风骤起,尘沙飞扬,天昏地暗,日军的飞机失去了作用,炮火也没有先前那么猛烈,给突围带来了有利条件。骑兵团在团长曾玉良、政委况玉强率领下像离弦的箭一样,向敌人猛烈冲击。骑兵团突到武城大辛庄时,敌人在右侧用猛烈的火力封锁了前进的道路。他们下了战马,徒步接近敌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上去,砍倒敌人的机枪射手,冲过大辛庄,终于将阻我之敌打跑,冲开了一条一二千米宽的缺口,大队人马紧跟着冲过去,突破了敌人第一层包围圈。随后又遇敌人第二层包围圈。敌人的一个骑兵部队迎面拦截,骑兵团同志机智灵活,将马隐蔽在沟里,调集了十二挺机关枪,将冲在前面的敌人打得人仰马翻,后边的敌人惊慌失措,调转马头四散退去,部队又乘机冲出了敌人的第二层包围圈。但一部分非战斗部队及地方机关人员,因缺乏战斗经验,多次突围未成被敌人冲散。下午五点,天气好转,敌人汇集到霍庄,丧心病狂地对没有突出重围的冀南军区文工团的文艺工作者、冀南行署财政干校的学生及后勤人员400余人进行了大屠杀,杀害我干部、战士、群众510人。
在事件结束的第4年1946年3月,河北省故城县建国镇霍庄村建立了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冀南 "四·二九"烈士陵园1999年被定为衡水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9月被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冀南 "四、二九"烈士陵园建成以来就一直成为衡水市以及周边省市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教育和激励了几代人的成长。每逢重大节日都大批党员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青少年学生来此缅怀先烈接受教育,面对烈士墓庄严地进行入党、入团、入队宣誓。每年的四月二十九日这一天,故城县以及周边市县都要在此举办大规模的纪念活动,参加纪念活动的干部群众达几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