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上映一天后,终于在这个周末观看了电影《一秒钟》。
这部电影是由张艺谋导演,张译,刘浩存,范伟主演的一部剧情片。影片以张译饰演的张九声为了观看含有女儿镜头的《新闻简报》为主线,讲述了张九声在去往二分场电影院路上与刘浩存饰演的小乞丐刘闺女,以及在二分场和范伟饰演的,放映生涯没有出过一场事故的范电影,之间的故事。
因为在《新闻简报》中,张九声的女儿只有一秒钟的镜头,所以影片得名《一秒钟》。
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前,也是经历了很多波折。先是因为"技术"问题,退出了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后来又再次因为"技术"问题未能在金鸡电影节放映。什么是"技术"问题,这一点我们不去深究,毕竟这部电影取材于《陆犯焉识》,能够按时上映就已经是幸运的了。
张艺谋导演还有一部来自《陆犯焉识》的作品——《归来》,这部电影改编了原版小说最后的故事情节,避开了那些不能谈的东西,将重点放在了陆焉识与失忆的妻子以及女儿之间的故事。而《一秒钟》则取材于这部小说的开篇章节,从整部影片来看,删减的内容直接导致了故事情节的割裂,以及使故事略显单薄。
影片大部分场景都是荒漠,并且人物的台词就像这荒漠一样沉默。张九声是从劳改场逃出来的,因为有人给他写信,他的女儿在22号《新闻简报》中有出现过,张九声就是为了看他女儿一眼才从荒漠中走了一天一夜到达二分场。
在路上抓住了偷走《英雄儿女》拷贝电影盘的小乞丐刘闺女,而刘闺女则是为了用电影胶片做成灯罩,赔偿弟弟烧坏的别人的灯罩。到达二分场后遇到了放映员范电影,而那盘《新闻简报》因为意外脱落损坏严重,必须进行清洗,在帮助范电影清洗过程中,张九声暴露了自己的身份,范电影伺机向保卫科报告了此事。
在被带走之际,范电影将一张,含有张九声女儿身影的电影胶片,裁剪下来送给了张九声,而张九声则恳求范电影,将他的胶片灯罩送给刘闺女。
本片中张译的演技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新任谋女郎刘浩存反而稍显稚嫩。被吐槽最多的就是她的声音太过清脆而让人出戏,并且表演上也有许多需要提高的地方。
张艺谋称这部电影是他写给电影本身的一封情书,诚然影片细节的还原了清洗胶片,放映电影以及那个年代人们对于电影的热爱。但无论是他的取材,还是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都不仅仅是一封情书这么简单。如同电影的大背景,那个年代就像范电影对张九声说的那样"你是被人整了"。
整人,是那个年代最典型的迫害方式。影片将故事背景设定于此,凸显的张九声对于女儿的思念心切,但是影片没有交代的是,因为他在劳改场的身份对女儿的成分有很大的影响,
他的女儿在处处争先过程中而因公殉职了。
而本片应该在张九声被带走,刘闺女向他挥手时结束。但是为了过审,张艺谋还进行了补拍。影片中的两年后,就是补拍的结果。两年后张九声平反,因为没有交代他的女儿已经去世的事实,导致张九声去当年的荒漠寻找被保卫科丢掉的那张女儿胶片时,动机显得不合逻辑,因为如果女儿还活着,他一定会是先去找女儿。
失去了这样一个背景,将张九声对于女儿的那种爱变成了思念,而不是痛失我爱。这是两种情感,但是现在,却变成了这部影片的遗憾。本该不应给结局一个希望的,但是补拍的张九声和刘闺女望向太阳的情节,却给了希望。"希望是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的",但是在此,必须有所谓无,否则张艺谋在控诉之余竟还有自我安慰,自我疗伤的想法吗?
这不应该是被害者要做的事情,反而理应承担责任的,却让这部电影最后来了一个大转弯。这是任何一部想要触碰那段历史的电影最无奈的地方,有些人说这段历史已经翻篇了,为什么还要去回忆。
因为电影本身,就是记录光影。只是人们赋予了它更多的时代意义,人们希望在电影中去学习,去反思。因此回顾历史,才能使我们避免重蹈覆辙。无论是书籍还是电影,都承载了这种功能。
《一秒钟》做了最大努力去旁敲侧击,却还是把自己弄的支离破碎。甚至补拍的结尾,直接改变了电影的基调。
必须有所希望,有时恰恰是电影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