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年味
在你的记忆里,年味是什么样的?
是鼻尖的鞭炮味;
是能够穿着新衣服穿梭在大街小巷;
是可以敞开肚皮吃的红薯片和麻糖;
是孩子们你追我赶的其乐融融;
是亲戚朋友在桌子上家长里短的唠嗑;
是远方的家人千里迢迢只为一家人在一起的温情;对于那些常年不在家的异乡人来说,这是他们一年里最温情的时刻。
而如今,总听人说,年味越来越淡了,从何时开始的呢?
也许是从咱们觉得自己长大了的时候开始的,不再三五成群拿着大人给的零花钱买炮竹买零食,认为那是小孩子才喜欢的玩意儿,故作大人状,不理睬,可那些一边兴奋一边掩着耳朵做惊讶状的小屁孩,可爱极了,路过总被他们的天真无邪打动,瞧着他们,就想到了当年的自己,一模一样,不是么!
也不会再期待穿新衣裳,因为平时就能想买就买,记得当时能穿上新衣裳可是件了不得的事情,到处嘚瑟,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真是臭美,那时候也很容易满足,得到一块麻糖就因为是拥有了全世界。
突然想起了林清玄老先生提过的清欢,什么是清欢呢?
来自对平静的、简朴的生活的一种热爱。一个人可以品味粗茶淡饭的清香胜过了美味海鲜,或者一个人在路边放炮竹里感受到比玩游戏更妙的滋味,或者一个人看日出日落的比电视娱乐更感动,或者甚至于体会了静静品一壶乌龙茶比起在喧闹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灵……这些就是“清欢”。
现在回忆起来,小时候的我们是最能尝的出日子中“清欢”的人,只因对物质的少求。
长大后的年味
今年跟过年往常有点不一样,没有回家过年,漂泊在外,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记得去年
在家时,过年之前每天都上街买年货和佳肴,
平时舍不得买的东西在这特殊的日子咬咬牙也就买了,谁让一年就只有这么个日子呢!就像有些家庭只有一个小孩一般,稀有,所以使劲儿宠。
回家了喜欢看看这个出生的地方,曾经和我一起长大的梅树,屋前不远处的溪流,屋后的大山,前段时间读林清玄老先生的和时间赛跑,脑海里浮现出小学的时候每天伴着太阳的升起去赶往学校,那时候会经过一片树林,阳光透过树叶,透过早晨的浓雾洒下我身,我偏头忘想像阳光射来的那一方,一路向阳,走路的都是带风的,我以为日子会照旧,可逃不过多次因求学远离家乡的宿命。
可一回到这里就会生出一种踏实感,不管走的多远,总有这么一个地方在等候着我们回去,总有一块土地是为我而留的,总有一条路通向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这一片土地承载着我幼年的回忆,有你抹不掉也不愿抹掉的回忆,也许是因为在太多地方呆过的缘故,总觉得那些地方是别人的故乡,容不下我这个异乡人,在很多地方呆过更觉得有故乡的人是很幸福的人。
今年在他乡在这里过年似乎悄无声息的就来了,那一天家人们准备着鸡鸭鱼肉,敬一敬老祖宗们之后,各自上桌,那一天该是我最忙碌的一天,帮忙洗菜摘菜,去菜地里扯蒜,去结接受这些大地的馈赠,和我弟分工合作洗碗,从来没有配合的这般默契过,总想着多干点,而这种劳动的收获也是不言而喻,坐享其成远没有主动创造来的快乐,发现过年最重要的不应该是那一顿饭,更重要的该是准备的这个过程,而小时候哪感觉的到这一份喜悦,这是长大后的礼物吧。
已经过了为新衣服欢心雀跃的年龄,可总有一些东西会代替它们,让你感受到年味,感受到一家人在一起的美好。
这是生活给过年的仪式感,是的,年味从何而来,是仪式感给的。
看着锦川姐开了年前线下总结分享会,就嗅到了年之将至的味道。
过年前,像放电影一般把这一年有成就感的事情都总结出来,在某个时刻和过去的自己告别,这一年的自己一直在往前奔跑,如今有时间停下来看看在努力拼搏的自己,不管痛苦与欢乐,会心一笑,当作过往云烟。有人说曾经让你痛彻心扉的事情你总有一天会笑着说出来,而这是个恰当的时机,让磨难融入血液铸就品性,让欢乐给你力量,新的一年里轻装上阵,快乐前行,定下了许些计划,也许不能都实现,但人活着需要这样的期盼不是么?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需求,小的时候是放炮竹,穿新衣裳,我们都是等待着大人给我们发糖的小孩子,被宠着被疼着,而长大后,我们角色变了,变成了把爸妈宠得像个孩子的那个人,听身边毕业不久的人说给爸妈各五千的红包,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身边的人更美好,这样的年味你值得拥有。
我们也终从等待的人变成了创造的人,刷微博看着子柒姐姐手工制作,手写对联,挂精致的古灯,有趣的小灯笼,看锦川姐家里添加年味十足的年扇,月如姐放心形的烟花,这满屏溢出来的年味,醉倒了众生。
我回忆过往,从未说过年味淡了,因为这本就是件很正常的事情,没了,那你让它点燃就是了,你怀念幼时和好友放炮竹的场景,那你去就是了,你感叹那群人早已不见了,和家人放又怎样,其实一切都没变,变的是自己的心境,一切也都变了,是因为你应该成为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