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心渔
说起侠女,我们自然而然会想起金庸笔下的众多侠女形象:黄蓉、赵敏、霍青桐、小龙女、任盈盈、梅超风……
《唐人小说》也里有这样一类侠女形象。
简单的笔墨勾勒出光彩夺目的铿锵玫瑰形象,一直傲立于历史长河中。
1.《甘泽谣》中《红线》。
红线擅长音符,通宵经文,是节度使薛嵩文书管事。
朝廷为了联姻三大节度使,让薛的女儿嫁给田承嗣的儿子。
但是,田氏居心不良,意图夺取薛的土地。
红线看薛忧心忡忡,主动请缨。盗取了田府的金盒,慑服对方,使虎踞一方的田氏闻情失色,偃旗息鼓。
一种巧妙而神奇的行动,消弭了一场兵灾。
读完,眼前放佛出现几组电影画面:
斜月高挂,漆黑的密影丛林,气氛鬼魅。
一位紫衣短袍女子,梳乌蛮髻,攒金凤钗,胸前佩龙文匕首,额上书太乙神名,衣紫绣短袍,系青丝轻履。
出魏城西门,将行二百里,见铜台高揭,而漳水东注,晨飚动野,斜月在林。
不过数杯酒时间,往返七百里,经五六城。
飒爽英姿,越过丛林铜台,河流田野,穿梭田府,直达田氏的寝所,不动声色地盗取了田枕旁的金盒。
一位急人之难、艺高胆大的杰出侠女跃然眼前。
金庸曾说,《红线传》是《甘泽谣》九则故事中最精采的一则。红线可以说是古代侠女的雏形。
小说虽有佛家转世还债思想,但读来也别有韵味。
除此之外,故事还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因发生在安史之乱之后,红线身上有股平反治乱、攘凶除奸的思想意识。
2.《传奇》中《聂隐娘》。
聂隐娘是魏博节度使手下大将聂锋的女儿。
十岁时,被一女尼施法偷去了深山。教以剑术,能白日刺人,人莫能见。
五年后,身怀绝技的聂隐娘回家后,自主决定和一个仅会磨镜、别无他能的少年为丈夫。
聂父死后,魏博与节度使刘昌裔不和,命令隐娘暗杀之。
隐娘见刘昌裔神机妙算、豁达大度,弃暗投明。
魏又另外派杀手前往暗杀,均被隐娘一一破解。
此后,刘一直厚待隐娘。刘入觐,隐娘告别。刘死后,隐娘恸哭。
聂隐娘让我想起了金庸笔下的木婉清。
一袭黑衣,一身武艺。神情既颇儒雅,容貌又极俊美。外表冰冷,内心单纯善良。侠骨柔情,自主独立。
隐娘学艺后,尼姑派她杀一人。隐娘看那人在逗弄小孩玩,很可爱的,不忍心下手。最后与丈夫仗剑天涯,过着逍遥洒脱的逸士生活。
木婉清则受母亲影响,恨尽天下男人,却因被段誉看到绝美容颜,誓与段誉定下白首之约。
小说虽有不少荒诞诡怪的成分,但也反映出中唐之后藩镇之间暗杀之风盛行的历史真实。
3.《谢小娥传》
不同于红线和聂隐娘,谢小娥只是一位最最普通的女子。
她是一位贩运商的女儿。八岁死了母亲,然后嫁给一位侠士为妻。十四岁,父亲和丈夫被强盗杀害,自己也受了大伤。
小娥的复仇之心,从此熊熊燃起。
凭着“车中猴,门东草,人中走,一日夫”两句辞,广寻博学多才之人,终于得知仇人为申兰和申春是堂兄弟。
女扮男装,混迹江湖,刚好成了申兰家的雇工。侍奉申兰左右,并且很受到他的宠爱。
小娥忍辱偷生,表面假装顺从,心中倍加愤恨,终于等到了一次机会。
申兰和申春宴请群贼,开怀豪饮,喝得烂醉如泥。
小娥潜入房中将申春锁在内室,抽出短刀砍断申兰的脑袋。大声喊来邻居诸人,逮住了申春,并且抓获盗贼数人,赃物数千万。
浔阳太守张公,很赞赏小娥的志气和行为。把这些事全部写在了旌表上,小娥免去一死。
小娥回到家乡,当地的豪门大户争相向她求婚,但小娥表明心迹,决不嫁他人。
小娥意志坚定,行为辛苦,冒着风霜舂米,顶着雨雪打柴,劳苦操作,毫不倦怠。
最后接受足戒,以小娥为自己的法号。
谢小娥从不曾习过武,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不似红线、聂隐娘具有神奇异术。
但是,一夜之间,手起刀落,斩杀了两个恶贯满盈的江湖大盗。
看似是不可能的较量,文弱纤秀的小娥却把它付诸了行动。
她的复仇成功靠的是自己的沉着机智、有勇有谋、矢志不移。
小说虽然加入了托梦脱离现实的情节,但是谢小娥更像一位中国古代现实版的女子。
柔弱安分守己,遇到挫折,能忍辱负重,化悲痛为力量。
她是一位坚强的中国古代女子,也是一朵逆境中盛开的百合花。
4.结语。
中国古代女子,不论是现实社会还是文学作品,似乎总给人以一种弱质芊芊的印象。
中国古代女子要么摆脱不了被压迫、附属男人的悲剧命运,要么内外兼修以达到男性心目中的完美形象,才能获得圆满结局。
但这样的女子形象在以上这些故事里被彻底颠覆了。
红线、聂隐娘、谢小娥这样侠骨柔情的传奇女子不仅在古代,即使在现代也会让人万分敬佩。
PS:《唐人小说》除了描写了侠肝义胆的传奇女子,也塑造了寒门闺秀、娼妓、侍女、奴媪。
心渔今天分享《唐人小说》里的侠女,接下来几篇,将继续分享《唐人小说》的其他篇章,欢迎你继续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