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喜欢抱怨的你》是三毛写给读者的公开回信。读的时候,琢磨了一下三毛写信时的心情,感觉有点苍凉。
手边的来信,归类起来却是如此的相同——千篇一律的抱怨和苦痛,好似没有几个人对自己拥有的生活现况感觉欣赏与赞叹,也少有几个人除了看见自己之外还看见其他的人和事。
是我也会觉得很无奈啊。“自找苦痛”这个词用的再合适不过了,可不是自找的嘛。看不到自己拥有的,老想着自己没有的,自怜地认为自己是世界第一可怜,自私地恨不得世界围着自己转。
自怜自私每个人都有,问题是认识到自己的自怜自私,接受自己的自怜自私,不要把锅丢给家庭、社会、老天爷。。。
很喜欢三毛这样的描述
任何一份生命都有它生长期的创痛与成长的过程,这些过程仿佛是种子,在日后的生活中都会彰显出来,于是我们的生命便在这许多的历练中越见成熟。
那些给三毛写信的人,当然不都是无病呻吟。但是吧,对于现状,总觉得自己是对的,不感恩,不反省,一味抱怨世界,像个怨妇一样整日唉声叹气的这种人呢,我觉得呢,这是病了,得治。
为什么说是病呢?因为它会拖着你持续往下走,裹在更难过的痛苦之中。开始只是有点抱怨,然后愈演愈烈,抱怨成为常态。而怨天尤人的状态带来的后果往往很难是正面的。
但是怎么治呢?
先别跑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然而,遇到困难,可就是走为下策了。例如啊,现在很多年轻人的婚姻,越来越速度得走向末路了。然后呢,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然后再去一趟民政局。然后又进入了新的婚姻,后来又出现了之前的问题,然后。。。如果中间毫无反省思考的话,真得就是死循环了。逃避问题核心,进入新的环境还是解决不了问题滴~认清事实,并认领责任
就顺着刚才的年轻人结婚的例子讲啊。从来矛盾发生就不单单是一个人的事。而这一步,就是需要眼睛里脑子里先过滤到对方的XX问题,完完全全定睛到自己的身上。请像一个针锋相对的对手一样,缜密检查,找出自己的破绽。只要有一丁点自己的问题,就请诚实的认领责任,不管你是因为别人或者别的事怎么怎么样才做的。别人可以影响你,但是做决定的人是自己。So,不管对方是过分无礼到什么地步,都不是你做错事之后无辜的借口。承认错误,改变自己
当你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的时候,不要因为所谓的面子自尊,羞于承认错误。也不要担心对方可能得寸进尺。这是自己的功课,勇于认错。并且当你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事情的时候,挑战自己,不是要做我喜欢的,而是要做正确该做的事情。
偶尔抱怨一次人生可能性是某种情感的宣泄,也无不可,但是习惯性的抱怨而不谋求改变,但是不聪明的人了。
生命的成熟,是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能力的限制;是有感恩之心,高看自己所有的;是有行动力的,智慧得改变自己思维,能去做正确的事,而不是只做自己喜欢的事。
抱怨的源头可能因人而异,但是扪心自问一下,深入挖掘一下内心,自己的源头是什么?有时候真的要命的可怕。人类的第一宗谋杀案,该隐蓄谋杀害了他的兄弟亚伯,就是因为怨,因为嫉恨。
嫉妒——恨人——杀人。你看,真的要命了。
对自己拥有的视而不见,包含了对自己的轻视。尊重吧,从尊重自己开始。
多为自己所有的感恩,不过度沉迷在没有的东西上
对我而言,感恩的事情有非常非常多的,例如说
- 国内和平,晚上回家不需要担惊受怕,很安全——想想战乱中朝不保夕的那些人
- 有肉和饭——想想当初家里半年多吃次肉,多幸福啊现在
- 有份收入还不错的工作,孝敬父母,养活自己,能生活得挺好的
- 父母很爱我,也都健在,他们还能享受儿女的孝敬
- 父母很开明,自己年纪大了也不会无理催婚
- 身体健康,四肢健在,想想老爸一场车祸就只剩一条腿了
- 有时间和资源,学习想学的东西
- 有很多可以交心的朋友
- 委身在一个坚守真理的教会
- 可以服侍小孩子们和他们的父母
- 公司老大很厉害,对我也很好
- 跟神有亲密的关系,所以有世界拿不去的平安喜乐,平静安稳
- 一直想去摘橘子,然后某天突然发现小区里有一颗超多果子的橘子树
- 超级好的室友们,多亏了他们,才能周内带饭
- 身边有很多自己需要学习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