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断奶,是孩子和母亲第一次的分割,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是件大事,很多妈妈一想到要给孩子断奶,就会觉得头大。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关于断奶的一切。
断奶的时间。
除开生病,各种事情等原因,在完全由我们自由选择的情况下,应该什么时候断奶呢?
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喂到孩子2岁左右。2岁的话,孩子的免疫系统会成熟很多,即使断奶后孩子不爱奶瓶也没关系,因为2岁以后对奶的需求大大降低了。而且2岁的孩子,肠胃功能已经趋于健全(1岁半以后就可以尝试,看孩子的情况),可以吃各种奶制品,纯牛奶,奶酪,酸奶等,孩子也能用杯子抱着喝。如果妈妈不想喂那么久,那么至少1岁。1岁的孩子因为已经处于辅食成熟阶段了,对奶的需求量没有那么高了,1岁半以后,孩子也可以尝试用吸管杯,杯子直接喝等方式了。
季节的话选择在春秋两季,相对孩子较舒适,不那么容易生病。
最好找个假期来进行这个事情,比如中秋节,国庆节,清明节,51劳动节。
断奶的原因
各种奇葩的理由:儿保医生说该断奶了;别人说喂到1岁可以了;孩子长得不好;孩子不喜欢吃辅食;孩子太恋奶了;孩子不睡整觉;孩子这么大了还吃好羞啊……
其实,无论哪种原因,断奶只是一种最粗暴最简单的解决方式,还不一定就能解决问题。我见过很多妈妈断奶以后发现,孩子仍然长得不好,仍然不吃辅食,仍然粘着妈妈……
断奶的原因一定是,我选择这个时候给孩子断奶,是我的选择,我觉得自己太累了,我已经清楚应该什么时候断奶,但是,我选择此时断奶。又这样的觉悟就好,喂与不喂,是妈妈的选择,没有任何人可以怪罪你。
断奶可能导致
在断奶前,先了解一下断奶后可能会发生的情况,有利于我们做出决定
孩子可能会生病:原因有二,一是突然改变的食物,会让孩子适应一段时间,容易产生拉肚子积食等等。二,断奶带来的分割的痛苦,可能会让孩子伤心,伤心时脾胃功能弱,容易生病。所以我们在断奶期间更要清淡饮食,以免孩子生病。
孩子的安全感可能会变弱:吃奶是和妈妈很亲密在一起的方式,突然少了一块,孩子会有点恐慌,可能会更加粘人。此时,我们要理解孩子,多多陪伴孩子,并且尝试从其他地方补足孩子的安全感。
断奶产生的新问题
不吃奶瓶:当孩子不吃奶瓶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的方式有:换各种造型的奶瓶尝试,用鸭嘴杯,吸管杯各种造型的杯子尝试,用勺子尝试,用滴管尝试,用碗等各种容器尝试。
如果孩子还未满2个月,那么可以从2个月开始就给孩子每天用奶瓶喂一次母乳。为什么是从2个月开始,是因为此时孩子已经习惯吮吸,不会造成乳头混淆。同时,每天用奶瓶喂一次母乳,是为了让孩子熟悉用奶瓶吃奶的方式。
纯母乳喂养是不需要喂水的,但是,为断奶做准备,我们需要在每次吃完奶以后,用奶瓶给孩子喂一点点清水,几口即可,保证孩子对奶瓶一直是熟悉并且习惯每次吃奶都可以再喝点水。
如果前期这些做的很好,那么是不用发愁孩子不吃奶瓶的问题的。
不喝奶粉:表现就是,如果奶瓶里是水,孩子愿意喝,但是如果换成奶粉就不要。可以的方式,换各种口味的奶粉,尝试各种奶制品,如果最后失败的情况下,给孩子喝米浆,补钙等方式。
断奶的准备工作
生理:最好能让孩子提前接受奶瓶和奶粉,这样无后顾之忧
安全感,提前告知:提前至少2周告诉孩子这件事,哪怕孩子还很小,我们就当告诉自己吧!最后一顿奶时,让孩子多吃点,告诉他,这是最后一次,奶,要飞走了之类的。
妈妈的计划和心理准备:请参考吸毒人员戒毒的视频,看看有多惨,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每个孩子的表现不同,做足准备总没错)
方法
非隔离:请千万千万不要隔离断奶!隔离断奶的好处是:快!很容易就断了。缺点是,会大大挫伤孩子的安全感!在断奶的同时,最爱的妈妈也不在身边,对孩子来说太残忍了。那么妈妈一定要内心强大,面对孩子的哭闹,始终做到温和的告诉他,没有奶了,不能吃了。而且此时妈妈的内心是煎熬痛苦的,熬过来就好。
故事:前期的故事是有帮助的。告诉孩子,小朋友长大了就需要用杯子喝奶了,妈妈的奶是给小婴儿准备的。可以做一个奶精灵飞走的仪式,给奶说拜拜(但不是每个孩子都愿意做,孩子不愿意的时候,妈妈自己做就好)
一鼓作气:断奶最忌打断。就是断了一段又给孩子吃,这会让孩子产生误解:只要哭的时间足够长,奶会回来的!这样的话,下次再断奶,难度系数乘以10~
时长
其实只要妈妈比较稳定,温和,坚定,孩子适应起来一般都很快,3天左右,家长就会感觉到轻松,5天左右基本上,断奶就完成了。
后话
喂奶的时光是很短暂的,虽然在喂的时候会觉得有点麻烦有点痛苦,但是,断奶后,回顾那段时光,还是会有点小小的怀念的~且喂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