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happen to think that the greatest ideal man can set before himself is self-perfection.
我认为一个人能够追求的最高理想就是自我的完善。
——毛姆 《刀锋》
《刀锋》讲述的是一个参加一战归来的年轻人拉里,在目睹了战争带来的民不聊生、流离失所的惨状,经历了战友为救自己而牺牲之后,开始思索生命的本质,为了寻找这些终极问题的答案,他放弃了与伊莎贝尔的婚姻,逃离了上层社会物欲横流的生活,开始自己漫长的读书生活,沉浸于大学图书馆中,流浪欧洲、印度求知求道。同时,他尽己所能救助生活中痛苦的人们,终于完成了自我救赎,过着风轻云淡的踏实生活。
人该怎么活着,这是个永不过时的主题。毛姆作品最吸引人的一点是,他笔下时常会有一个人物,这个人总是试图追寻某种真谛,他可以抛弃一切,追求自己的诗和远方。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一些争议性的声音,大多数人对此选择忽略,不在意,但有些人能够倾听这些声音,并跟随这些声音走。这些人,要么就是疯了,要么就是成了传奇。
拉里显然就是这样一个传奇,当所有人面对生活迷茫时,大多数人选择了就这么过日子吧,为了金钱、利益、婚姻、家庭等世俗理由,庸庸碌碌地生活。拉里没有被身边的人左右,他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人生,以修行的方式,去寻找人生的意义,他确实找到了一些使自己更丰满的东西,摆脱了一开始的空虚和迷茫。
拉里和伊莎贝尔的爱情观让我明白三观不和的两个人终究不会走到一起的。
伊莎贝尔,一个美丽而普通的女人。她想要的生活,就是世人眼中的荣华富贵。尽管她深爱着拉里,但当拉里不能给她想要的生活时,就嫁给了富家公子格雷。在《刀锋》中,我们可以看到拉里与伊莎贝尔展开了两条不同人生价值观的碰撞,这种碰撞对于今天的我们依然不陌生。拉里的理想是:“我向你建议的生活要比你想象的任何生活都要充实得多。我真希望能够使你懂得精神的生活多么令人兴奋”,而伊莎贝尔的诉求是如此简单:“你难道看不出你在要求我做一件我不感兴趣的事情吗?我只是一个正常的女孩子,我现在二十几,再过十年我就老了,我要及时行乐。”思考下来,拉里和伊莎贝尔这背道而驰的价值观注定是没有结果的。
其实很多女孩子都是伊莎贝尓,当爱情与面包冲突时,想当然的选择了面包,在她们看来没有面包谈什么爱情,面包是我的,爱情在我心里,也是我的。伊莎贝尔是一个精致的现实主义者,尽管有些功利,但她明白利弊,权衡当下,有权做出自己的选择。
钱能给人带来世上最最宝贵的东西,就是不求人。
毛姆的这句话太扎心了,前不久看到一篇文章,题目很抓眼球“成年人的底气是钱给的”,文章说到看完《欢乐颂》和《都挺好》后,有人总结了一句话:有钱苏明玉,没钱樊胜美。《都挺好》中,苏家发生的大部分事情,都是苏明玉用钱来摆平的。我们很多人都想要趁着年轻多挣点钱,把自己的能量最大化,无非不过是想要自己、孩子、家人过得好点。只要钱包温暖,人生不至于太寒。成人的世界里,金钱就是尊严。这种价值观尽管不敢苟同,但很现实和无奈,不禁想到了毛姆在《人性的枷锁》中说的一句话:“人追求的当然不是财富,但必须要有足以维持尊严的生活,使自己能够不受阻挠地工作,能够慷慨,能够爽朗,能够独立。”也许这就是最好的解释吧。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大部分人都过着高度相似的生活,人生轨迹千篇一律,。借用《月亮和六便士》里思特里克兰德的话来说,“这世上大多数人都不会、也不敢跟着自己的心走,他们只是庸碌地过日子而已,成为这社会安稳渺小的一份子,默默无闻,碌碌无为。”其实人生本来是有无限种可能的组合,拉里完全无视世俗的枷锁,保持自己的自由,这种泰然与平和值得我们每个人去追求。
时间是一把利刃,最终会把每个人雕刻成自己潜意识里以为正确的样子,这也许就是书名的用意吧,我们只能决定自身生活的一小部分,谁也说不清楚什么样的人生是完美的,也没有人知道你应该过怎样的一生。《刀锋》是毛姆讲的故事,读出来的,却是你和我的故事。
我们来人间一趟,总要去看看太阳。生而为人,我们每个人选择的人生道路,和所畅享的价值体系都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有相宜,有相异,或许还有相憎,只有在相互认知下求同存异,共同成长,才是符合人生进阶道理的必须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