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设计为导向的创新是苹果公司成功的秘诀之一,我们可以看到从IPod到IPHONE,Macbook,从圆角图标的设计到丰富的字体和圆润的动画。
设计,这确实是问题的关键。
现在流行的设计风尚也有很多,继拟物化、扁平化(Flat Design)、长阴影(Long Shadow)之后,低多边形(Low Poly)又火速掀起了最新设计风潮。这种设计风格在早期计算机建模和动效中就被广泛采用,在快要被遗忘之时,突然又流行了一把。
低多边形在3D制模中也有使用,但是由于现代3D渲染技术的发达,3D模型的精细化已经远远超过了人眼的识别能力。低多边形可以说是这种精细化审美的回归。意思是不同审美有一个疲劳期,而目前为止,精细化进入了审美的疲劳,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次回归。
扁平化图标的设计风尚还没有结束,最著名的例子还在MG领域,MG,即(Motion Graphic),汉语直译为动态图形,底层是一个个基本图形和时间函数。国内的飞碟说即是一例。
目前来讲,MG动画的制作成本和同时长视频拍摄和后期的成本相仿,每分钟800-1000元。
就我观察到的现代设计的趋势有三个,一个是空间维度的,从二维逐渐走向三维,需要说明的是,不管是错觉3D(即二维笛卡尔坐标系的3D)还是实在的3D(即三维笛卡尔坐标系的3D)都在此类;一个是时间维度的,从静到动,从动到韵动,这里所指的韵动是由函数调整的,是拥有对应函数模型的动画;一个是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像触屏手机的手势监测和热感监测,和VR以及AR。
我们不妨总结一下,我们在试图构建一个更加理想的世界,时间+空间+人体工程学,能够让虚拟世界以更加丰富的方式展示。
我们已经在这条道路上,我们还在这条道路上。
2018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