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对于一辈子而言,很短,短到可以忽略不计。但是短,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把它抹去,它已然变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 。甚至可以说 ,人生某些特殊的三天、一天、一刻足以改变人生的轨迹。
其实我想说的正是这暑期培训三天带给我的反思与收获。
三天时间,听大型讲座六堂,见证不同的思维路径,不同的做事风格,不同的成就方式,却感受到了一样的执着追求,一样的生命精彩,一样的幸福模样。
刘艺教授作为一个女性,有那么丰厚的学识,有那么开阔的眼界,幽默深刻地和我们谈国际形式,谈中国国情,无处不传达出她深深的民族自豪感。从她身上,让我看到生命原来可以突破很多束缚,带来精彩,从她的眸子里,我感觉到了生命最好的样子。
胡慎信老师,头衔很多,专家,学者,领导等等,但我觉得最好的定位是,他是一个有能力让自己有才有貌有趣有魅力的男人,虽已年到半百,生命却散发着蓬勃的张力,很有生命力!他很幸福!
王良老师,作为一名特级教师,一名名校老师,很独特。
一般老师,教学生,免不了要去追求升学率,追求最高分,追求平均分,追求这些分数的后面能给自己带来的名利。在如今的高考大环境下,这是绝大部分老师的常态,能在分数上面做得出色,当然要付出很多心血,自然,分数出色家长会感谢你,学校会重视你,学生暂时也会敬佩你,从结果来看,皆大欢喜,也很难得。
但是细思背后的逻辑发现,教师的努力用心往往是以学生分数能实现自己的升迁机会、美好名声、能为自己带来经济效益为前提的。所以尽管结果如愿以偿,过程非常累,教师幸福感很低。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很大程度上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可是谁还管那个呢?
但是王良老师不一样。我觉得他的出发点,不是通过学生达成自己的目的,换句话说,不是以索取,获得为目地。
他的出发点是,给予。我能给孩子什么。
怎么样使孩子有思维力,怎样师孩子有进取心,怎样使孩子有好的生命体验感。其中的思考与研究可谓殚精竭虑,但在这种给予与学生的成长中,他收获的是深深的幸福,这幸福又反过来滋养着他的生命,谁说这不是他最大的收获呢?
......我觉得他们活得太有生气!
我开始反思“幸福”的含义。怎么样让生命有活力,有生气,我开始思考。
毋庸置疑,幸福应该是每个人都向往的。还记得中央电视台的那个记者吗?他把幸福的调查对象指向了一个拾荒老人,尽管引来不少吐槽。但我却觉得,或许记者的初衷是觉得:哪怕是卑微如拾荒老人也是渴望幸福的。
曾经,我觉得,最大的幸福是得到自己所爱之人的爱。曾经,我觉得,衣食无忧,工作体面,穿着光鲜,是多么幸福的生活。很羡慕那些生活有难事时,可以很有底气地跟别人说:“交给我老爸,他会搞好”,或者说:“我妈会帮我去处理”的人,很是羡慕那些心里可以绝对依赖爱人的人......
仔细一想,当时的思维逻辑,无非是觉得获得即幸福。获得父母的无条件照顾,获得爱人的宠爱,获得体面的工作,获得丰厚的收入......或者换一句话说,曾经我认为能从别人身上索取爱,索取照顾,索取帮助,便证明自己是有魅力的,是被爱的,当然便是幸福的;能从这个世界索取财富,说明自己是有能力和价值的,当然也就是幸福的。
反之,如果没有获得自己所想,便觉得自己很不幸,埋怨便会充斥心中,抱怨也成了最常见的心里状态 ,久而久之,便会以不幸者自居,慢慢形成恶性循环,自然离幸福也越来越远,生命死气沉沉......
诚然,每个人都没必要用今天的成熟去嘲笑昨天的幼稚,但我不得不承认,曾经的我的想法是多么的单纯与狭隘。
现在看来,能获取到爱或者财富,当然也是一种幸福。能“缺”的状态获得“满”,当然也是可喜的,但那绝不是我们生而为人追求的终极目标。人最大的幸福应该来自自己能给这个世界什么,能给爱人,父母,朋友,甚至陌生人什么,能给予的越多,幸福感肯定也会越强。
所以,我觉得我们的人生轨迹应该是一个不断地填补自己物质与精神的缺口,自求圆满,让自己心中充满爱,再给予别人爱与帮助的过程。
换一句话说,如果把自己修炼成一个有足够的爱能传递给别人,有足够的能力去帮助别人的人,这应该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还记得,英文课本中有一句谚语“give is better than get”,当时学这句谚时,自己还是少年,那时觉得那是课本故意搞高姿态,说白了就是矫情。
如今,我已年近不惑,此刻再来回想这句话,才真正悟到,“给比拿重要”这句谚语,其实是人生箴言。
获得给予的能力与资本,需要自己不断的追求,付出,努力,而这个过程本身,足以使生命有张力,有活性,有魅力。这本身已给生命带来了幸福。
当然,当你有了给予的资本,再去给予别人爱与帮助,你会收获尊重,收获自我价值感,而这将是一个人最高级的幸福感,这种幸福会滋润你的生命,那将是生命最美好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