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买妾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被称为买“瘦马”。那时,“养瘦马”是一项暴利的投资,有很多人专门从事这项职业。先出资把贫苦家庭中面貌姣好的女孩买回后进行调教指导,教她们歌舞打扮、琴棋书画,长大成人后卖与富人作妾,以此从中牟利赚钱。因贫女多瘦弱,“瘦马”之名由此而来。养瘦马最盛的地方是扬州,清代文人赵翼《陔馀丛考·养瘦马》有记载:“扬州人养处女卖人作妾,俗谓之养瘦马。”
明代中叶以后,若要买妾的话,大抵是到扬州,扬州的瘦马又被称为“广陵姬”,据传说,崇祯皇帝的田贵妃原先就是扬州的瘦马。明朝文人学者沈德符在所写的《万历野获编》种印证说,扬州许多的仕宦豪门,蓄养这类殊色的女人来发财。瘦马从小就被有计划的进行礼节培训,演习学会跟男人交往的应对招数,她们被教导要安于卑贱,对主人事事承欢屈就,以及如何对付丈夫的元配等。
沈德符曾亲自到扬州游历,看到鼓乐喧天的花轿载进载出,日夜不绝。他目睹了买妾男人们的众生相,有的挑选会弹琴的,有的喜欢能画梅花的,有的偏要能画几枝兰竹的女人,有人偏爱会下棋的,也有需要能唱歌的,样样皆有。在选买小妾的过程中,有的男人试一两次便可谈妥,有的要试探好多次才会纳聘掏腰包。有些瘦马没什么文化,只会写“第一甲第一名”、“解元”、“大学士”等几个字,如果你叫她们写其他的字,她们就写不出来。至于长相平庸、面貌不扬的人,一定要学习其他的手艺才能快点出售出去。没有才艺的,只能用白绢向客人招手微笑,卖出去的价格会很低,只有艳姝的十分之三左右。
据说,靠养瘦马吃饭为生的人在扬州有数百家。有意买妾的人一旦露出风声,媒婆会像苍蝇一样缠着不放,到处跟随,把你带到瘦马家闲坐喝茶,然后扶着白面红杉的姑娘出来拜客,转着身子走来走去,对你抛媚眼,送秋波,还会稍微露出胳膊上的肌肉,用手摇曳着裙子。一个瘦马每天大约有五六个人来相亲,有时甚至二马一错蹬,一个人进去一个人出来。被看中后,男人会用一只钗插进瘦马的头发,称之为“插带”,若是看不中,男人就出几百个铜钱打赏一下媒婆或瘦马的丫鬟,然后再到别家去看。有时,要看五六十人,看累了,就随便给一个瘦马“插带”。这时,瘦马的本家会拿出一张红单子,开出需要多少绫罗绸缎,金花彩礼,让买客点阅查看,如果买客同意,就签字成交。通常是买客还没回到住的地方,奏乐打鼓的就先一步到了买客的住所,不多时,花轿紧随而至。这种仪式一般是由一些负责包办婚礼的职业老手去做,很快的让新人拜堂,送入洞房,还不到午时,这批老手就拿了赏钱,急急忙忙的到另一家承办类似的事情。
有“小秦淮”之称的扬州不亏是风月烟花的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