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还是一个孩子时,是什么塑造了现在的这个“我”?
6岁的你路过一家玩具店,看到一辆蓝色小汽车,你激动的告诉妈妈:“妈妈,我想要这个!”
妈妈下定决心不再买这个玩具了,因为家里已经有好几辆小汽车了,于是她语气坚定的告诉你:“不行!你怎么看到什么都想要?!家里都已经有那么多小汽车了。”因为你的一个“不合理要求”,妈妈极度恼火,然后你开始哇哇大哭。这时的妈妈连自己的情绪都无法好好处理,甚至开始否决你的感受:“有什么好难过的?!”、“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你哭的更加厉害了,此时的妈妈一气之下撒开你的手,自己一个人头也不回的往前走,把你一个人丢在这可怕的情绪里、陌生的环境下,小小的你即害怕又绝望……
如果妈妈对自己的情绪有意识,可以尊重孩子的情绪和需求。即使同一件事也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的感受和成长经历:
妈妈还是下定决心不给你买这个玩具小汽车。但她看得出你的激动和兴奋:“宝贝,这辆小汽车看起来确实很酷哦!要是我们能把它买回家就好了!”
你更加激动了:“那妈妈我们买下它吧!”
妈妈:“妈妈也很想给你买,但是你愿意听下妈妈的建议么?”
你点头默许。最后,你愉快的和妈妈达成了一个约定,就是等下次过生日的时候来满足这个愿望。
是的,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有各种各样的需求,然而并不是每个需求都要被满足。但却需要被父母看见、理解和尊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没能被满足,孩子也会成为一个乐观、内心丰盈的人。
8岁的你养了一只小狗,但有一天它不幸死于一场车祸。一想到这个陪伴你这么多天的“小伙伴”再也回不来了,你伤心到放声大哭。此时,一旁的妈妈却说:“不就是死了一只小狗么?!至于哭成这样么?”、“大不了我们再养一只。”这一刻,你突然觉得自己好孤独,连妈妈都无法理解自己。妈妈之所以“看不见”你的伤心,其实是妈妈也看不见“自己”。
假如童年可以再来一遍,你是否更希望此刻的妈妈能走过来拥抱下小小的你:“妈妈知道,你失去了一个这么可爱的小玩伴一定很难过。来,妈妈好好抱抱你。”
当一个孩子的感受从小被理解,他就会自我感觉良好,继而发展出很强的自我感,也就不会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孤独的,因为他的内在和外界紧紧的联结在一起,而这种联结可以让孩子不断地在成长过程中突破自身的局限。
所以一个孩子的性格如何形成?
除了他与生俱来的一些脾气特点,还有来自家人(尤其是父母)以及同龄人的相处经历综合而形成。而这些生活经历一直影响着孩子大脑的塑造,我们如何养育孩子也会影响到他们大脑的发育,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成长。
所以,为人父母首先要“认识自己”,对自己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一些不健康行为或心理模式“重建”或“修复”,才能真正的养育好孩子。
教育的本质是父母自己的一场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