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何凯凯(《中国青年作家报》2020年04月07日 03 版)
陈彦在陕西基层院团工作多年,戏曲的神魂早已融进了他的血液之中成为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一系列戏剧的创作让他意犹未尽,小说《装台》之余,又给我们奉献了一出浓墨重彩的史诗巨作《主角》。戏里戏外,为了争夺主角的恩怨纷争,为了成名成腕百般心酸。那个陕南乡村出来的放羊娃的励志人生固然可贵,但最令我难忘的莫过于母子情深,能够感觉到的,是那颗鲜红的心,热腾腾地跳动着。
“因为我现在答应你,沧海桑田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手拉手或相距甚远,站在你身边或你心里,面对面或作为回忆,睁大眼睛你就会看到,不管面对的是幸福还是苦难,我永远都是你父母”。随着旋律,回想起《主角》的前前后后。小说中忆秦娥和刘红兵有一个痴傻的儿子刘忆,忆秦娥在心里认为会有奇迹出现的,不相信任何医生的判断,不辞辛劳地从包头、哈尔滨,一直到南边的广州,无论是大医院还是民间的“治障大师”,只要有一线希望,都会倾尽全力,哪怕自己再也负担不起这般求医问药的无底洞,依然心甘情愿。
一有时间忆秦娥就会引儿子走路,教儿子叫妈妈,儿子也依赖与妈妈在一起。“这个刘忆是个夜猫子,人来疯。尤其好长时间没跟妈妈睡了,晚上就兴奋的整夜整夜睡不着。给他安排的小房,死都不去。”
刘忆平时跟姥姥在一起,孩子也想妈妈,在六楼阳台观望的时候,模糊的人影,就认为看到了妈妈,他兴奋地跳起来,就这么从六楼栽了下来。忆秦娥在得知消息后,只流泪,只骂人,当她听到刘忆再也没有抢救过来的消息,哇的一声,哭昏了过去。缓过来的时候,还不停地喊着,再救救他,求你们再救救他……
当读到这些段落这些语句的时候,泪水早已不受控制,这是父母对孩子最纯真无私的爱,不求回报。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正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才有了今天的日渐成熟。可惜,太多时候习惯了,就当做理所应当。青春的叛逆,让他们伤痕累累,只有离开故乡,离开父母的时候,才懂了他们的不容易。
“文学艺术创作是应该努力让生活去说话,而不是作者自己站出来说。作者只不过是用一个箩筐,去尽量把它们原汁原样地装进去而已。”陈彦如此说道。
什么是主角,作者的回答让人茅塞顿开拍案惊奇,他说,一是确有盖世艺术天分,“锥处囊中”,锋利无比,其锐自出者;二是能吃得人下苦,练就“惊天艺”,方为“人上人”者;三是寻情钻眼、拐弯抹角而“登高一呼”、偶露峥嵘者。若三样全占,为天时、地利、人和皆备。既有天赋材质,又有后天构筑化育,再有强者生拉硬拽、众手环托帮衬者,不成材岂能由人?
在谈到主角、配角的关系时他说,这种关系,生活中无处不有,有时候形成巨大象征,大家看着就有意思了。我们是自己命运的主宰,但我们永远也无法主宰自己的全部命运,这就是文学、戏剧要探索的那个吊诡、无常吧。
台上台下,红火塌火,兴旺寂灭,既要有当主角的神闲气定,也要有沦为配角,甚至装台、拉幕、捡场子的处变不惊。但无论是何种处境,真情实感全身心投入的作品是最动人的篇章,演的戏做的工作也最能服众,主角也就只是一个名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