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通常在清明节前一日,一般在三月初,时间不太确定。寒食顾名思义,就是不生火,吃生冷的食物。
现在通行两种说法:一是源于远古改火旧习,即此节时熄灭去年火种,点燃新的一年火种,这个说法我们没有查到相关古籍记载,不知所据;二是源于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
应该说第二种说法,为中国人普遍接受,与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一样,所以古人说:“介子死绵山,今为寒食节。屈原投汨罗,端午吊忠魄。”
介子推被烧死?《左传》《史记》均无记载
关于介子推与寒食节之间的关联,大致可追溯到东汉时期。
东晋范晔《后汉书》中记载:“举稍迁并州刺史。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这是东汉周举(105-149)的故事,他做并州刺史,因当地民众忌讳介子推焚身而亡,每冬一月都寒食,这样导致很多老幼饥冻死亡,周举后来革除了这一弊俗,让人们恢复温食。
但此记载,既没有说到春季的寒食节(当时为盛冬时节),也没有说是纪念介子推,倒是后人转引《后汉书》时,改造成了关联。
宋代《太平御览》这样记载:“范晔《后汉书》曰:周举迁并州刺史,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举移书于子推庙云:‘春中食寒一月,老小不堪,今则三日而已。’”这个记载显然将寒食放在了“春中”,这就与寒食节联系在了一起。这显然不合适。
东汉蔡邕《琴操》或许是最早将介子推与寒食关联起来的,其中记载:“文公令燔山求之,火荧自出。子绥遂抱木而烧死。文公哀之,流涕归,令民五月五日不得举发火。”这是晋文公归国后冷落介子推,介子推做《龙蛇歌》让晋文公很惭愧,欲报答他,但介子推躲进深山,晋文公想要放火烧山把他逼出来,但介子推抱着木头烧死了,晋文公为了悼念介子推,让民众五月五日不得用火。唐代《初学记》认为,“五月五日,与今有异,皆因流俗所传。”这是不是根据当时习俗改古代记载,很难说。
《琴操》的记载在西汉刘向《新序》中有记载,但只是记载了介子推被烧死那一段,没有记晋文公悼念介子推的事,更没有禁火寒食的要求。而《初学记》说明:“据《左传》及《史记》,并无介子推被焚之事。”也就是在刘向之前的《史记》和《左传》等正史里介子推被焚烧的事都没有。
寒食禁火在介子推之前就存在
应该说,追溯到东汉,我们从《琴操》中发现了介子推与禁火寒食的关联,但还难说这个禁火寒食就是寒食节。真正明确记载介子推与寒食节之间关联的是晋时范晔的《邺中记》:“邺俗,冬至一百五日为介子推断火,冷食三日,作乾粥,是今之糗。并州俗,以介子推五月五日烧死,世人为其忌,故不举饷食。非也。北方五月五日,自作饮食祀神,及作五色新盘相问遗,不为介子推也。”
古代公认寒食的日子,一般是冬至之后105天,唐宋学者转引《荆楚岁时记》:“去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这样看来,范晔记载的邺地(今河南北部安阳一带)的风俗是介子推和寒食节关联的。
从介子推的正史记载来看,很难说有被焚烧且被悼念这一说法,至于民间习俗是不是因为介子推有了寒食的习俗,就不得而知了,但是禁火寒食的习俗在介子推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周礼》记载:“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这是说管理火禁的官员司烜氏的职责,中春即仲春。东汉经学家郑玄注:“为季春将出火也。火禁,谓用火之处及备风燥。”也就是仲春之末,季春之始的时候,会禁火,这是为了防火灾。
《初学记》对《周礼》的记载和郑玄的注解,这样理解:“为季春将出火也。今寒食准节气是仲春之末,清明是三月之初,然则禁火盖周之旧制。”也就是说寒食习俗本是周朝的旧制。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中的“大火星”
对于《周礼》记载和郑玄的注,宋代哲学家程颐有自己的解释:“寒食禁火,只是将出新火,必尽熄天下之火,然后出之也,世俗讹谬耳。”(《太平御览》)这点倒是与前文第一种寒食来源于远古改火习俗有点像,程颐认为是“将出新火”,相当于点燃新的火种。但是《周礼注疏》作者贾公彦这样解释:“云‘为季春将出火也’者,三月昏时,大辰星在卯南见,是火星出,此二月末出,故云为季春将出火也。”也就是说贾公彦认为,“出火”是一种天文现象,而不是点燃新火种这一风俗。
大辰星又名大火星,不是火星,而是二十八宿中心宿二,在东方苍龙的龙心位置,是一颗一等星,是著名的红超巨星,能放出火红色的光亮,是天空中极其闪亮的星。这颗星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地位极为重要。
张培瑜等著《中国古代历法》中记:“传说在颛顼帝时代,已设立“火正”专司大火星(心宿二、天蝎座α星)的观测,以黄昏时分大火星正好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作为一年的开始,亦即这一年春天的来临。这大约是公元前2400年发生的事,是为观象授时的初期形态。”
大火星又叫商星,因观测商星方便,有一个地方被称为商丘,商族人的先祖阏伯就是帝尧时期的火正。
古代人的历法主要是从天文而来,如“日”的单位是根据太阳出入的明暗交替确定的,“月”的单位是根据月亮的圆缺变化,“年”的单位则更加复杂,会根据物候如草木枯荣、动物迁徙和出入等现象,当然准确的还是根据对某些星象的观测,即观象授时,主要是观天象。在《尚书》中记载帝尧命大臣观测鸟、火(大火星)、虚、昴四颗恒星在黄昏时正处于南天中的日子,来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从而划分了一年四季。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大火星确定夏至,黄昏时位于南天中,而大火星还有两个位置非常重要。《周礼》:“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季春出火,民咸从之。季秋内火,民亦如之。”郑玄注解这句话说:“以三月本时昏,心星见于辰上,使民出火。九月本黄昏,心星伏在戌上,使民内火。”也就是说三月的时候,大火星上升,天气渐热,根据这个时令人们开始出新火,而九月时,大火星开始潜行,天气寒凉,人们开始藏火。《诗经》中“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指的是七月大火星开始下行,到了九月寒凉,要加衣了。可见,人们根据大火星的运行轨迹,确定了一些基本时节,来指引人们的生产生活。
周礼四时变火与“火禁”
从这里我们看到,季春时,“出火”即是指大火星出,也是指出新火,因为出新火和藏旧火是根据大火星的出入来的。
《周礼》记载:“春秋以木铎脩火禁。”这与前面记叙多了一条,就是秋天也有火禁,前面《周礼》只是记载了仲春时节。贾公彦解释:“春,谓季春。秋,谓季秋。二是火星出入之时。以木铎警众,使脩火禁也。”至于秋末时节的火禁并没有流传下来,但是暮春时节的寒食火禁却流传下来了,因为此时,天气逐渐炎热起来,恐怕会有火灾,在《春秋左传》中多有与大火星相关的火灾。
宋代哲学家张载在其《经学理窟》中这样写到:“寒食者,周礼四时变火,惟季春最严,以其大火心星,其时太高,故先禁火以防其太盛。”这恐怕是寒食来源最精准的解释了。
古籍里的寒食节习俗
根据上面对古代节令习俗的考察,我们看到寒食节最初应该仅仅是一个禁火节日,但是一个节日在历史中流传嬗变久了,自然就会加入非常多的习俗。我们今天对寒食节习俗印象最深的除了,吃冷食之外,恐怕就是墓祭了。
1.寒食行墓祭
墓祭是指到亡故者埋葬地祭拜,也叫上墓、扫墓等,古代不能亲自到墓地的人还可以望祭(也就是远望祭祀)。这个在唐代时被作为明文法令规定下来。
《唐会要》:“开元二十年四月二十四日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用拜埽礼,于茔南门外奠祭撤馔讫,泣辞,食余于他所,不得作乐,仍编入礼典,永为常式。”
也就是说,寒食墓祭传统礼仪经典没有记载,只是民俗如此,考虑到这合乎孝道,于是政府给予了权威认定和推广。唐代墓祭非常昌盛,以至于唐朝人有这样的诗句:“坟上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
张载在《经学理窟》中给出寒食墓祭的原因:“既禁火须为数日粮,既有食复思其祖先祭祀。寒食与十月朔日展墓亦可,为草木初生初死。”他是从人对祖先的人伦情感解释的,因为禁火就要储备粮食,储备粮食就想到先祖祭祀,因为古代人在肉粮充裕优质的情况下,会先想到祭祀先人,表达追慕思念之情。
2.寒食假
古代人寒食有寒食假,这个假期有七天、五天、三天不等,如《宋史》记载:“元日、冬至、寒食假各七日。”当然,多数人寒食放假还是要扫墓拜祭。如《新元史》记载赵良辅“寒食日放狱囚归拜扫,约三日返,无一人逸者。”给囚犯放了三天假,没有一个趁机逃跑的。
3.蹴鞠
寒食节时,正是阳气上升,人体渐活跃的时候,唐代《初学记》记载寒食节“打球”,古注:“刘向《别录》曰:蹴鞠,黄帝所造,本兵势也。或云起于战国.案,鞠与球同。古人蹋蹴以为戏。”蹴鞠是类似足球运动的运动形式。当然除了蹴鞠,还有击鞠,《旧唐书》:“寒食节,上(唐德宗)与诸将击鞠于内殿。”击鞠指打马球,唐朝人特别喜欢骑马打球。
4.秋千
韦庄曾有诗句:“满街扬掦绿丝烟,画出杨柳三月天。好是临帘花动树,女郎撩乱送秋千。”写的非常唯美,这是寒食节的景象。古人说:“上元结灯楼,寒食设秋千。”可见寒食节荡秋千古已有之。元代《至顺镇江志》记载:“秋千,本山戎之戏,以习轻历,后人因之。每至寒食,而为戏乐之事。中国女子学之,乃以彩绳悬树立架,曰秋千。”
5.饮食
古代寒食节发展嬗变,习俗不一而足,寒食宴饮在唐代多有记载,后世不绝,元代《析津志》记载:“清明寒食,宫庭于是节最为富丽,起立彩索秋千架,自有戏蹴秋千之服,金绣衣襦,香囊结带,双双对蹴,绮筵杂进,珍馔甲于常筵。”我们看到荡秋千、结香囊和大搞宴席。关于寒食中饮食其实还是比较多样的,陆翙《邺中记》曰:“寒食三日醴酪,又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煮作粥。”这是用麦芽糖调制的杏仁麦粥。
古书记载“斗鸡卵”,有些人认为即是斗鸡,张衡《南都赋》曰:“春卵夏笋,秋韭冬菁,便是补益滋味,其斗卵则莫知所出。”意思是吃鸡蛋听过,斗鸡蛋却没听过。其实寒食如果禁火,人们大可提前煮一些鸡蛋备着食用,至于斗卵是拿着熟鸡蛋互相撞击,看谁的结实,现在有些地方还有这个习俗。
6.插柳枝
宋代《岁时杂记》:“今人寒食节,家家折柳插门上。江淮之间尤甚,无一家不插者。”当然,也有说是清明节插柳枝的,明代《便民图纂》:“清明日喜晴恶雨。谚云:‘檐前插柳青,农夫休望晴;门前插柳焦,农夫好作骄。’”插柳枝是为了看天晴还是降雨的,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一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