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业务:如何放大?

“张二搬砖”系列第5篇。边搬砖,边思考。

不能有效放大的生意,原则上,我已经不想碰了。我已经过了那个阶段。

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资源,是极其有限的。不想满足于小打小闹,而是成点气候,就必须升级商业模式,有效放大。

以流量业务为例。

插一句。业务方向上,我偏爱短平快模式。我对变现周期长的生意,都没强烈兴趣。因为,这年头,变数太多了,动辄让你猝不及防。尽可能缩短变现时长,是压制不确定性的有力武器。

如何放大,常规做法是,增加设备,雇佣员工。但,这有两个显而易见的缺点。一是成本、风险直线上升,订单量本身不可能长期平稳。二是小摊子也很难招到优秀、稳定的员工,都热衷进体制呐。

我说说我的实践与思考。

流量业务,可以分为3个工作分支:产品、引流、成交。

一、产品

流量业务领域的产品,就是你生产的流量。主要是围绕各大平台做的。举例,群流量、直播服务、矩阵号、地推等,很多很多。

如何生产这些产品?有3种常见模式。我扼要介绍下。

1、中介模式。直接赚点小差价。

2、组装模式。按照自己的规格,统一产出、封装。少量的核心成员,组织、管理大量的编外成员。

3、师徒模式。把自己摸出来的成功实操经验,培训,形成相对稳定的供应链。

值得一说的是,互联网轻创业领域,很多合作伙伴,你也许每天和他文字、语音、电话聊的火热,但你从来没见过他,甚至都没产生见面的想法。奇怪吧。哈哈。

二、引流

引流,就是让客户知道你,加你。

渠道多多,做法多多。展开讲的话,内容不少。市面上,很多课程讲这方面。当然,我一直主张,干中学,干是最好的学。

原则上,尽量把引流号、成交号分离。这有点类似软件开发中的,前后端分离、代码数据分离之类。模块化、流程化,是有效放大的基础。

引流的主要成果,就是加了多少潜在客户,被动加为主。这也是团队最核心的数据资产之一。要考虑到团队成员的离职情况,有效管理。

引流工作,有个重点,那就是计酬。有的是按照过程工作量算,有的是按照加粉人数算,有的还与成交挂上钩。

三、成交

成交,就是和客户谈成具体的合作,如要求、费用、支付等。这里,一般由相对核心的成员负责。

一般地,咨询客户、成交客户、大客户,可以分多个号进行管理、维护。

总结。

流量业务,放大的原则是,尽可能把工作分解成模块化、流程化、傻瓜化,降低操作门槛。进行一定程度的利益绑定,提升远程小伙伴们的稳定性。

欢迎带过团队的同仁,交流砥砺,以铁锉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