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直在研读管理学的著述,每每赞叹人类伟大的精神文明成果。过程中自己的人格得到重新塑造,如同自己的精神世界慢慢打开了一扇扇窗,不断的感受到自己的突破,也不断的觉察到自己是那么的无知和狭隘,深深感到继续谦卑的活下去肯定是最适当的生活态度。
管理学的产生不外是从下而上和从上而下。从下而上的代表是丰田的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和制约理论(TOC)。精益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Just In Time(JIT),翻译为中文是“旨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制约理论(TOC)开始也是发轫于一个因经营不善而即将被抛售的工厂的发现。二者的理论产生的土壤均产生于生产第一线,这就跟袁隆平教授实现杂交水稻的科技成果来源于田间地头情况一样。
精益生产发端于生产制造系统,然后这种管理学的精神不断向产品开发、协作配套、营销网络以及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造就了丰田无人企及的成就。与此相对应,TOC刚开始被人所接受的地方是源于《目标》里描述的生产车间,然后扩展到配销管理(Distribution)、项目管理、财务及业绩衡量(Finance and Measurements)、市场推广(Marketing)、人事管理(Personnel)、策略及战术(Strategy and Tactics),甚至应用到教育、团队建设以及个人的决策和生涯规划。
从上而下的门派更是不胜枚举,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管理学的开山鼻祖彼得·德鲁克和《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吉。这两位大师中的大师希望发展出一种人类梦寐以求的组织蓝图,在其中人们得以由工作得出生命的意义,并最终实现共同愿望。这些思想中处处散发出人文主义的关怀,显示出对生命最终价值的洞察(Insight)和关怀。
不论是从上至下还是从下至上,这些理论都透露出精神力量的宝贵,精神完全可以穿透物质层面而挣脱现实的束缚。随着思想进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接近哲学宗教层面的探索,想要的东西的出现总是在想要这个想法之后,开悟之人总是若有神助,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些理论之间都是相通的,越来越接近越来越相似。纷繁复杂的现象的内核其实很简单,也就是固有简单性这个道理(Inherent Simplicity)。
未来一定是一个唯心主义的世界,只有理想主义者和梦想家才能够活出生命的精彩。在构建自己的组织系统的时候,不论你想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或者兼而有之,如果精神层面打磨的不够,你只是在沙漠里耕田,大海里养大闸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