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清平乐·亲子记”群里上传来妈妈的一篇日记:
今天挺忙的,回家时孩子已经放学回家了。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要检查我家小不点儿写的字,因为今天收到了胡老师发给我他昨天写的作业,说实话我看了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字太难看了。当我看到他把作业写成那样时,我觉得是我错了,以为他已经不用我的监督和看管了。我很相信他会自己认真细心地完成作业,但我错了,是我的失职。他才是一年级的孩子,怎么可能会自我管理自己呢?我也太糊涂了,别说一年级了,就是大点的孩子也不会完全有自我控制能力的。我陪着他又重新写了一篇,这次很显然写的不错。习惯是慢慢培养的,哪能一下子就好了呢?他的成长是漫长的过程,同样养成好的习惯也是需要漫长过程的。也许是我急于求成了,所以才会让他这样。以后我还是陪他一起完成作业吧!等他真正长大了些,自己真正懂得该怎样做了,那时,我再慢慢放手吧!对于今天我对他的态度还是要说声“对不起!妈妈不该这样对你,错不是你的,是我的。我没为你负责,我不是个称职的家长。我会好好反思自己,多多为你考虑”。我家的小蜗牛,你慢慢爬,慢慢长大,放心,你无论再慢,妈妈都会用耐心和爱心陪着你,让你快乐幸福地成长,无论你成长的路有多苦多难,都不怕,你有我陪着呢。
期待着成长中的你,加油!
看到这位妈妈的亲子日记,我马上给她回复了一句话:“学习一下‘刺猬法则’”。
我为什么要让她去看“刺猬法则”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什么是“刺猬法则”。
寒冷的冬天,在空旷的野外有两只刺猬被冻得瑟瑟发抖。它们左顾右盼,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为了取暖,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而相互靠拢后,又因为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长刺,很快就又各自分开了。可是,天气实在是太冷了,它们又靠在一起取暖。然而,靠在一起时的刺痛使它们不得不再度分开。于是,它们在冷与痛之间左右摇摆着。挨的太近,身上会被刺痛;离的太远,又冻得难受。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断地在受冻与受刺之间挣扎。最后,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了一个适中的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于被彼此刺伤。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刺猬法则,也就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距离效应”。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怎样去理解和应用这个法则呢?先来看看上面那位妈妈是怎样解读的吧!
在我的提醒下,她通过“度娘”搜到了“刺猬法则”,并认真地学习了一番,第二天把感想发给了我,她这样说道:“要与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适当的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果孩子想做的事情、喜欢做的事情或者是孩子在有压力的情况下认为必须要做的事情,他就会用心、专注;父母总是管控,写作业时陪伴左右,父母所谓的陪伴关爱,有时候其实会对孩子造成心理的压力,使其产生反感!”
我看她是基本理解了我的用意,而且很有悟性。亲与子之间的关系,也与两只刺猬的关系有一拼。中国俗语“过犹不及”说的也是刺猬法则,比喻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人在交往中,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与孩子之间,也应该遵循这样的法则。过度的宠爱和严重的缺乏关爱对孩子教育都是不利的,亲与子之间的矛盾也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处理好彼此的关系。许多孩子在父母那里被宠坏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导致孩子失去生活能力,或者不懂得尊重他人。相反,也有的对孩子放任不管,将孩子置身于没有爱和保护的环境中,导致孩子不懂得爱别人、关心别人。由此看来,过于亲密或过于疏远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更无益于孩子情感的发展。这就要求父母们在与孩子的交往中把握一个“度”。
爱孩子,就像我们手中抓一把沙子,很想抓的紧紧的,可是抓得太紧了反而手中剩下的沙子却不是很多,当然太松了也会是同样的结果;爱孩子,就像放风筝,太松了就拉一拉,太紧了就放一放,这一松一放之间,拿捏有法,方为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