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口气读完了毕淑敏的长篇小说《花冠病毒》。这是作者在03年SARS病毒北京爆发后深入一线采访,暌违五年之后首篇大作。疫情当前再读这篇小说,惊异于历史惊人的相似,隔离,死亡,停工,停学,医者前仆后继的坚守,病毒下的亲情友情爱情及人性的善恶,在病毒照妖镜下纷纷显出了本来的面目,所幸人类终于战胜病毒,爱情终得圆满,有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小说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20NN年,一种罕见的病毒突袭拥有千万人口的燕市,病毒以不可遏止之势蔓延,城市很快沦陷。心理学博士罗玮枝在花冠病毒肆虐时收到邀请函参加市里的特采团,作为一场病毒的见证人,她亲历了自己从感染病毒到康复,亲历抗逸总指挥袁再春的死亡,亲身来到酒窖停尸房采毒株,甚至被恶人撞伤带去抽血获得血清等等。她看到了为官者的情怀与私欲,看到了医者的无私与奉献。她以身试毒,舍命救人,故事跌宕起伏,动人心魄。
出现在文中的同病毒作战都是高智商高学历的科学家、医生和政府官员,看问题做决定高屋建瓴,说起专业深入浅出。作者也不愧是学医的心理学家,是精通心理学的作家,落笔冷峻饱含柔情,叙事温婉细腻,仿佛雨后潺潺流淌的溪水,把苦难缓缓注入读者心里。
喜欢毕淑敏的文字,文中惊悚的描写让人胆颤心惊,如罗玮枝两次深入酒窖停尸房,阴冷的寒气似从万年冰山下慢慢升腾,沁入骨髓;那是寂静的夜里令人不寒而栗的苍凉,是时间凝固,是匕首冷枪。
而作者对花冠病毒的描述时,风格陡然从冷峻转为热烈,从灰白的冷静转为艳丽的激情,她写到:它是那么真切鲜艳……蜷曲的边缘和玫瑰的颗粒。我想这是源于作者行医职业生涯中对科学的投入和热情吧。
文中的感情线索有两条,一是医药专家于增峰,这位一直没有出场的却给我们留下最惨烈一幕的抗逸一线的牺牲者,这位人品高尚,为事业对科学舍生忘我,牺牲了亲情爱情的大国重器,想来令人肃然起敬。但他与妻为敌,一生都没有见过自己的两个优秀的儿子,直到最后一个儿子牺牲在抗逸救人一线,也算是父子二人在另一个世界的相聚相伴吧。
另一条爱情线索是罗玮枝和于增峰的另一个儿子李元的感情线索,一个心理学博士,一位化学家,危难中相遇,纯洁的心地高尚的情操是两个人相爱的基础。
全文读完,觉得作品中也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甚至前后矛盾,不可理解。比如李元给罗玮枝的“白娘子”(特效药)能够完美的拯救生命,却因自己没有行医执照和医师资格不容许她对抗逸总指挥袁再春提起,袁再春因抗逸压力过大心梗而亡,我一直觉得罗玮枝应该心怀内疚;另一方面李元又多方联系陈市长甚至故意对市长家人投毒以期引起重视。也许是作者为了增加些小说的神秘性,多给读者些悬念吧。
又比如罗玮枝的形象,从来都是温婉可人,她勇敢,善良,为了救市长的孙子不惜多次抽血,使自己疲弱的身体雪上加霜。但是却在惩罚一个疯狂抢购的老太太时表现出了特别冷酷的一面,让其他官员都为之不忍。这是作者为了表现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吗?
最后作者把战胜病毒的功劳给了李元和她妈妈(于增峰的妻子)研制的特效药,这也给因疫情蜗居的我们带来一丝新的希望。让一直处于隔离状态的我们,似乎看到了黎明的曙光,期待着早日研制出疫苗或者特效药,让国泰民安,山河无恙,人人幸福。如作者说,幸福在于身心善美坚忍处。
读完之后我对儿子说,毕淑敏十年前就预计到了今年的疫情,十年前就给我们指出了疫情下的生活模式。我家那个理工直男鄙夷地说,“你这样理化一窍不通的人,世界在你眼里全是童话和奇迹!” 好吧,我就喜欢童话和奇迹。毕淑敏不也说,希望这部小说是科幻小说么!愿这场疫情也如童话故事一样有一个恶俗的结尾——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