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是我加入新网师后读的第一本书,前期听了郝院长和榜样学员的学习分享,捧起书,我不在如之前看书匆匆掠过,而是带着一种虔诚的心逐字逐句的边读边思考,把自己感觉模糊的、不明白了地方做出批注,就如同一只蜗牛般慢慢爬行。
我特别喜欢前言“向世界开一朵自己的花——迈向真正的课堂”一文,文中说“理论是灰色的,一朵绽放的花里有一千个未说出的真理。敬畏并服从于事实,理论只是帮助我们理解事实的工具。”
2017年7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参加了昆明市级统编教材培训,紧接着8月份就接到了承担县级教材培训的任务,为了尽最大努力把我在市级培训中的所学所获不走样的传递个即将使用新教材的一年级老师们,我想尽办法请教为我们授课的省市专家,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一遍一遍的修改课件,修改讲稿,最终顺利的完成了培训任务,也得到了参训老师的认可。2018年暑假里,二年级的教材培训,我和刚刚组建第一次见面的团队成员们继续承担县级教材培训任务,我特地拜请教育部领航名师、云南省罗蓉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罗蓉老师和她的团队来给老师们做课堂教学展示,教材解读、理论分析、结合课堂实例,参训老师们满载收获走上了统编教材的使用道路。2019年的8月,作为小学语文老师的我们迎来了统编教材全面使用,毫无悬念,四五六年级的教材培训依然由我和团队一起承担完成。由于一些未知原因,培训通知迟迟未下发,但我和团队成员依旧尽全力去准备着,我们一遍遍观看、学习人教社的教材培训视频,一遍遍讨论修改课堂教学的细节,请罗老师的团队指导修改教学色设计。我和两位两位师傅、团队里的禾禾、茹、娟、丽姐、敏、艳、琴一遍遍在学校试讲、一遍遍打磨,只为了把教材理念落实到课堂中,把我们的所学所获毫无保留的传递给老师们,让大家在新教材使用中少走弯路、不走错路。最终,培训在9月开始了,三个年级一天半的培训时间,由于时间紧促,我们舍弃了之前的种种构想和准备,抛开了大家拿手的课型,把教材中出现的两个特殊单元“阅读策略单元”和“习作单元”以及“文言文教学”座位培训的重点。三个主题讲座、展示课例加上执教老师的设计思路解读,培训在参训老师们的一片赞誉中结束了。一切似乎是那么的顺利和圆满,然而在我整理参训老师们的培训反馈意见时,有一所城区小学的三位老师对于此次培训中的一节展示课《蝙蝠和雷达》的教学产生了同样的质疑,反馈中都写到这样一句:“难道《蝙蝠和雷达》一课要这样上???”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提问”策略单元,要求学生“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提问策略,有助于学生在阅读时更专注,有助于学生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提问是一项强大的自我学习本领,学习提问策略对于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单元里的教学内容循序渐进,被选编有四篇课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蝙蝠和雷达》《呼风唤雨的世纪》《蝴蝶的家》,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语文要素的训练任务:《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初次尝试提问,了解问题可以是针对文章的部分内容提出,也可以针对整篇文章提出;《蝙蝠和雷达》学习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呼风唤雨的世纪》从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蝴蝶的家》尝试综合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交流平台”对提问策略进行梳理总结,最终实现本单元提出的语文要素“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蝙蝠和雷达》曾是人教版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一篇科普知识短文,现被选编为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策略单元”,文本的教学功能发生了变化,承担的着“学习提问方法”的训练任务,教材中随文旁批一些问题,进行示范提问, 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课后习题中又进行提问讨论示范,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提问, 让学生学习直接提问、间接提问、创造性提问, 还设计了一个小片段, 用于学生巩固练习。以往针对科普知识短文, 教师更多关注的依然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理解课文, 较少启发学生基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以及问题的深度与广度,是思维层级的不同表现,抓住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介入阅读策略的指导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
提出质疑的三位老师中的一位曾是我刚参加工作时要抬头仰望的老师,而我,正是这一堂课的执教者。看到这个质疑后,我回想了整个培训、备课的准备过程。培训之前,刚好继教网的“云梯教育“培训机构第一次在云南开展培训,而培训主题就是“阅读策略”单元。我当下决定去参加培训,因为不是教育主管组织的培训,且要收培训费,校长委婉的说以后有机会再去。时值周末,我就决定自己自费悄悄去听,出发之际,师傅张老师的电话就响起来了,师傅说一猜就知道我会去,他开车带着我一起去,师傅还扛上了摄像机全程录制了下来,回来后几个团队成员反复看、反复琢磨。因为特意持续关注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最终通过不同场合、不同平台上听完了四年级阅读策略整个单元的课,王林波老师执教的《呼风唤雨的世纪》、赵昭老师执教的《会蝴蝶的家》,参与编写四年级教师用书的徐颖执教的《蝙蝠和雷达》、重庆青年名师冯栎钧老师执教的《蝙蝠和雷达》。
选上这篇课文, 是想尝试用统编教材的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筛选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转型, 达到从“教课文”向“教阅读”的真正转变。这一节课选择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筛选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的角度设计教学。教材培训时,因为时间关系展示课例只展示了一个课时,《蝙蝠和雷达》展示的是第一课时。通过仔细斟酌思考,结合我们当地学生情况,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词, 重点指导“蝙蝠、清朗、敏锐、铃铛”等部分重点词的认读。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初步学会从内容、表达、启发等角度去提问的阅读策略, 结合课文要点筛选并解决部分有价值的问题。3.体会说明文语言简练准确的特点, 激发学生阅读科普知识短文的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初步学会从内容、表达、启发等角度去提问的阅读策略, 结合课文要点筛选并解决部分有价值的问题。”课堂上, 通过初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后,让孩子们看看对这篇课文,你还想知道什么?孩子们开始漫无边际的提出各种格式各样的问题,接着组织在小组中讨论、筛选出和课文关系密切的、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把各小组筛选出的问题集中起来,全班进行筛选,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各组提出问题的角度,试着从“课文内容问一问、课文写法问一问、联系生活问一问”着三方面筛选出能帮助我们理解课文的问题。在全班筛选出的问题中,让孩子们举手表决这节课最想解决同学们自己提出的问题,百分之八十的孩子想在这一借课解决的问题是“科学家是怎样解开蝙蝠飞行的秘密的?”于是,就带着孩子们在课文中读、找,勾画、借助学习单来梳理解决这个问题。下课后,班级语文老师(团队成员之一,全程参与了备课过程)回到班级接着完成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从后续课堂和学习中看到,孩子们在阅读中提出问题的意识强了很多,大多数同学都能针对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提问,但从“文章写法”的角度提问的比较少,还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慢慢引导、逐步训练,最终将孩子们的阅读引向思维深处。
一堂堂课就如同一朵花,有的默默开放在自己的天地中,只有身临其境才能嗅到其芬芳;有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耀眼夺目;有的开在旷野里恣意飞扬,无人观赏;然而“一朵绽放的花里有一千个未说出的真理”,没有亲身经历花朵在绽放前是怎样努力的从土壤里汲取营养、怎样在烈日炙烤下倔强生长、怎样熬过寒风凌冽的考验,你就不会懂得花朵中那一千个未说出的真理。
向世界开一朵自己的花,不必诉说那一千个真理。
向生命开一朵自己的花,不在意是否有人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