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个人对知识付费产品的思考,也是申请纯银黄埔犬校的“三问三答”。
为什么豆瓣时间的付费专栏,没有显示目前多少人已经购买?
分答的小讲和得到的专栏都将已购买人数展示出来,便于用户在购买的时候做决策,毕竟多少人已经购买从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内容的质量。为什么豆瓣时间则没有显示?
付费人数的展示对最终用户付费转化的作用较小,且直接赤裸裸的展示购买人数,不符合豆瓣用户的精神气质,会庸俗化知识学习这件事。
对于内容类产品,用户最终付费的原因。主要是用户发现自己有这方面的内容需求,并觉得内容质量较好, 而产品本身通过内容的试听展示,以及名人和平台对内容质量的背书,足以让有需求的用户付费。
豆瓣将自己定位为"我们的精神角落",比较注重精神内涵,不将购买人数显示出来,能突显豆瓣的社区定位和气质。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内容小众,付费购买的人数很少,不像分答和得到付费专栏内容大众化,购买人数少,显示出来起不到促进购买的作用,反而影响有付费意愿的用户。
内容付费产品有没有必要设置用户评价和评分?
喜马拉雅的付费精品内容设置了用户评分和评价,而分答的小讲和得到的专栏都没有设置。
付费内容用户评价和评分的设置 ,是由内容产生机制决定,平台方参与内容生产过程就不会设置评分,平台方不参与内容生产过过程就会设置评分。
如果平台上的内容是由主讲人和平台方深入合作策划而成,例如,得到APP,走自产自销精品路线,平台方自己会对内容质量做把关监控,并为内容质量做背书,用户在购买过程中不需要太担心内容质量问题,唯一要做选择的是这个内容适不适合我。当然用户对于平台的信任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
如果平台上的内容只是需要经过平台方评估,然后后直接上架,平台方不直接干预内容生产过程,例如,喜马拉雅APP,走做大平台的粗放路线,内容生产者需要自己对产品质量负责,这时候平台方为了约束内容质量,就需要内容评价和评分做为制约。
知识付费时代,会不会出现一家独大、赢者通吃的局面?
搜索百度一家独大,社交腾讯一家独大,电商阿里一家独大,知识付费会不会出现一家独大平台。
从知识付费的全局来看,不会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
从垂直细分领域来看,会出现各自领域一家独大的局面。
对于 IP 级的 KOL,KOL 出现在哪里,目标用户群体就会跟随到哪里,受众对于平台的依赖性不高,有点类似视频领域,好的电视剧在哪里,用户就去哪里。
对于相对小一些的 KOL,他们会选择目标用户群体密度相对较大的平台,而用户聚集的平台已经形成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