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遥望星空,星空中没有星星。
现在依然清晰记得小时候夜晚和家人在元坝,观看夜空的情景。爸爸坐在摇椅上,我坐在小凳子上,妈妈和姐姐坐在元坝里铺的席子上。那个时候没有电视,天气太热,电扇也只有一台吊扇,所以家人就喜欢吃过晚饭聚在元坝歇凉,看夜景。往往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会找个话题聊天,而且最后都是没法愉快的结束。爸爸会以强势的态度、大嗓门的声音、带有攻击性的进行交流聊天,最终妈妈、姐姐只会默默的接受。不管她们是否同意这些观点,当然这也包括我自己,因为那个时候的自己是找不到自己,也不懂得表达自己,更害怕去表达自己。不过还好,那个是我最爱有一件事,不管心情好与坏,都喜欢夜晚一个人坐在凳子上观看夜空的星星。而且永远想在夜空中发现一些奇妙的事情。比如,看见流星,许个星愿;或者,有个仙女姐姐,把我带走,带到一个仙境。随着年龄不断增大,当然明白这些都是人心向往美好的投射。不过正是这些美好的想象和希望,人类才会创造出伟大与不同。
从古至今,有智慧的人才喜欢夜观天象,推算吉凶、命运。当然,我从小不爱读书,也没有接受过文化熏陶,自然而然,观看夜空就是无限的好奇与希望。好奇,人生是什么样,世界是什么样,宇宙是什么样?希望,就是想逃离当下,活在未来的美好的满足感。那个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观看夜空中最亮的星星。
不论时间如何冲淡记忆,人类永远向往心灵的纯洁,夜空的寂静美。
现在仔细想想,为什么自己喜欢观看夜空中的星星?经历一天的事情,出现困惑,出现自认为的烦恼的时候,就想通过美丽寂静的夜空回归宁静,唤起心中的美好。星星,只有在黑夜中才能显出明亮,也只能在黑夜才能发现最亮的星星。人也一样,只有在黑夜的时候更容易安静下来,回归内心,才容易找到最接近心的答案。
毕竟,走心的事情最有动力,最有力量,才会有发自内心的喜悦。
但是,现实和理想总是冲突的两个极端,也是左右我们行为的幕后者。
没有了星星的夜空一片黢黑,只有矮处一些路灯和高楼大厦中微弱的灯光。
今夜如此特别,很久没有这样的感想,突然想看夜空中的星星,可是今天没有星星。不过有高楼大厦中微弱的灯光和耀眼的路灯。路灯之所以耀眼,就是为了更好的为路人指路。再或许,是为了给路人带来安全感。
为什么回家这么容易?不论如何走都能回到家?不管灯光的强弱。为什么去到一个新的目的地,确实有时备感艰难?是因为关心我们的人把可能会犯的错提前告诉了我们,动摇了自己的想法和决定?还是自己从黑暗曲折的道路上深深地产生了不好的感觉?黑夜里,夜空中没有最亮的星星。
星星一直都在,只是今天看不见。
但是不对啊,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星星的的确确时时刻刻都在,只是今夜看不见。我要去到的目的地,我突然有点看不见那种美好的感觉,哦,不对,是什么遮住了?是外在因素引起的不好感觉遮住了心灵的美好感觉。或许,我还是不够纯洁;或许,我还是不够现实主义。你看待在原地多好,回家多好,干嘛去那个地方。我们都是大脑的奴隶,被大脑中的思想和观念奴役着。我为什么会这么想,为什么要回家,或是为什么要去到那里?因为我的经历告诉我,我的感受告诉我,那是我要去的地方,那就是我的幸福之地。
夜空中好像出现了一颗明亮的星星。
由“星”出发,随“星”而动,我不后悔,至少我会学会以后如何在黑夜中如何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下次要开始一场新的旅途的时候,我一定会感受更美好,也会更好的享受穿越旅途的过程。
顿时心静、眼明,如释重负,开始了黑夜中的前行。
原来回家与去到一个新的地方,都是一种感觉,都是一种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