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尔和同事提起长寿之星宋美龄,同事说到她有个有钱的父亲。是的,她的父亲叫宋嘉树,是民国较早的买办商人,非常富有。出于兴趣我了解了下宋嘉树的一些生平经历:宋嘉树原名韩教准,出生于海南文昌,他是家中二儿子,从小家境贫寒,后随大哥到了印尼闯荡,做辛苦的学徒;两年后随堂舅到古巴,并随舅舅姓,改名为宋嘉树,后又辗转到美国波士顿做丝茶店学徒。期间,他遇到了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他们建议他去学校读书,但是舅舅说读书无用,无奈之下,他偷跑到美国南方并结识当地教堂牧师,在那里他加入了基督教,并考入了神学院,学成归国后他在上海和苏州传教。后传教失败,靠印刷《圣经》而发财,随后他进一步扩大经营,兼做进口机械的代理商,成为中国上海较早的买办商人。积累财富后他一方面积极支持孙中山的资产阶级革命事业,一方面举办各种公益事业。
宋嘉树凭着他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机遇,一步步从穷苦人家的孩子变身为传教士、富商和革命者,更重要的是他培养了六个出色的儿女,他们个个是人中龙凤,成就了自己民国“最牛父亲”的美誉。这六个孩子分别是:宋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良、宋子安。“宋氏三姐妹”赫赫有名,宋子文是民国政府财政部长,两个弟弟虽没有哥哥姐姐们这么大的名声,但也是非常出色的,宋子良也留学美国,和哥哥一样从事金融行业,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宋子安毕业于哈佛,他是唯一个远离政治的,曾担任济南运输公司总经理。宋家孩子个个如此优秀,与宋嘉树的教育分不开,他最重要的教育秘诀就是六个字“宽容坚强独立”。
宋嘉树虽然和其他父亲一样希望儿女们都能有所成就,但是他没有太过严苛,而是注重发挥孩子的天性。他们居住了二十年的家是是一幢两层楼的石库门房屋,门前有小溪流过,四周环以绿树,并开辟有菜园。他鼓励孩子在学习之余亲近大自然,发掘自己的兴趣,把兴趣发展成爱好,继而转化成功的基石。宋嘉树极富有童心,深知儿童活泼好动,所以早在孩子刚出生时,他就迫不及待地买了一箱皮球,任由孩子们把皮球踢得到处都是。无论工作如何繁忙,身心劳累不堪,但只要一回到家,他就来了精神,与孩子们打成一片,陪他们一起踢球做游戏。每逢周末,举办家庭晚会成了宋家的惯例。母亲倪桂珍为孩子们弹奏钢琴,父亲则随着琴声,引吭高歌,唱起美国南方的民歌和通俗歌曲。这样的家庭环境不仅充满了温馨的氛围,也培养了孩子们的艺术才华。例如宋霭龄继承了父亲的歌唱才能,宋美龄学会了跳舞、画画,而宋庆龄的巧妙双手,则继承了母亲弹得一手好钢琴,几位男孩则养成了讲究礼仪、善于交际的品性,为他们之后各自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这里还有一个特别能体现宋嘉树培养孩子们宽容个性的故事:一天姐妹兄弟玩“拉黄包车”的游戏,大姐宋霭龄装作黄包车夫,二姐宋庆龄扮成乘客,小妹小弟跟在身后又蹦又跳。正玩得开心时,不料“车夫”拉车用力过猛,一下把“乘客”抛了出去。“车夫”愣在那里傻了眼,知道自己闯了祸;“乘客”又疼痛又委屈,满脸不高兴。这件事被宋嘉树知道了,他慈爱地对宋霭龄说:“做游戏也要有分寸,‘黄包车夫’可不光是使力气呀!伤了乘客还怎么拉生意呢?”宋嘉树又笑着对宋庆龄说:“我们的‘乘客’这样宽宏大量,这样勇敢坚强,真是了不起!”小庆龄受到父亲的夸赞和鼓励,一脸的阴云散去了。
宋嘉树喜爱孩子,提供孩子优裕的物质生活,让孩子按其个性自由发展,但他并非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欲望,而是“爱”而不“溺”,认为真正爱孩子就要为孩子的发展考虑,为孩子的未来着想。要特别注意走好“人生第一步”,尽最大努力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和自制力。还在孩子爬行和学步阶段,宋嘉树就鼓励孩子:“一步、两步、三步,好!跌倒了别哭,自己爬起来再走。好,一二一,一二一……”朋友们见状,说他是“开孩子们的玩笑”,宋嘉树则正色道:“老兄你错了,这不是玩笑,这是人生之路的第一步,将来在社会上闯世界,全靠这第一步啊!”当宋霭龄蹒跚学步摔跤时,父亲并不马上扶起她,而是在她前面拍着皮球鼓励她:“勇敢的姑娘,爬起来,自己走!”
孩子们渐渐长大了,宋嘉树常常给他们讲述自己年轻时闯荡江湖的冒险经历,告诉他们:对有胆识的人来说,天下无难事。其结果,他的几个孩子个个顽皮淘气、机警聪明,富有创新精神。为了让他们经风雨,见世面,宋嘉树有心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带着霭龄、庆龄、子文等人去龙华,不是去雨中登塔看风景,而是让孩子们在塔下收起雨伞,站在古塔下淋雨。宋嘉树指着高耸入云的龙华塔对他们说:“你们看这座塔,千余年来不怕风雨,为什么?因为它基础牢固,骨架紧密。你们将来投身革命,就要从小打基础,炼骨架。现在让我们一起比赛,围绕宝塔跑六圈,六六大顺!”说完,他带头跑了起来,孩子们在泥泞中滑倒了,马上爬起来再跑……为了锻炼子女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宋蔼龄5岁时,宋嘉树就将她送到上海专为外国小姐开设的马克谛耶女子学校就读,并作为寄宿生。当宋蔼龄15岁时,就将她送出国留学,让她经受风雨。据考证,宋霭龄是中国第一个孤身远赴海外留学的女士,开启了中国女性海外求学的先河。威斯理大学校长曾评价宋氏父母是“具有想象力及勇气的东西文化融合的前驱”。那年,当二女儿庆龄要过7岁生日时,宋嘉树和妻子暗暗商定,要送庆龄一个有意义的礼物。为此,倪桂珍花了一夜工夫,做了一个绣花书包。宋嘉树看了道:“礼物不能俗套,要富有新意,何不绣上几句新语,给孩子以启示。”于是,倪桂珍又花了半天工夫绣上了“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游”的字样。第二天,当庆龄拿到这个书包时,双眼放光,欢呼雀跃,将上面的两句话读了一遍又一遍,说:“这是七年来爸爸妈妈送给我的最好的生日礼物!”可见送给子女礼物,不能只是给他们物质上的满足,同时还要注意他们精神上的需要。
为了锻炼孩子们的自制力,宋嘉树还有个“绝招”,就是禁食一天。在这一天里,让饥肠辘辘的孩子面对色香味俱佳的饭菜,硬是不能动筷,以此来锻炼孩子们的意志。这种教育方法,有些像现在流行的“吃苦夏令营”,但就是这些在当时常人眼里“荒诞不经”的行为,却逐渐磨练出孩子们日后积极进取、坚韧不拔、勇于挑战的品格。
从宋嘉树的家教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孩子们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放在兴趣培养和良好品格的塑造,孩子的品格塑造好了一切都水到渠成,不管孩子做什么都不会差了。但是现今社会每个家庭的孩子少,社会成才衡量标准又比较单一,所以大部分家庭小学阶段在学习之余会学习一些技能(很多时候也不是按照孩子的兴趣,而是社会的潮流),进入初中阶段学习后为了考上理想的高中都疲于应付学业,没什么时间来培养和发展兴趣,也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良好品格和人格的塑造。这也不能不说是我们现代教育的一种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