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读的是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中的第三章《如何与时间做朋友3.a精确感知时间》。
文章摘录:
在读过《奇特的一生》之后,只是被柳比歇夫的大师境界吓了一跳而已。过了差不多两年,重新读过的时候,惊讶地发现,“啊?我太笨了,早应该明白的啊!”
柳比歇夫的日志,是“事件-时间日志”(event-time log)。他的方法要比李敖的方法更为高级。李敖的事件记录,往往只能记录事件的名称,是一种基于结果的记录;而柳比歇夫的“事件-时间日志”却是一种基于过程的记录。这里的细微差别是,基于过程的记录要比基于结果的记录只能更为详尽。
以下是摘自《奇特的一生》中柳比歇夫的日志样本:
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九六四 年四月七日。
分类昆虫学(画两张无名袋蛾的图)--三小时十五分。
鉴定袋蛾--二十分。
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二小时四十五分。
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二小时二十五分。
休息:给伊戈尔写信--十分;
《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十分;
列夫•托尔斯泰的《塞瓦斯托波尔纪事》--一小时二十五分。
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九六四 年四月八日。
分类昆虫学:鉴定袋蛾,结束--二小时二十分。
开始写关于袋蛾的报告--一小时五分。
附加工作:给达维陀娃和布里亚赫尔写信,六页--三小时二十分。
路途往返--三十分。
休息--剃胡 子。《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十五分。
《消息报》--十分。
《文学报》--二十分。
阿•托尔斯泰的《吸血鬼》,六十六页--一小时三十分。
基于过程的记录,不仅更详尽,还有另外一个巨大的好处--遇到结果不好的时候,更容易找到缘由。想明白“基于过程的”与“基于结果的”两种记录之间的区别之后,我开始尝试着在自己记录的每个事件后加上时间。
大约两个星期不到的时间里,我马上体会到了这种新的记录方法的另外一个巨大好处:它会使你对时间的感觉越来越精确。前面我们就讲过每个人都有的感觉 “时间越来越快”,以及为什么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而这样的感觉会使我们产生很多不必要的焦虑。焦虑本身没有任何帮助,只能带来负面影响。我的体会是,这种基于过程的“事件-时间日志”记录可以调整我对时间的感觉,在估算任何工作量的时候,都更容易确定“真正现实可行的目标”。又恰恰因此总是基本上可以达成目标,于是,基本上可以算是“战胜了焦虑”。
《奇特的一生》我看到第三遍的时候,才真正注意到这段话:
柳比歇夫肯定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时间感。在我们机体深处滴答滴答走着的生物表,在他身上已成为一种感觉兼知觉器官。我做出这样推断的根据是: 我同他见过两次面,在他日记中都有记载,时间记得十分准确--“一小时三十五分”、“一小时五十分”;然而当时他自然没有看表。我同他一起散步,不慌不忙,我陪着他;他借助于一种内在的注意力,感觉得到时针在表面上移动--对他来说,时间的急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仿佛置身于这一急流之中,觉得出来光明在冷冰冰地流逝。
柳比歇夫这样的人,才是时间的朋友。他们了解时间,通过长时间刻意的训练,甚至不需要表就可以感受时间的一切行动--当然,时间的行动只有一个,自顾自地流逝。
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前言》里写过这样的一段话:
我有个朋友叫做时间。她跟我真可算作两小无猜,默默陪了二十多年我才开始真正认识她。她原本没有面孔,却因为我总是用文字为她拍照,而因此可以时常伴我左右。时间她原本无情,我却可以把她当作朋友,因为她曾经让我明白,后来也总是经常证明,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我付出耐心,她就会陪我甚至帮我等到结果,并从来都将之如实交付与我,从未令我失望。正是因为有了时间作为朋友,我才可能仅仅运用心智就有机会获得解放。
既然“管理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解决方法就只能是,想尽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地感知时间;而后再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以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就是我的说法--“与时间做朋友”。
感想:作者通过柳比歇夫精准对于自己每日过程的时间记录告诉我们应该学会与时间做朋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自己往后也可以试着用用这个方法,以推动自己对时间的精准掌握,由此充分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还可以看出柳比歇夫搞研究是非常投入、非常勤奋的,我想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才会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