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苦恼——你赞扬了某人,他却好像不太接受?
在中国文化下,人们接到赞扬之后通常的反应有几种:
推却:“这只是我应该做的。”
反驳:“我倒觉着颜色太亮了一些。”
攻击:“你刚发现啊!”
赞扬会引起这样的反应,也许是因为谦虚,也许是因为不自在,也许是因为想不出什么好说的。无论什么原因,你总可以多做一点儿什么,让你的赞扬更有效果,让对方更容易接受——赞扬之后加一个提问。(提的问题最好跟刚刚的赞扬相关,不过就算无关也问题不大。)
这样,人们听到你的赞扬后就不用忙着想怎么回应,只要笑纳之后回答你的问题就可以啦!
这个技巧可以马上应用到我们每一次的赞扬之中。这样小的细节,你若能关注到,别人会觉得跟你交流很轻松,觉得你细致体贴。
其实,除了听到赞扬之后有可能因为难以回应而冷场,还有很多的闲聊场合(包括正式沟通的闲聊环节,比如跟下属谈话或拜访客户的前5分钟),也常会出现双方搜肠刮肚也无话可说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有多别扭,相信每个人都有过体会:你或双方都努力地想把谈话继续下去,但聊几句之后就觉得能聊的似乎都说过了,然后就只有在尴尬的沉默中面面相觑,或者不得不提早进入正式话题。
解决方法是一样的:表达的时候,想想对方能怎么回应你,如果估计他没啥好说的,就加一个提问的小尾巴。
沟通的时候,一边说,一边猜测对方会怎么回应自己,这并不容易。平时有意识地练习这一点,就能升级为“双核沟通者”:一个自己在说话,一个自己在观察这场对话。这是高级学习者的必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