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和很熟的大哥哥聊天谈到未来人生发展,他问我:“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我想了想,应当是这样的:
住在京郊一个能看到星星的四合院里,躺在大槐树下的藤椅上,慢慢摇着大蒲扇,旁边一晚麻酱凉面,听着草丛间的蝉鸣,和屋内明亮的欢声笑语。有钱,有闲,想活动了就出去旅行一圈,冲个浪潜个水探个险骑个马,累了就把大门一关,逗鸟养鱼,看书看片,时而写写诗篇和文章,时而和朋友约个狼人杀和麻将,这日子啊美~
正幻想着呢,哥的下一句把我拉回了现实:“如果你这样工作下去,能有那个钱吗,能有那个时间吗,能实现你的梦想吗?”我懵了,但我很清楚,不能。他又问:“这就是危机啊,为什么你还总是摇摆不定呢?你现在二十多岁改变奋斗还来得及,等到三十岁了,你想改变,你还敢改变吗?还来得及改变吗?”我捂着心脏感觉很痛,扎心了啊老铁。但这种问题,确实早想清楚,早活清楚。
人的一生有数不尽的危机,或许意识到了,或许没有,或许重要,或许不重要。在日复一日的工作和生活中,人的神经会麻痹,总只能看到眼前,却无法跳出来,从人生的角度去审视自己,去判断危机。例如生老病死,例如随着人工智能发展,机械性职务会逐渐被取代,很多人即将面临失业,会丢失竞争力,会没有钱。而这风险是可以预知的,发生概率极高,破坏性强。征兆也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为什么总是会忽略?
01
每个人都面临着这两个危机:一是活不了,二是活不好。生老病死人皆无法避免,岁月是把杀猪刀,一刀一刀又一刀,刻在脸上,刻在身上,乃至骨血中。我们明明都知道,却好像仿佛会长生不老健康无病一样的放纵自己,作天作地,盲目乐观自己可以永远保持这个状态下去,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蜜汁自信。而活不好这一点,无非就是没钱,没能力,不开心。
过度的乐观麻木了我们的心灵。我们总以为现在的状态会一直维持下去,倾向完全无视对我们不利的信息,从而妨碍发现和预防危险。原因无他,发现危机会让自身陷入焦虑和恐惧,我们害怕知道正视危机后,就不得不去处理各种麻烦棘手的问题,更害怕事情不能像我们期待的那样往好的方向发展。然而适度的乐观虽然有用,可如果乐观到无视危机,后果是难以想象,哦不,可以想象的。
抵触的心理蒙蔽了我们的求知。突然想起不知哪个大家的一句名言:人的本能就是拒绝和排斥自己认知以外的事物。《灰犀牛》里曾提到,当出现我们常规认知外的新观点时,我们都会本能地拒绝。因为我们想要保护自己不被打败,倾向于去寻找那些能够支持自己原先想法的各种信息。过度拒绝更广泛的可能性,会是非常危险的行为。这其实,就是一种无知啊,更可怕的是,很多人不知道他们不知道。不去接受新的事物和信息,又怎么能对现状和未来的变化做出反应呢?
有些人会忽略危机,而更多的人例如我明明知道危机就在那里,却总是拖延着不行动,得过且过,任由危机到来,再恐慌崩溃,这又倒底是为什么?
02
只顾眼前,因小失大
如我开头所言,我明明想过的是那样悠闲的生活,那是只有创业奋斗才有可能拥有的,但我却很难下决定舍弃目前的上班工作,原因无他,如果我不工作,我每月的稳定工资就没了,生活会成问题。但我不创业,现在好像也没看到啥损失。
采取行动躲避未来的更大灾难,难往往意味着现阶段的微小牺牲,这些牺牲是很难忽视的;但不作为的成本和代价,短期内却几乎看不见。
船到桥头自然直
咱中国人普遍存在一种神奇的文化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关头自己就会出现。可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啊,总得把船划到桥边才行,事前没有任何行动和准备,又能有几次好运呢?
多做多错,不做不错
人类对“错误”的恐惧远甚于对不作为的恐惧。这个观点在咪蒙的那篇《你没做错什么,你错在什么都没做》里可以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了。
努力不一定成功,不努力一定很舒服,上进或者不上进,都是你的选择。
再说了,谁特么不想过“白天休息得好,晚上才能睡得香”的日子啊。
我们以为,上进很累,要付出很多代价。其实,不上进才要付出更多代价。就像蔡康永说的,没有上进心并不自由,因为很有可能会落入身不由己的状态。不要让自己到了无路可走时再来努力,那已经来不及了。
不做的代价,我们付得起吗?不能选择自己的人生,沦为身不由己,这是怎样的悲哀?
人们不信“长痛不如短痛”
心理学家曾指出,人们觉得通过延长痛苦的时间能换取痛苦总量的减少。就像是撕膏药一样,我们总是小心翼翼的一点点慢慢揭开,而不敢刷的一下全撕掉,仿佛痛苦能变少似的。
对危险判断回应迟缓
妨碍人们预防危机的是,难确定最先应处理什么危机。这其实是我迟迟不采取行动的很大原因了,仔细一想我的人生简直处处都是危机,我会变老,会变胖,会必须持续工作才能赚到钱,会没有自己的时间,会……细思极恐啊,一时不知道要去处理哪个了,但大量时间耗费在什么是正确防御上,就会错过最佳时间。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先根据直觉采取行动,同时收集各种新的信息,为下一步动作做准备。
有一些危机只要想想自己原本想过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按照现在的活法推导未来是什么样子,那个差距,就是危机所在。有危机不可怕,怕的就是只一味在恐惧,或者干脆自己骗自己,以为危机不存在,而等到来不及,才后悔曾经未争取。迈出尝试的第一步是最重要的。怕没竞争力,就想想自己哪些方面需要提高,提前去学;怕会变老,就多敷些面膜保持良好作息;怕会没钱,就认真工作好好赚钱,并留意创业机会的商机,择机而动;只有行动,才能解除你所有的不安。我想,下次见到哥的时候,对他开头问我的问题,我应该可以回答他了。
一个月前我读了《灰犀牛》,在危机发现这块给了我很多启发,这本书作者米歇尔沃克是国际政策研究所所长,工作让他积累了大量关于科技、经济、环保、社会等多方面的现实案例,所以这本书里总能结合实例,提供了不同情况下对危机作出不同处理的正反面经验。很详实但有些堆砌感,读内容需要抓主线,不用太纠结于案例。
关于具体如何处理危机,如何改变的方法,这篇文里没有细谈,其实也是因为还没想清楚,仍在做各种尝试,以及收集信息,希望未来有机会分享这一块吧。愿我真的三十岁时,不会在被问到这个问题而内心疼痛,谨以此文献给所有一边迷茫一边奋斗着的人们。
文/皓银家
无戒写作训练营 第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