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课皆精心(八)
——第七届“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听课有感
10月24日至10月26日,有幸参加了第七届“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暨《中国语文教学》创刊四十周年论坛。翻着记得密密麻麻的听课记录本,觉得如果不抓紧时间记下自己的收获,实在辜负了把培训的机会让给我的任老师,也辜负了来自全国各地为我们呈现了11节精彩纷呈的公开课的老师们。
耐人寻味——《三颗枸杞豆》
来自海南省海口市五源河学校的方沫老师带来的《三颗枸杞豆》分为四个环节:
[if !supportLists]一、[endif]课前导入
“粗茶香,菜根香,读书滋味长。” 每个人的人生都蕴含三味,情味、耐人寻味。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三颗枸杞豆》去寻这三味,同时也要见证一个小男孩人生的启智之旅。
[if !supportLists]二、[endif]作者简介
齐读作者资料(ppt显示作者资料)
[if !supportLists]三、[endif]预习检测
[if !supportLists]1、[endif]字词检测,指名读ppt显示的字词,其他同学在纸上写。
[if !supportLists]2、[endif]概说情节。、
[if !supportLists]四、[endif]生命内涵由“三”品
开火车,关于“三”的成语、俗语、名言。
[if !supportLists]五、[endif]品句子、说内涵
“三”在文学作品中真的是个奇妙的数字。
接下来,让我们找出文中的“三”,圈点勾画,说说那些与“三”有关的的细节。
按照故事情节发展交流。
[if !supportLists]1、[endif]三月——生机勃勃
指名读表现春天生机的句子。用方言读本段(本环节并没有帮助学生更好的品味文章)。
[if !supportLists]2、[endif]三叔——主人公
哪个地方体现了他其实是个病人?
[if !supportLists]3、[endif]三个圈——三个理想——三幅画(轻易放弃,不够专注。)
学生齐读三叔的话,读出悲伤、遗憾、心酸、叹息。
[if !supportLists]六、[endif]再读文本、举一反三
但丁:一个人越知道时间的价值,越倍觉失去时间的痛苦。
苏格拉底:不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回味。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课堂小结:人生三味
[if !supportLists]七、[endif]再读文本,举一反三
1、“我”与三叔最后一段交往。
三叔像寻找太阳而不幸失败的夸父,三叔与夸父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生命的价值……)
[if !supportLists]3、[endif]写一写
三叔是一面镜子,让“我”窥见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教会我把握当下,用心生活;
三叔是 , , ;
三叔是 , , ;
方老师教态大方自然,课堂驾驭能力强,举手投足之间温柔而不失大气。教学语言生动流畅,富有感染力。环节设计一线贯穿简洁漂亮,既有对文本的宏观感知,也有对文本的微观品味,绝对是一堂值得学习,耐人寻味的好课。
本堂课用“三”撬动全文的做法,看起来一线贯穿课堂简洁漂亮,但是夸大了“三”的作用,对“三”进行了过度解读,稍显欠妥。
对文本的主题把握有点偏颇,把本文的主题确定为人生三味显然不太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