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小的国家真的什么都做不了,连给你出主意的人出的也是馊主意。
结了婚的男人大概会有这样的感触,相比于难处的婆媳关系引发的夹板气,婚后的琐屑生活根本不算什么。两边你都得罪不起,你想着两边都不得罪吧,往往把两边都得罪了。那锤子你有啥好办法吗?没有,清官难断家务事,没有好办法。你只能尽量平衡两者的关系,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过一天是一天。这种感觉东周国也经常有。
对于东周国这个第三世界的小国,夹在超级大国秦国和一般强国韩国之间,每天只能战战兢兢地过日子。能苟全性命于乱世就已经烧高香了,千万不要想着秀小聪明,秀不好就要翻车。
秦国要攻打韩国,于是想从东周借个道。东周犯起了难,借给秦国吧,会得罪韩国,不借吧,会得罪秦国。真是你不去惹事,事也找上你。
有个叫史黡的战国策士给东周公出主意。要不这样吧,你去给韩国说,秦国之所以敢出险道攻打韩国,是因为信得过东周。你们不如给东周国一块地,然后派使者去楚国,秦国必定疑心东周,这样他们就会放弃攻打韩国了。然后再派人去给秦王说,韩国非要给我一块地,想秦国对东周起疑心,韩国我们也得罪不起,不敢不受韩国给的地。秦国一定也没什么话说。这样,既得到了韩国给的土地,秦国也会罢兵了。
乍一听这主意不错,细想一番全无道理。首先对于韩国来说,东周是没实力拒绝秦国借道的要求,韩国无力独自对抗秦国。既然要用地换和平,那不如给有能力帮助韩国的楚国或齐国。干嘛要给这个没实力拒绝秦国,又没能力帮助韩国的东周?其次,以秦国的实力,大可以叫东周不接受韩国的土地,你想要地,秦国可以给你,你怕被韩国报复,秦国可以给你保护。只要你借个道,韩国能给你的,秦国都可以给你,韩国不可以给你的,秦国照样可以给你。你还有什么理由拒绝秦国呢?
要是按照史黡的说辞,即不可能从韩国要到土地,也不可能不得罪秦国。史黡是个蹩脚的策士,他没有能力帮助东周解决目前的麻烦,很可能也没有真的想帮助东周解决问题。在现代,我们管这种人叫大忽悠。即,并不是真的把你的困难当回事,只是假装在帮助你,实际是抱着隔岸观火的心态,想从你这里捞点好处。人在面对难题时,不仅要想办法解决难题,还要多注意身边的人。要是有个大忽悠在身边,还没看出来,那就难逃被对方送一血的命运。没被难题难死,坑也叫他坑死了。
我们回到难题本身。史黡出的是馊主意,有没有好主意呢?想两边都不得罪是不可取的,唯一能做的是两害相权取其轻。那么选择得罪哪一方呢?表面看,东周依靠秦国是明智的。因为秦国比韩国强大,东周可以选择得罪韩国,而请求秦国的庇护。这样韩国也拿东周没办法。可实际上,东周如果这么走,离自身灭亡也不远了。
因为这个选择违背了平衡原则。
在两个强国之间求生存的小国,只能尽量维持强国之间的均势。不然的话,待两强分出胜负,获胜的一方一定会马上调转枪头来吃掉小国。摆在东周面前的选择看似很多,其实只有帮助韩国对抗秦国这一条道。一旦东周借道给秦国,秦国完全可以顺手把东周也给灭了,此所谓三十六计之假道灭虢之计,等于引狼入室。而帮助韩国,再想办法联合齐国和楚国,才能维持住强国对峙的态势,东周才得以苟延残喘。史黡有一点说对了,就是建议韩国派使者去楚国求救,而东周能做的,就是对秦国虚以委蛇,为韩楚结盟争取时间。
小而弱的国家无法避免被大国兼并的命运。好日子不长久,可好日子过一天是一天呐。
历史扫盲小常识——中国称呼皇帝的第三种方法
上次说到,中国皇帝以谥号称呼变为以庙号称呼的来由。今天介绍第三种称呼中国皇帝的方式——年号称呼法。年号比谥号和庙号发明得都要晚。到汉武帝才被发明出来。而谥号庙号是先秦时期就有的。自从汉武帝开始,每个皇帝登基都必须选一个年号用以纪年。从汉武帝的建元,到清代溥仪的宣统,无一例外。但是年号在最初却不具备用以指称皇帝的作用。
这是又为什么呢?
因为年号在明清以前是经常改的。但凡国家碰到点好事坏事,都可以让皇帝改元(更改年号)。光汉武帝一人就用了11个年号,分别是: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更改得这样频繁,要是这个时候用年号来指称一个人,那势必会造成交流上的麻烦。
“我说是建元皇帝好。”
“不对,我说是元光皇帝好”
“不,建元好。”
“不,元光好。”
哦,不好意思,你们说的是同一个人。
到了明代,皇帝放弃了动不动改元的传统。每个皇帝从登基到死去,都只用一个年号。年号和皇帝开始实行一对一配对,在指称皇帝的作用上,年号便逐渐取代了庙号。
明代第一任皇帝朱元璋,大家习惯叫他明太祖,叫他明洪武的也不少。朱棣,大家一般叫他明成祖,也有叫他永乐皇帝的。这是明代前期,到了明代后期的皇帝,如朱由校,大家基本不用明熹宗称呼他了,而改叫天启皇帝。他弟弟朱由检的年号更是家喻户晓,叫崇祯。说明思宗,你可能没反应,但是说崇祯皇帝你绝对知道是谁。
明代以后的清代延续了这种做法。不过清代更喜欢在年号后面加个“爷”字。于是又有康熙爷、雍正爷、乾隆爷这样的称呼。这种称呼可能更多见于旗人之间。
好了说到这里中国称呼皇帝的方法就总结完了,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要这么麻烦,直接叫他们的名字不是更方便吗?在中国古代,他人的名字不是谁都能叫的。一般直呼其姓名是不礼貌的行为。古代人不仅有姓名,还有“字”。朋友平辈之间一般都相互以“字”称呼。比如苏轼在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序中写到:“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个子由,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还有个别文人骚客除了“名”和“字”之外,还有个“号”。比如曹雪芹,其实他名字叫曹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看过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第一部的朋友应该还记得曹雪芹的侍女香云在剧中除了给纪晓岚《红楼梦》的部分手稿之外,还给了他一副“芹溪兰草图”,可见这部剧的编剧文史功力很深厚。再比如明代王阳明,他本名叫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
古代的时候,一般人的名字都不能直接叫,皇帝的本名就更不能叫了,叫了是大不敬的。不仅不能叫,还要避讳。所谓避讳的意思就是,不仅皇帝的名字不能直接叫,直接写,就是皇帝名字里有的字都要改称别字。比如,汉文帝本名刘恒,就因为他名字里有个“恒”字,北岳恒山在汉代改名叫常山。赵云的经典台词:“我乃常山赵子龙是也”。如果在他之前,汉代没有个皇帝名字里有个“恒”字,他喊得就是:“我乃恒山赵子龙是也“。又比如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因为他名字里这个“秀”字,“秀才”这个头衔就改为了“茂才”。诸如避讳而改名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也为我们现在看古籍增加了理解上的障碍。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度,考生在答题的时候,文章中也不得出现皇帝名字中的字,要用别的字代替,或者缺笔不写,不然你文章写得再好,也是个名落孙山。电视剧《康熙王朝》第十八集,康熙微服出宫,在锁儿的摊前碰到一个进京赴考的士子,攀谈之下从对方的口中得知,周培公在会考时忘了避讳,没将“玄”字缺笔(康熙名叫爱新觉罗·玄烨),以不学无术,亵渎皇尊的罪名被当场打出考场。由此可见古代避讳有着严格的规定。在大兴文字狱的清朝,忘了避讳很有可能给人招来杀身之祸。
好了,今天的历史扫盲小常识就讲到这里。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