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2016年8月8日,20:30-22:30;2小时;
阅读书本:《制衡银行金融监管平衡术》,作者:【比】马赛厄斯·德瓦特里庞,让·夏尔·罗歇,让·梯若尔;中信出版集团;P1-P170;
阅读目标:国际银行金融监管观点掠影
阅读方法:泛读
整书阅读感想:
前几天读《心理学与生活》有点累,预计需要在15天或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阅读。今天暂时穿插一本其他的书籍调节一下。
作为一个银行一线从业者,作为一个对国家政经稳定关心的金融人,我希望了解多一些有关银行的监管平衡。因为中国的银行业已实实在在的“大而不能倒”,是中国经济的命脉、是中国经济的基础。但是,对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尚有很多的空白。
这本《制衡银行金融监管平衡术》书,以分析08年金融危机为契机,探讨了08年金融危机的根源以及之后该如何加强对银行的监管且不失灵活性。因为中国银行业的监管机构是独立的银行业监督委员会(银监),它与国外仅通过《巴塞尔协议》1、2来对银行进行约束很不相同。所以,这本书中的建议并不能拿来就用,只能是借鉴、参考。
书中有提到:“当危机来袭时,诚实快速地清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是很有必要的,真金白银最靠谱,会计处理没有用。”以此为鉴,银监会应加强对国内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的要求,特别注意表外资产的乾坤大挪移。
书中还提到:“金融创新本身是由降低监管当局的资本要求的冲动来推动的。影子银行体系的生长、证券化的发展以及结构化产品的涌现可部分地归结为这种冲动。”所以,金融创新,并不都是有利经济的,大多是为了规避资本充足率的。而且,目前中国市场上充斥了通道产品、证券化产品等。如何规范是我国的监管机构需要思考的。
书中提到的几条建议,我觉得很好,如:
1、银行监管者应该在薪酬结构方面有话语权,薪酬形式对监管对象的风险行为有很大的影响;风险经理的奖金不能与业务挂钩;
2、房地产信贷方面理想的公共政策改革包括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和减少补贴;
3、明确监管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小储户、保单持有人、养老基金投资者和相应资产的公共保险人,以防他们因金融机构违约而蒙受损失;
4、提高金融机构相互敞口的透明度;
5、鼓励金融机构在交易所中进行标准化的金融产品交易(减少非标);
最近,我也欣喜地看到中国政府在金融监管方面的深化改革有了破冰迹象,包括证监、银监、保监,自7月以来同时进行了多方面监管的加强,这对中国的长期良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希望能坚持。今天的《经济参考报》头版还评论了如何“穿透”影子银行的风险。
【我在参加文魁大脑读书会2016年阅读年挑战计划,本年度我要阅读书籍70-100本,请大家监督。每周没有完成的,发微信红包150元,一年没有达标70本的,再发微信红包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