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作为一名入睡困难户,我和睡眠之间打了无数次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此也就不一一道来了。只谈谈我最近一年get的最新催眠利器——听书!听各种或艰涩难懂的古诗文,用温和轻柔的吟诵以抚平因为难以入睡而暴躁不已的内心,消磨因深夜里的清醒而被无限拉长的时间。这其中,听得最多的,就是《离骚》。
离骚大致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写的是现实世界中楚君识人不明自己为奸佞所污不得重用的激愤。这其中有对时光流逝而自己无所作为的叹息,他说:“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有对楚君识人不明远离自己的悲愤,他说:“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激怒。”当然,也有过打退堂鼓的犹豫:“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还有宁死也而更多不愿与奸人同流合污的决绝,他说:“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楚地远离中原,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也十分有限。温柔敦厚坦坦荡荡的儒家诗风不再,绵长而悠远的七言句,读起来像丝竹,所有的情感都被拉长,变成一个个张弛有度的乐调。它每一个字,都染上了屈原的激愤,浸透了屈原的个性,这种个性因理想而愈加可爱。在反复听读的过程中,我竟时而有想哭的冲动: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呢,永远坚持自我,不愿随波逐流,撞了南墙也不回头,就算搭上自己的性命也不悔。
这样强烈的情绪给人带来极大的精神震动,但如果没有后半部分的情绪调节,便流于沉重,在后半部分中,屈原摆脱了一切的现实桎梏,穿过了楚国黑暗的宫廷,越过了险恶的政治斗争,放下了种种不得意和不得志,进行了一场上天入地光怪入离的神游。其中所展现出的绮丽诡谲的想象,让人折服又感到汗颜。听后半部分时,我总会联想起在《为你读诗》中听到的那首诗:
我来晚了,亲爱的
山已是山的形状
水已是水的样子
万物的名字已经确定下来
不好再去修改
神回到了神的位置
鬼回到了鬼的空间
那些神秘的时刻,我都没有亲眼见证
多么的遗憾
宇宙因为太古老,而不记得我
死一次,活一次
反复太多,就过于透明
失去了我最喜爱的幽暗
后半部分中,类似于“步余马于咸池,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这样上天入地思想丝毫不受桎梏的想象是我在任何文学作品中未曾看到的。我时常和学生说,古人的语言很丰富,一个意思有很多词表示,比喻也新奇,现代人却常常用一个词表达多种意思,语言单调不说,连比喻和想象都没那么出彩了。细细想来,这样的变化其实在所难免,我们生活在一个袪魅的时代,一切鬼神和宗教都在理性和科技的现代文明之光下无处遁形。世界是清晰的,所有东西都可以用科学理论来解释,我们为这样的世界感到骄傲,可是,在这种清晰透明中,却丢失了一种风韵,一种“我最喜爱的幽暗”,一种美丽的模棱两可,一个迷离的幻境。现在的生活,虽接收信息的渠道变多。但实际上,我们通过网络等现代科技所获得的不过是间接经验,得到的直接经验和感受反而少了。缺乏体验,自然也就折断了想象的翅膀。
然生活在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则不一样。楚国在今天的湖南湖北一带,我没有去过。但从电视和书本上却也看了不少,“八百里洞庭”的浩渺,配上连绵不绝的群山和丘林。这种感觉大概就像小时候我的家一般,不是北方平原的一望无垠,一重又一重的青山遮挡了你的视线,雨后的清晨和傍晚总有不知从何处飘来的浓浓的雾气模糊你的视野。你永远也看不见山的那一边到底有什么。这样迷离而又有几分神秘环境很容易激起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小的时候妈妈总吓我,如果不好好吃饭山里的妖怪来觅食的话我就会跑不快而被抓走了。山水的阻隔容易让人荡起无限的想象,在那山的背后,也许真的有一个神呢?
所以才会有《离骚》中的蕙、兰、芷、茝、……,才会有屈原百转千回的情怀和晶莹剔透的灵魂。我时常想,这样的诗不应该被我当作催眠的消遣,而应该站在薄雾袅袅的山巅对着不可见亦不可知的远方吟诵才对。
在听书的过程中,总是会忍不住为他最后的结局惋惜。可是,像屈原这样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即使跌落谷底,也绝对不会让心中的明镜沾染上丝毫尘埃。为了不眼睁睁地看到完美的世界崩塌,国家的蓝图被撕碎,龌龊的勾当得以完成,除了投水自尽,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