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时,因为时间比较早,出站时整个车就我和司机两个人。
车没开出多久,上来了一位目测五十岁左右,但身材妙曼,步伐轻盈的阿姨。她坐在我旁边,我端详了一下她的样子,长得和蔼可亲,看着是一个很健谈的人。果然,坐下没多久,她主动向我打开了话匣子。
她今年60多岁了,老伴已经去世多年。儿子和女儿都定居在在深圳,偶尔回来看一下她。家里只有她一个人,自从退休后,每天都是去喝喝早茶,找朋友聊聊天,晚上跳广场舞。日子过得很滋润极,从来不会觉得无聊。儿子也会时不时叫她去深圳,但在深圳待了几十年的她,老了还是喜欢待在家。
她从广西艺术学院毕业后,在父母的安排下,应聘到我们当地的一所中学做了一名音乐兼舞蹈老师。那时候老师的工资虽然普遍不高,但毕竟是体制内,还是很多人挤破头也争着想做的,特别是女孩子。她父母也觉得女孩子做老师比较安稳,是一份怎么看怎么体面的工作。但她是个喜欢折腾的人,做了几年老师后,她心里那颗不安分的心愈来愈强烈。特别是结婚生子后,入不敷出的财政状况常常让她急得焦头烂耳。
真正爆发辞职意愿,是有一次为了钱和他老公吵架时,没钱的日子让她对目前的生活无比绝望。第二天她就向学校递交了辞职报告,校长对她万般挽留,可她去意已决,毫不动摇。最后,校方决定她可以停薪留职,什么时候回来都欢迎。
在家人的不理解,所有人都觉得可惜的情况下离开了体制,开始了她的下海为商之路。
由于对新事物的洞察力很强,当时是手表的红利期,她瞄准了手表这块肥肉。打听到了进货的渠道,向家里人借了钱去淘手表回来卖,利润高达50%以上,生意非常好,常常卖断货。那时候一个月的利润比她做一年老师的工资还要高。也是那一年她赚到了她人生的第一桶金。
这 一做就是几年,当时她家比别人先盖起了楼房,过起了令旁人羡慕的小康生活。后来,做这行的人越来越多,生意每愈况下。即使做这行积累了好多人脉,她还是毅然决定转行。
九几年的时候,我们这里兴起了去广东的风潮,她决定跟风去广东。就是这个决定改变了她一家的命运。
她带上全部积蓄,拖家带口坐上了深圳蛇口的汽车。到了蛇口,租好房子,安排好孩子的上学问题,他老公找了份工厂的工作,但她不想给别人打工。最初几天她到处跑市场,看看能做什么生意。有一天经过一片甘蔗地时(当时蛇口还很多田地,刚好又是甘蔗季节),她灵机一动,心里有了答案。她找到了甘蔗地的主人,跟他们商量做她的供货商,当然他们是很乐意的。随后她去二手市场买了辆三轮自行车和削甘蔗的专用刀。第二天就用三轮自行车拉着一车甘蔗到工厂密集地卖起了甘蔗。她是一节节帮别人削了皮卖,一块钱一截,一根也能卖五六块钱了,而进货价一根才两块钱。当时在那里她是独家生意,一节一块钱很多人能接受的,生意好的不得了。在下班高峰期时,更是马不停蹄地削着甘蔗。那段日子她每天都累得不得了,但一到晚上数着一踏踏自己赚来的钱时,疲惫感瞬间消失,心里变得高兴得不得了。那时候一天最高的营业额能达到一千块钱,纯利润也有六七百,九几年耶,一天能赚六七百块钱能不兴奋吗。放在今天我一天能赚六七百块钱我也会很开心的了。天天削甘蔗的缘故,她的芊芊细手变得粗糙不堪,她老公都笑话她的手像男人手,说她为了钱以前最爱的娇嫩手都可以舍弃。其实她看到自己的手也难过,她以前是艺术生当然知道手对于搞艺术的人有多重要。但她脑子里就是觉得赚钱最重要,以她老公的性格,一辈子都只能是打工,根本不可能有暴富的一天。她知道要改变命运唯一能靠的只有自己。
一年中 她大部分是以卖甘蔗为主,没有甘蔗卖就卖其它水果。时间一天天过,其他人看到她靠卖甘蔗卖水果比进厂赚到的钱还多,复制了她的方法,厂门口渐渐地越来越多卖甘蔗卖水果的人。随着越来越多人加入,生意不没以前好了,利润也没以前高了,她又一次决心转行。
她在卖甘蔗那些年里,捞到的第二桶金在蛇口买了块地盖了幢房子。住进属于自己的房子那天,她觉得自己才真真正正融入深圳这座城市。
不卖甘蔗后,因为有了房子做后盾,她变得不那么焦虑了。她在还是学生时代时,吃过一次烧烤,觉得非常好吃。她相信这里进厂的大部分工人也会喜欢的。她决定做烧烤,这个一个人的力量做不来,她说服了她老公一起做。
她在家里练熟手艺,叫好几个人试吃,觉得味道可以接受了。然后就是 经过一翻盘店面,精通进货渠道,买完所需材料后,蛇口第一家烧烤店开起来了。因为是第1家,而且味道很正,意料之中生意每晚都火爆。日子久了,两个人忙不过来,就聘请了两个工人来帮忙。那段时间每天都会忙到天亮,虽然很累,但日子过得很充实,当然财富也很充盈。
烧烤店开了几年时,他儿子读书出来了,也在店里帮她的忙,唯一不变的是生意依然还是那么火爆。随着财富愈益膨胀,她在白天睡醒觉后,会到处去各个房地产逛,买了第二栋和第三栋楼房,自己住不了那么多就用来出租。从那时起世界又多了一个包租婆。
烧烤店开到第10年时,旁边大大小小的烧烤店也开了很多了。她为了身体健康不想再熬夜,决定把烧烤店转让。基于他的烧烤店生意一直火爆,店很快就转让出去了。
她儿子拿着这些年赚来的钱,开了一个厂,她在厂里面帮忙,慢慢的厂的生意逐渐有了起色。她就放开手,决定回老家。离开学校那么多年来,她每年都会回老家续交养老保险。她回老家那年,刚好学校也缺音乐老师,她也还没到退休年龄。她那就顺理成章重返学校教几年书,直到退休。
现在她每年都有几千块钱退休金,目前她的儿子已经有了两个厂,她要求儿子每个月必须给她三四千块钱。她有时候会教有需求的老人唱歌,也会有额外的钱。 每天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听完她的故事,我很震撼,好了不起的一个女人。原来一个人的一生可以活得那么精彩。
我在思索,她为什么可以这么成功?
一、她很有胆量,对于铁饭碗,在她那个年代能有多少人敢舍弃的?
二、她很有见识,不管做什么生意,都是走在大多数人前面。不在一条路上死坑到底,见比较多人做的生意,又懂得舍弃,重新去找新的机遇。
三、她的经商之路之所以很顺,离不开她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