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企业家要有格局与眼界
以前也经常听到,“好的企业家一定要有格局有眼界”;我觉得这次的课程我对这句话的认知又提高了一个高度, 非常感谢能有机会听到这堂课。
那为什么说提高了一个高度?“好的格局或者眼界”,就是能够“跳出现在的条条框框,跳出我的一亩三分地,看到“外面”。
这个外面定义很广,那对于这堂课而言,我的理解是不仅要看到企业内部“供研销”,也能看到企业所在的产业;不仅要看到产业,也能够看到资本;不仅要看到资本,还能看到国内的资本和国际的资本,看到全球的资本;不仅要能看到资本,更能看透资本-国家-产业-企业之间的关系”。资本市场(市值),是企业竞争的制空权,而一切的一切就是场场伟大的博弈。
不仅要看到资本-国家-企业之间的现在的关系,还能够“以史为鉴”,提前把握时代的脉搏,占领“高地”
无论从“宏观-中观-微观”,这都是一个好的时代。
前段时间比较流行的一句话:“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也是一个很坏的时代”。同样,今天的课程也加深了我对这句话的理解。 但本人更赞同“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
从整个全球经济来看, 欧洲已经非常平稳,美国和中国必将在未来的30年角逐世界第一的位置。
而从目前的中国经济,前世今生来看,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摩擦与交响,演绎成一幅“狂沙漫卷、乱云飞渡、逐鹿中原”的商业活跃景象:
宏观上的国家命题:Restructure----重组,中观上的产业命题:Consolidation----整合,横向同业合并,实现规模经济和市场秩序;纵向实现价值链整合,提升产业效率;微观上的厂商命题:Merger&Acquisition----并购。
国家的经济日益强盛,才能吸引更多的全球资本流入中国市场,从而给中国的产业更多的“血液输入”,从而环环相扣,企业的做大做强,也必将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改造,从而使得国家在全球市场中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
以史为鉴,万物的发展都有规律可循。
“每一轮资本市场的浪潮,都崛起那个时代的明星企业和大型公司。资本市场周期,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越来越理解,为什么做大做强,上市对于一家公司的重要性。而先生讲到下一轮的机会在2018年,能否抓住此次机会,对企业家而言确实是头等大事之一。“产业集中是趋势,你不做大做强,就有其他人做大做强, 要么辉煌,要么死”。
-
“宏观-中观-微观-小微观”
“全球资本-国家-产业-企业-部门-个人”,如果说资源是有限的,而资源必将向优秀流动。对于个人而言,想在“这个好的时代”有所作为,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才是王道。
而又回到了亘古不变的话题“你是谁,你来自哪里,又去向何处”?你是否也梦想着从跑腿哥,到在上海滩拥有天地?“1、你是做生意的,还是做产业的?当你不思考产业的时候,你的生意还能做多久?2、你所在的产业领域,谁会是未来的王者?当王者出现的时候,你处在什么位置?”来时时告诫自己。
而在最后,“资源是有限的”这个假设是完全正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