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自上市以来,估价一直表现抢眼,尤其是最近1年,可谓是一骑绝尘。如此亮丽的业绩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动力支撑着股价的持续增长呢?
网络效应
还记得我在上一篇中讨论过的,马化腾提出的“连接一切”的战略么?
其实,这个战略的提出是遵循了“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 law),是一个关于网络的价值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的定律,其内容是:
The value of a network grows as the square of the number of its users——V∝N的平方.
网络价值随着用户数平方的增长而增长,即与用户数平方成正比。
基于这一定律,我们就不难理解马化腾为何要坚定不移地“连接一切”。因为规模越大,单个存量用户获得的效用越大。随着新节点的接入,网络价值非线性增长,对原来的节点而言,从网络获得的价值也会越大。
想要创造价值,那接下去要做的无非就是尽可能多的增加连接点,这种连接点可以把它理解为不同形式的互联网产品,比如:社交及通讯、网络游戏、数字内容、网络广告等等。
资本为王
对于一家公司而言,最快速的获得一种新业态的办法就是并购,因此资本运作是使得战略落地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不妨看看腾讯在这方面的建树:
由于腾讯并购项目不胜枚举,这里仅罗列几个大家熟悉公司的并购案:
2013年9月,腾讯以4.48亿美元战略入股搜狗,并将旗下的搜索和QQ输入法并入搜狗现有的业务中,腾讯持有新搜狗36.5%的股份。
2014年2月,腾讯以4亿美元获得大众点评网20%的股份,2015年10月,大众点评与美团宣布合并,成为一家估值约百亿美元的新公司。
2014年3月,腾讯再次发布重大投资信息,以2.14亿美元现金以及其他资产对价收购京东15%的股份,并将旗下电商资产QQ网购和拍拍实物电商部门以及配送团队整合并入京东体系。
2014年6月,腾讯宣布以7.3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58同城19.9%的股份,成为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在腾讯早期的并购中,多以控股或全资收购为主,因为那些公司与腾讯的现有业务有强相关性,大部分发生在网游领域,因而体现为一种封闭或内生增长模式。
2011年以后,作为首席战略官的刘炽平倡导,腾讯采用更为开放的投资策略,资本运作是参与式的,只求共生,不求拥有。这样腾讯的视野变得更开阔,创造的连接点也就更多。
而那些被投资公司之所以愿意向腾讯敞开资本之门,并以远远低于市场认知的价格让腾讯进入,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微信的入口价值,也即是流量。
流量变现
作为“网络效应”的衍生,有一个梅特卡夫定律的变体模型:
企业规模价值 = 单个用户价值 (K)x 活跃用户数量(n) / 营销费用的平方(R的平方)。
K——可以用ARPU (ARPU -Average Revenue Per User) ,即每用户平均收入这个指标来反映;
n——可以用MAU(Monthly Active User),即月活跃用户数量这个指标来反映;
R——也即营销成本
一家互联网公司,在营销成本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如果月活用户数保持增长,单个用户收入也能保持增长,就被称为“双因素增长”的模式,这样的公司能爆发出巨大的规模价值,Facebook就是这样的公司:
而腾讯恰好也是满足这两大条件的公司。
下图是我根据公开信息,制作的微信月活跃用户数的统计图表:
(说明:由于缺少微信单用户收入的公开数据,此处不作进一步展开,如果感兴趣,从网上能查到手机QQ和微信游戏的ARPU每月数据,显示为增长。)
一旦具备了规模价值,这股流量被引到哪个平台,哪个平台就能为此获益。这样就能解释,为什么京东在上市前同意让腾讯低价入股。
在接受腾讯投资的两个多月后,京东便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约为260亿美元。粗略估算,腾讯此次投资的账面浮盈高达37亿美元,投资收益率超过18倍。
此战,可视作腾讯在资本市场上实现了微信价值的一次变现。而类似的套路在此后的商业并购案中不断上演,微信入口成为了腾讯与阿里开展并购大战的重要筹码,再次应验了那句话:
谁掌握“入口”资源,谁就拥有话语权和资源支配权。
结语
马化腾和刘炽平高举流量和资本两面大旗,将前者的优势和战略构想,放大并转化为后者的推动力,不断在互联网行业的群雄逐鹿中攻城拔寨,终于成为一头独角兽,这就是腾讯的资本整合能力。
战略性决策的最终产物是虚假而单纯的,企业将市场与产品结合起来,通过新的要素组合,抛弃一些旧东西,并从现有的地位扩张而达成新目标。 ——伊戈尔· 安索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