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婆婆电话,说农活间隙,下周可以到家里带宝宝7天。
母上大人激动不已,喜大普奔,当夜告知姐妹们。特别指出的是,她的姐妹们包括小学同学、初中同学、高中同学、单位同事还有牌友。
今早,母上大人喜形于色,告知我和Y先生:“我约好了,我和同事们要去新疆啦。”
我慢悠悠说:“发旅行团行程单给我看看。”
点开母上传来的微信一看,包括青海湖、茶卡盐湖、敦煌、张掖等线路。
“请问,新疆在哪里?”
母上大人惊讶道:“啊,不是去新疆吗?”
可以判断,母上大人对她们将要去哪里完全没有概念,与她一样,她的那一群姐妹们也根本不知道将去的是哪里,她们应该是在群里欢呼雀跃,“我们要去新疆啦。”
这是一群三四线小县城的机关单位的退休女干部们,她们虽然眼界不高,但是从微信里获知天下事,时常分享一些“注意!XX和XX不能一起吃!”“好文!不看马上会删除!”之类的文章。她们有稳定的退休工资,一般也为子女买好了房子,或者贷款买好了房子,解除了沉重的经济压力,感叹生命在衰老之后,她们在精神层面有了更多的需求,要走出去看看世界了。
这个时候的问题是,她们是对时间的渴望,对在路上的渴望,而对自己到底想去哪里、到底要去什么地方,一片茫然。
毕竟,她们的精神启蒙,来得太晚。
母上大人,曾经跟着旅行团10天,火车前往东北三省,来回两天一夜的火车,她和亲戚们打着升级一路北上,具体看到什么、去了哪里,说不出来,只是觉得,“不要在家做饭,有人安排吃住,挺好。”
生活在别处,成为母上大人为代表的一群退休职工们的向往,这是她们逃离日复一日衰老的武器,当然,这也成为旅行社老人团生意红红火火的根本原因。
我跟母上大人说过好几次,她的这种旅游方式和态度是有问题的,但是她是回答:“我们有什么办法呢,新技术用得不溜,自由行的条件达不到。”
我觉得这是一种托词,毕竟母上大人网上订火车票、订酒店都会操作,支付宝等支付工具也是用得很溜。根源还是,她们不认为现在的旅行哪里不对。
“挺好!”“挺热闹!”还有就是,大家都是这样,我为什么要改变呢。
我还是会跟母上大人灌输一些旅行正确的打开方式,虽然母上大人依旧不会改。我自然不会跟她较劲,只是暗自觉得,等宝宝再大一点,应该带上母上大人进行一次自助游,让她真真切切体会一场旅行应该有的滋味,而不是将旅行最后化为一场时间的消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