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二月二十一日,一个男婴诞生于建州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一个部落酋长的家中,他的父母为他取名为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彼时彼刻,没有人会预料到,这个呱呱落地的婴儿将会改写中国历史,成为大清王朝的奠基人。
有的学者认为,努尔哈赤的祖上原本居住在觉罗江附近,故而以“觉罗”姓,“爱新”是努尔哈赤后来才附加上去的。在满语当中,“爱新”就是“黄金”的意思,具有神圣、高贵的寓意。
在满语当中,“努尔哈赤”就是“野猪皮”的意思,对于女真人来说,野猪象征着勇猛、强壮,很受当地人的崇拜。在努尔哈赤的家庭当中,以动物为孩子命名似乎是一种惯例。努尔哈赤的三弟名叫舒尔哈齐,意为“小野猪”,四弟名叫雅尔哈齐,意为“豹皮”。
中国的史书上,大凡是开国君王的传记,一定会附加一些荒诞不经的传说元素在里面,以突显君王的与众不同。
比如,刘邦的大腿上有七十二颗痣,走到哪头上都有一片云彩跟着;司马炎头发垂地,双手过膝;赵匡胤出生时红光耀眼,香气扑鼻等等。
史书上的努尔哈赤倒是蛮普通的,出生时没有什么异象,肢体上也没有什么畸形特征,只是说他是在母亲怀胎十三个月后降生的。其实这也不算什么新鲜事儿,著名的万历首辅张居正就是在母亲怀胎十二个月后出生的,充其量也就是个晚产儿。
虽然没有什么先天异象能够拿来大做文章,但适当的赞美还是必不可少的,毕竟堂堂大清王朝的奠基人,不能和寻常百姓一样平凡吧?关于努尔哈赤的与众不同,《清史稿》是这样说的:
太祖仪表雄伟,志意阔大,沈几内蕴,发声若钟,睹记不忘,延揽大度。
翻译过来就是说,这个小伙子长得帅,志向高,城府深,声音大,记性好,有肚量。虽说有自我拔高的嫌疑,但也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如果你就此认为清朝的史官们就是史学界一股朴实无华的清流,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关于努尔哈赤的祖先,他们还是言之凿凿的讲述了一系列的神话故事。
据《清太祖实录》记载:在长白山上有一个布尔瑚湖,一天,三个仙女到这里来洗澡,一只神鹊衔着一枚朱果落在湖边,它把朱果放在了三仙女佛库伦的衣服上,然后就飞走了。三仙女佛库伦看到衣服上有一枚漂亮的红色果实,喜欢的不得了,就把它放到了自己的嘴里,结果这果实就钻进了她的肚子里,然后她就怀孕了。不久后,佛库伦便诞下了一个男婴,取名为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
这个布库里雍顺就是努尔哈赤的始祖。
传说,布库里雍顺一出生便能开口说话,而且不一会儿就长大成人了。佛库伦对她的儿子说:“天生汝,实令汝为夷国主,可往彼处。”说完,佛库伦就消失不见了。
布库里雍顺听完母亲的话,觉得自己肩负着统治夷人的光荣使命,赶紧坐着小船去寻找需要被拯救的夷人,最后在一个叫鳌朵里的地方停船靠岸。
鳌朵里这个地方有三个夷人部落,整日为了谁做酋长而争斗。布库里雍顺来到以后,就对这些夷人说:“我乃天女佛库伦所生,姓爱新觉罗,名不库里雍顺,天降我定汝等之乱。”
这些夷人很朴实,对布库里雍顺的话深信不已,加上他们觉得布库里雍顺仪表不凡,就一致决定拥立布库里雍顺做他们的酋长。
这三个部落的夷人就是满族人的前身。
后来,布库里雍顺的子孙们暴虐无道,部落内部发生了叛变,叛军将其全族老幼全部杀害,只有一个叫范嗏的幼儿逃走了。范嗏逃到旷野上,一只喜鹊落到他的头上,追兵们看到他头上的喜鹊,以为他是一根枯木桩,就离开了。范嗏躲过一劫后,便终生隐居,平安终老。
为了感谢喜鹊对范嗏的救命之恩,满族人世代将其奉为神鸟。
这种受命于天的神话故事,在史书上比比皆是,剧情乏味,毫无新意,无非就是向世人传授君权神授的理论罢了。
总之,按照《清太祖实录》的说法,范嗏有一孙子,名叫孟特穆,智勇双全,长大后回到鳌朵里,血洗夷人部落,报了爱新觉罗家族的血海深仇。这个孟特穆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建州左卫都指挥使猛哥帖木儿。
满族的历史从这里开始,便脱离了神话传说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