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阅读《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第一章,思考:作者讲了哪些认识中的盲点?这些盲点的根源在哪里?
答:作者主要讲了认知中的两个盲点:错误和幻觉。作者说:“最大的错误将是因低估错误的问题而产生的错误,而最大的幻觉将是因低估幻觉的问题而产生的幻觉。承认错误和幻觉的存在会由于错误和幻觉愈是不能实事求是地自我承认而愈加困难。”我的理解是每一个人对外部世界以及内部自我的认识,都是一种局部的认识,其产生的根源一是认识对象的复杂性;二是认识主体自身的局限,如:身体与大脑的局限,心理、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局限以及外界社会文化层面的影响;三是认识过程中会造成信息的缺失、变形或者错误的理解。虽然人愿意求真、向善、尚美,但是没有人愿意相信自己的认识是错误的或者承认自己的认识是幻觉,这也是近乎本能的一种反应;四是这个世界本身就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当我们觉得认识到事物全貌的那一刻,事物已经变化成下一刻的样子,我们感觉到真实看到的其实难免是错误的或者就是一种幻觉。
书中主要是从心理的错误、理智的错误、理性的错误和范式的盲目四个纬度来阐释产生这些盲点的根源问题。
心理纬度,作者从大脑、心理世界、精神世界和记忆功能来阐述是如何发生错误与幻觉的。“大脑没有任何设施使得可能区分幻觉与知觉、梦境与清醒、想像物与现实、主观存在与客观存在。”如果大脑生理结构中没有这样的区域,自省又是如何发生的呢?我怎么知道我自己是知道或者不知道?读到这里我其实很疑惑,恍惚间感觉这个世界都不真实了。“相对独立的心理世界,在其中需要、梦想、欲望、观念、形象、幻觉在骚动,而这个世界渗透到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看法或概念中”这句话比较好理解,毕竟,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所以个人的心理世界也不会只剩下纯个人化的内容,一定会受到很多他者因素的影响。因为“自我中心”或“自我辩护”或“投射”,说明“精神中存在着产生自欺的谎言的可能性”;因为“遗忘”或“记忆信息不全”或“美化或丑化”或“个人倾向性地加以选择”使得记忆变形,不可避免发生认识的错误乃至产生幻觉。
理智纬度,作者从组织逻辑上说“任何观念系统抵抗不适合它的或它不能加以吸收的信息。”这在日常生活中更为常见,毕竟,改变自己的观念系统和拒绝改变,后者比前者容易得多。选择简单容易也是人的本性。从理论上说,科学的东西是允许被推翻的,但是要推翻一个科学结论并非易事。
理性纬度,作者说合理性是“矫正器”,是“抵抗错误和幻觉的最好屏障”。合理性分两类,一是建构的合理性,一是批评的合理性。前者“在制订和谐的理论时检查理论的组织的逻辑性、形成理论的各观念之间的相容性、理论论断与它们应用于其上的经验材料的一致性。”后者“特别用于处理信仰、学说和理论所包含的错误和幻觉。”合理性不仅是开放的,也是对话性的——会与抵抗它的现实对话。会在理论与经验之间穿梭,是多种观念论证争辩的结果。合理性承认感性,且知道科学理性有局限,与非理性谈判,会批评与自我批评,会从自我批评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可是,当这种合理性的开放性蜕化为自我封闭时,就成了“合理化”,即“自认为是合理的,因为它建立了一个建基于演绎或归纳之上的完美的逻辑系统; 但事实上它是建立在残缺的或虚假的基础之上的,并且它拒绝表示异议的论证和经验的检验。”这里的“自认为”与“事实上”的对立,也就说明合理化是产生错误和幻觉的源泉之一。要警惕“合理性”变“合理化”,就要时时保持一种“自我批评”的意识。
范式纬度,作者认为:“一个范式可能同时既是使人明达的又是使人糊涂的,既是起揭示作用又是起遮蔽作用的。在它的内部蜷缩身体躲藏着一个有关真理和错误的游戏的关键的问题。”这样的表达我读起来很吃力,更阐释不清楚范式跟认知的错误与幻觉到底发生怎样的关联,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样难以理解的范式的复杂性也是导致认知的错误与幻觉的源头之一。
书中还提到了“文化的刻印作用”,即被深深地记录在循规蹈矩的行为中的文化模式的印迹。文化的刻印作用从人类出生起就在他们身上留下印迹,首先是家庭文化的,然后是中小学的标记,然后一直持续到大学里或职业中。这个观点拓展了让我最初的认识(文化影响人的认知,导致错误和幻觉)。
作者说:“观念由于和为着人而存在,而人也由于和为着观念而存在。只有当我们知道也为它们服务时我们才能很好地使用它们。”他提出了出自同一根源的两个概念,观念性,即观念翻译现实所必要的存在形式,和唯观念论,即观念对现实的占有。其实我已经被前面的悖论绕晕了,现在又抛出来一个悖论:依靠观念的帮助进行一场反对观念的决定性的斗争。我的理解是我们会带着各种观念去认知并解释所见能感的事物,但是很多观念会固化我们的认知,导致各种偏见的发生,所以我们不能唯观念而生。但是要打破旧观念的束缚,就会有新观念的加入。在观念的不断迭代更新中,错误呀,幻觉也会再一次随着新观念而来。
我们认识世界,作者指导我们认识认识,否则我们会带着错误和盲区去认识世界,得到的是幻觉和假相。在认识的认识中,有个重要原则:把认识者整合在他的认识之中。我对这个原则的理解有三:首先,我们在认识世界的时候,要有对“自我认识的认识”的意识,从“元认识”引申到这里,也可以成为“元认识”意识吧。其次,我们要能正视自我认知的局限性,不管出于什么样的认知目的,也不管认知对象是什么,我们始终要对自己的认知保持警惕,不要囿于自我的一孔之见,通向真理的路上,有无数的正确与错误,真相与幻觉,需要我们保持开放性和生长性,去见己所未见,闻己所未闻。再次,面对他者的认识,无论是同见或者是异见,都秉承持一种中立态度,不带评判地倾听他人的看法,从而丰富自己的认识。
综上,导致认识盲点的根源主要在于心理的错误、理智的错误、理性的错误和范式的盲目,以及文化的刻印作用和观念与人的悖论之中,当然,还有不断发现或者发明的新事物,还有人类精神圈的不确定性,都会影响我们的认识。这天底下的事情实在太复杂,唯一能够绝对确定的事就是世界上绝对没有确定的事,就看你怎么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