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一种命运来
——评《林冲棒打洪教头》
前段时间一篇文章火遍朋友圈,名曰《少年不懂林教头,读懂已是中年人》。文中把林冲比作尘世中一个个普通的中年读者,用一个字概括了林冲的中年命运——“怂”,写出了普通中年人的心理状态——“贪生,是因为活着才有希望;怕死,是因为我们不仅仅为了自己而活着”,最后发出呼吁——
如果你的身边也有
像林冲这样“怂”的中年人,
请温柔以待
对他说一声“辛苦了”。
初读此文,我就像见到了一份《中年男人指南》。刚刚建立家庭,即将步入中年的我,一边看此文,一边联想到社会上种种新闻和悲剧,什么村支书睡遍留守妇女,什么一线教师被家长投诉发长消息跪求原谅,什么42岁中兴程序员跳楼身亡。不由得感慨,多少个春秋已然过去,身边仍然处处有“林冲”,而我们,就该听由林冲般怂的命运吗?
暑假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阅读《水浒传》,而我当以身作则,于是重点读了林冲。在纵观全书,了解多方评说后,我可以说,所谓“读懂”,不止一种读法,一个角度。而我的角度,则是从“林冲棒打洪教头”一回读出,林冲的命运不是一直怂,而全新的命运是他自己打出来的。
在棒打洪教头之前,林冲的命运确实如同芸芸众生,“怂”字当头。经过家族和自己的努力,在官场某得一官半职——京城禁军枪棒教头,即高太尉手下的一个教练,日子还算小康。高太尉的干儿子看上了林冲老婆,林冲却因畏惧权势而忍气吞声,只比当今一些主动把老婆送到领导怀里的人强一点。因一再盲目信任同事陆谦,林冲误入白虎堂,被领导抓了把柄,踏上了远去沧州的亡命之途。在流放路上,林冲反复被董超、薛霸两个小卒戏弄折磨,却死要面子,表现出“君子坦荡荡”的样子。在野猪林面对董超、薛霸的骗局,林冲先是糊涂上当,后又束手就擒,甘做冤魂,好在一个离经叛道的花和尚鲁智深及时相救,他才躲过一劫,但仍怕摊上杀人的罪名,饶了两个小卒。不管命运怎么弄人,林冲始终坚守一个底线——奉公守法,相信正义。也正因为对“公”和“法”缺少理性的思考,林冲一再被动接受“怂”的中年命运。
直到在柴家庄,遇上柴进和洪教头二人,林冲“怂”的命运才得转机。柴进仗着祖上荫庇,是个大财主,“专一招接天下往来的好汉,三五十个养在家中”。林冲是个“流配来的犯人”,正合柴进心意,因此一见到林冲,柴进随即杀羊相待,好吃好喝招待林冲直至红日西沉。
正是吃饱喝足之际,洪教头闻声而来,坐下便直截了当地问柴进:“大官人,今日何故厚礼管待配军?”说了一通道理,看似担心流配军人混吃混喝,浪费柴进钱财,实则担心自己的教师地位被他人夺取,遭到柴进冷落。而对初来乍到的林冲,洪教头是不理不睬,甚是轻慢。林冲越是对洪教头礼貌谦让,洪教头越是自以为是。掌握实权的柴进自然看在眼里,便顺势组织两位教头比武。
林冲刚开始依旧表现出怂人本色,一再谦让躲避,路过而已,何必生出事端。但柴进好酒好肉相待,再好言相劝,甚至直接拿银子扔在地上挑衅,终于激出了林冲的真本事。正所谓“两条海内抢珠龙,一对岩前争食虎”,洪教头使出把火烧天势,林冲回以拨草寻蛇势,洪教头贸然激进,林冲则以退为进。结果洪教头扑地倒了,羞颜满面,自投庄外去了,而林冲,更得柴进敬佩,成为坐上之宾。
与之前忍气吞声,强做君子相比,林冲在柴家庄可谓在一锭银子的刺激下改变了行事风格。洪教头不是高太尉这样的领导,不是高衙内这样的官二代,他唯一的后台柴进也并没有力保他的意思。这样的软柿子还敢叫嚣,不捏白不捏,林冲在怂了许久之后终于出了口恶气。自从棒打洪教头,林冲便走上了以暴制暴的不归路。在之后的回目里,读者们可以看到:林冲去酒家喝酒,别人不给喝,他不再乞求,而是恐吓;林冲听得陆谦、富安的诡计,不再“权且让他这一次”,而是提枪戳死同事。总之,棒打洪教头之后,林冲可谓绝处逢生,从一个弱教头,开始转变成一个强好汉,从官场走向了江湖。
也正是棒打洪教头之后,林冲意识到了“贵人”的重要性,学会了审势、借势与造势。之前,林冲信任陆谦,被反复算计,忠于高太尉,差点丢了性命,结识鲁智深,那也只是一介莽夫。真正救林冲于水火之中,长久地改变他的命运的,是柴进。自从棒打洪教头,林冲当配军时柴进就悉心资助,使其免去了杀威棒,杀人后柴进推荐他入了水浒寨,上了梁山泊,——《水浒传》全书第一次提及“水浒”“梁山泊”两个关键词,林冲也成了被逼上梁山的第一位好汉。而在得知柴进是大周柴世宗嫡派子孙,又好结交往来的犯人后,林冲便投奔了柴家庄,棒打洪教头,在江湖中打出了名号;在得知晁盖、吴用智取生辰纲后,加之与王伦、晁盖都有所交往,林冲便看出晁盖的谋略、气量和向心力远在落草教头自己和梁山泊第一代大王王伦之上,于是他与晁盖一行人一起,火并王伦,强占梁山泊,然后拥立晁盖为王,在梁山泊获取了更大的用武之地;晁盖战死后,林冲又以梁山元老的身份,与吴用、公孙胜拥立宋江为新寨主,并坐镇左军寨,居第一位。在宋江的带领下,林冲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死后被追封为“忠武郎”,也算是圆了他忠君爱国的初心。总而言之,棒打洪教头之后,林冲准确判断形势,借助了柴进、晁盖、宋江三位贵人的势力,从而造就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纵观林冲一生,我看他之所以被奉为好汉,绝不在于他多么隐忍,而在于在怂的命运里,林冲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在恰当的时机恰当的场合,成功挑战了一个恰当的对手,从而“打”出一种全新的命运来。
那些对不易的生活和不公的社会一味妥协的人,那些嘲讽别人“吃着地沟油的命,操着中南海的心”的人,那些只想着“好死不如赖活着”却也只想着赖活着到死的人,是读不懂林冲的。对那些怂的中年人,我会温柔以待,不过不是因为他和我同类,而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