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数据统计
半翅目昆虫通称为“蝽”,是昆虫纲中的较大的类群之一,半翅目的前翅在静止时覆盖在身体背面,后翅藏于其下,由于一些类群前翅基部骨化加厚,成为“半鞘翅”状态,故而得名“半翅目”,属半变态昆虫。口器为刺吸式口器,以植物或其他动物的体内汁液为食。以植物体内汁液为食的多半是害虫,而以其他昆虫体内汁液为食的,绝大部分是害虫的“天敌”。但是专以吸食人类血液的则是重要的卫生害虫,如“臭虫”。因绝大部分若虫腹部有臭腺,因此又被统称为“臭虫”。
本次一共采集35种半翅目昆虫。共13科,1335只。,
其中18种已鉴定到“种”,其余的鉴定到属?。
2.5.2.数据分析
每个科的各种个数饼状图如下:[这些图可以缩小一下,集中一点,]
各科比例图
可以看出,科2 ,即龟蝽科个数最多
优势度指数
定义:优势度指数是在群落的类群组成基础上进一步推算出来以表达群落组成状况的指标。优势度指数越大,表明生物群落内不同种类生物数量分布越不均匀,优势生物的生态功能越突出。优势度指数越大,说明群落内物种数量分布越小均匀,优势种的地位越突出。一般优势度大于0.1的为绝对优势种,大于0.01的为主要优势种。
优势种:数量、体积和群落学作用上最为重要的物种。
计算公式:D= Nmax/N(Nmax为优势种的个体数;N为功能团全部物种的个体数)
通过优势指数的计算,各科各种的优势度指数如下图:[科一、科二。。。。是什么科?要写出来]
缘蝽科(Coreidae)科一
种类 个数 优势度指数(pi)
1.sp1月间奇缘蝽 4 0.002996255
2.sp1赭缘蝽属 2 0.001498127
3.sp1川曼缘蝽 2 0.001498127
4.sp1平肩棘缘蝽 3 0.002247191
5.sp1原缘蝽 4 0.002996255
6.sp1刺肩普缘蝽 1 0.000749064
7.sp1 2 0.001498127
龟蝽科(Plataspidae)科二
种类 个数 优势度指数(pi)
1.sp1双列圆龟蝽 630 0.471910112
2.sp1暗豆龟蝽 240 0.179775281
蝽科(Pentatamidae)科三
种类 个数 优势度指数(pi)
1.sp1宽碧蝽 23 0.017228464
2.sp1 1 0.000749064
3.sp1十点蝽(弯角蝽) 1 0.000749064
4.sp1红角二星蝽 8 0.005992509
5.sp1茶翅蝽 1 0.000749064
同蝽科(Acanthosomatidae)科四
种类 个数 优势度指数(pi)
1.sp1曲匙同蝽 3 0.002247191
2.sp1宽铁同蝽 1 0.000749064
扁蝽科(Aradidae)科五
种类 个数 优势度指数(pi)
1.sp1 57 0.042696629
2.sp1 4 0.002996255
3.sp1 9 0.006741573
4.sp1 2 0.001498127
5.sp1 3 0.002247191
6.sp1 2 0.001498127
长蝽科(Lygaeidae Schilling)科六
种类 个数 优势度指数(pi)
1.sp1小长蝽 64 0.047940075
异蝽科(Urostylidae)科七
种类 个数 优势度指数(pi)
1.sp1花壮异蝽 94 0.070411985
划蝽科(Corixidae)科八
种类 个数 优势度指数(pi)
1.sp1 55 0.041198502
螳足蝽科(瘤蝽科)(Phymatidae)科九
种类 个数 优势度指数(pi)
1.sp1 7 0.005243446
2.sp1华螳瘤蝽 16 0.011985019
3.sp1 2 0.001498127
4.sp1 1 0.000749064
宽黾蝽科(Wide strider Pentatomidae)科十
种类 个数 优势度指数(pi)
1.sp1 2 0.001498127
2.sp1 5 0.003745318
3.sp1 1 0.000749064
黾蝽科(Gerridae)科十一
种类 个数 优势度指数(pi)
1.sp1 83 0.062172285
结论:从优势度指数可以看出:
圆蝽科的双列圆龟蝽,异蝽科的花壮异蝽,长蝽科的小长蝽以及盲蝽科的蝽类是卧龙当地的优势种。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3.1.优势种群
采集的标本中很多是害虫,应该注意害虫的防治。
害虫中多是植食性的害虫,危害的植物有豆科等农作物。
蝽类如何危害作物方式:刺吸其茎、叶、花果或幼芽的汁液,造成组织破坏,形成枯斑或顶梢萎蔫,或落花落果等。有的种类还可以传播植物病害。寄生于动物体外的吸血半翅目昆虫,为害人畜并传播疾病。
3.2.生活习性
圆蝽科的陆生种类大多生活在植物叶片上;
盲蝽科昆虫多数生活于植物上,行动活泼,颇善飞翔
;
长蝽科昆虫多栖息于植物上或在地表爬行,前者多在草本植物或灌木上,生活于乔木上的长蝽科昆虫相对较少;
异蝽科种类喜食林木枝条多栖息于林木枝条上;
我们使用的捕虫网和直接用手捉虫的方式大多都捕捉的植物枝叶和地面上的昆虫居多,所以这四个科的昆虫被捕捉的数量较多。
3.3.收获与体会
本次调查涉及了数量庞杂、类型未知的半翅目昆虫,但是我们团队合作从前期的准备标本的采集、制作到鉴定分析,使我们对半翅目昆虫也有了进一步了解。作为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我们在学习了理论知识后与实践相结合,跟着老师穿梭在卧龙的大小树林,惊叹于老师专业知识丰沛,实践操作熟练的同时习得真正做学问做研究的方法,在一起合作的时候,小伙伴们互补长短、通力合作,也感到集体的力量、承担了自己的责任。相信此次实习后小伙伴们都各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