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听说一件事,一个孩子在本校上学的同事,千方百计打听到另一位同事孩子的成绩。原因无他,就想知道谁的孩子成绩高。因为当年小升初,在本校上学的孩子没考上宝一中,而那个同事的孩子却考上了。后来终于打听出来后,当听说在宝一中上学的居然没考上宝中一线时,然后就洋洋得意道:“你跑了三年宝鸡,孩子还不是跟我儿子一样的分数。花了那么多的钱,白花了吧!”孩子考试失利,原本就心绪不宁,为什么,你还要对别人的事这么“关爱有加”呢?
还记得那是2017年中考过后,儿子以一分之差与宝中一线无缘,一家人心情不受影响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儿子,一直以来的成绩都还不错,所以面对成绩,更是有些“小痛苦”。然而,那一年的双中,却是异军突起,居然创记录般考上七个一线。于是,不断有人打电话,发微信,甚至在街头路边不断询问。敷衍应付还不行,必须问的清清楚楚。
当终于被迫说出分数后,各种奚笑,嘲讽之声在身边开始潮涌。有人用轻描淡写的语气说着自以为是的结论:“看来,咱们学校也不比宝一中差多少,你当年把娃放到宝鸡实在不明智。”还有人高高在上的询问:“你现在后悔不?如果在咱们学校上,你还不用花那么多钱,你儿子说不定还能上一线呢!”也许是我做人失败,也许是因为儿子当年是考上宝一中刺激了很多人。(毕竟,当初全县也仅仅十个人,儿子还是第二名。)双中突然的成功带给人的惊喜,导致很多人那一年对没考上宝中一线的我们一家,关注更是异常繁多。尤其是我和先生,切身体会了什么叫“活在别人嘴里”的感觉。
最让我气愤的是这帮闲人对儿子也不放过,儿子原本就因考试失利心情沮丧,却总是会在街头路尾被人拉住一遍遍询问。几天之后,本就不喜外出的儿子更加沉默。没办法,只好带着他到娘家躲避闲言闲语。总之,那一年从中考成绩出来,到新学期开学一个多月,我们一家,总是不断被有心人“关爱有加”。现在想想,那些被人关注的日子,心里还是疙瘩满地。
没想到,今年居然再次碰到类同事件,听到听到类同言语,不由就有些生气。其实,别人家孩子的成绩,是别人家的事,与你何干呢?不懂为什么总会有那么一拨人,对自己的事不见得多关注。对别人的事,却总是操心劳力的津津乐道。看过一篇文章《请别打扰别人的小幸福》,我想,不光“小幸福”不要打扰,“小痛苦”更不需关注。
与人相处,把握好尺度必不可少。有些幸福可以分享,有些痛苦却不需关注。是人,就总会有属于自己的秘密。愿意与你分享的,就静心做一个听众;不愿开口谈论的,就做一个心有灵犀的挚友。“小幸福”也好,“小痛苦”也罢,如果他没张嘴,就请与人留个空间。人常说不要总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其实,不把自己的视线强加于人同样重要。
人生漫长,谁都不易。多点善解人意,少点自以为是,谁都会轻松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