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一名美国男子在马路旁边把自己的儿子活活踩死,此人的家人、朋友及路人在旁围观,无人制止;
2014年,山东省招远市一“麦当劳”快餐店内发生一起命案。事发当天,张某等六人在招远市“麦当劳”快餐店内就餐,向吴某要电话被对方拒绝后,张某等六人将吴某殴打致死。而当时的麦当劳餐厅里,坐满了前来用餐的顾客;
2018年,重庆公交车上,一位女乘客因为错过了一个站而打骂司机,司机忍无可忍进行还击,整个过程持续5分钟,最终公交车撞击失控,坠入河中,13人无一生还......
这些社会事件触目惊心,事件发生后,很多人纷纷发文,或对当事人进行道德谴责,或对围观者进行道德谴责,质问其冷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但是,《影响力》这本书告诉你,这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事情,这件事情背后,有着一套价值体系和原则。《影响力》是一本经典好书,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是全球知名的说服术与影响力研究权威,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博士毕业。本书出版三十余年,广受好评,被《财富》杂志评为75本商业必读书之一,也被斯坦福大学等用作教材,查理·芒格在第一次读到西奥迪尼的著作《影响力》后,便给他的每个孩子都寄了一本,还赠送了他一股股票,感谢西奥迪尼对他和对公众做出的贡献。
西奥迪尼在这本书中,讲了六个原则,分别是互惠、承诺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和稀缺,今天我们重点解读“社会认同”的有效应用。
在开篇事件中,我们除了在道德层予以谴责之外,还要理性看待背后的原因。
我们通常认为,在人多的公共场合是最安全的,但是作者指出,对紧急事件的受害者而言,“人越多越安全”的想法有可能完全错误,跟一群人在场比起来,要是当时旁观者只有一个,被救的生存概率说不定还更大一些。
一方面,在有其他大量旁观者在场时,单个人要承担的责任就减少了,英国有句谚语“Everybody’s business is nobody’s business”,谁都有责任,便成了谁都没有责任,即使有过错,不是还有一句我们熟知的“法不责众”吗。
“第一次实验是让一名纽约的大学生假装癫痫病发作。要是在场的只有一名旁观者,85%的时候他都得到了帮助,而有5名旁观者在场时,“病人”得到帮助的概率就降到了31%。”
“在纽约的另一次实验中,看到门缝里冒出烟雾, 75%的单个旁观者报了警;而对于同样的事情,要是有三个人同时旁观,报警的概率则是38%。要是这三个人里有两个都是 “内鬼”(研究人员事先就告诉他们别插手),则采取行动的旁观者人数最少,报警的概率只有10%。多伦多也进行过一项类似的研究,单个旁观者提供紧急救助的概率是90%;可要是一个旁观者旁边有两个不动声色的旁观者,给予救助的概率则仅为16%。”
试想公交车事件、美国男子杀子事件,如果当场只有一个人见证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就会主动制止,因为他会觉得自己见证了,而且当场只有我一人,我必须得做点什么,会有这种责任压力。
另一方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它建立在社会认同原理之上,并涉及到多元无知效应。“多元无知”现象是指,在局面不清楚的情况下,人人都倾向于观察别人在做什么。
作者指出,“多元无知效应似乎在陌生人里显得最为突出:因为我们喜欢在公众面前表现得优雅又成熟,又因为我们不熟悉陌生人的反应,所以,置身一群素不相识的人里面,我们有可能无法流露出关切的表情,也无法正确地解读他人关切的表情。”
这会导致很多时候,看到大家都没反应,紧急情况乍看起来就并不显得十分紧急,每个人都得出判断:既然没人在乎,那就应该没什么问题。同时,危险也有可能累积到这样一个程度:某一个体不受看似平静的其他人所影响,采取了危害性行动,酿成悲剧,像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中的女乘客。“没有一滴雨会认为自己造成了洪灾。”其实回头想过来,在女乘客从开始走向前和司机争吵开始,到后面互相扭打,对于另外11名乘客而言,如果最开始就有1人站出来,严厉制止女乘客的行为,而不是顾左右而做出和旁人一样的忍受态度,相反,还可能带动其他乘客进行制止,这样的悲剧是否就能避免发生。
那么,在公众场合中发生紧急危险事件,我们应该怎么正确求救呢?
公众不帮忙,不是因为冷漠,而是因为他们不确定。在我们需要求助的时候,我们要先消除他们的不确定性,告诉他们怎么样救助,明确谁来救助。
文中举了两个例子特别好,一个例子是说通常公共场合中遇到紧急危险事件,“我的建议是从人群里找出一个人来,盯着他,直接指着他说:‘你,穿蓝夹克的那位先生,我需要帮助。请叫救护车来。’这样一句话,消除了一切有可能阻碍或拖延救助的不确定性,你把穿蓝夹克的先生放在了“救助者”的位置上。”另外一个例子,作者现身说法,当时他出车祸流血,跑出去拦住了第一辆车,让司机看到他的状况,直接告诉他“打电话报警”,然后指挥第二辆和第三辆车司机,告诉他们我需要你的帮助。
这其实就是责任到人,明确需要做的事情,指出具体的求助对象。试想,如果重庆公交车坠车事件中,司机主动求助,“你,后面那个穿蓝色衣服的小伙子,把这位女士拉下去一下,影响开车,大家都不安全”,“后面穿红衣服的大姐,你来把这位女士劝下去”,被点名的人多半不会拒绝,而且有了明确的行为目标,再或者,司机直接靠边停下来,只要一停下来,就会涉及到众人的利益,估计人人都会抱怨、谴责这个女乘客,当然司机也可能要承受被抱怨的压力。哎,可惜人生没有那么多如果。
社会认同,能让我们在这个日趋复杂的社会更快更有效地做出判断,节省精力。然而,我们更要识别和提防它的不利方面。社会认同也可能被利用,从而让我们导向失误,一种情况下是人为伪造社会证据,例如充斥的夸张的广告语,明星效应,排队托儿等,还有另一种时候社会认同原理也会导向失误,例如我们通常认为:要是很多人在做相同的事情,他们必然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尤其在我们并不确定的时候,我们很乐意对这种集体智慧投入极大的信任,其次,人群很多时候都是错的,因为群体的成员并不是根据优势信息才采取行动,而只是基于社会认同原理在做反应。作者举例,高速路上有时候无缘故地发生了拥堵和车祸,竟然是由于前面两辆车急急都向右边换道,第三个司机不加判断地跟着换道,以至于后面的车都不知所以地效仿,从而导致右侧道路拥挤追尾。我有个朋友以前做过一个类似的实验,有一天傍晚,她突然停在路边抬头看天,看了十分钟、二十分钟、半个小时,路过的人也纷纷驻足抬头看,最后聚集了好大一波人,当然,天上什么奇怪的东西也没有。
另外如“模仿自杀”,“维特效应“,这是社会认同原理的一个病态例证:这些人根据其他陷入困境的人如何行动,决定自己该怎么做。因为我们最容易效法的是一种特别的人——跟自己类似的人的行为。
在多元无知,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我们更容易走向社会认同,会根据他人的行动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我认为这也契合了“集体无意识”。
旧金山一个邪教组织“人民圣殿教”如何控制所有信徒,集体自杀。在集体自杀前一年,邪教头领琼斯动员大部分信徒从旧金山搬到了南美圭亚那的一处丛林里,在人地两生的处境下,教会成员就显得更加服从其精神领袖的决定,琼斯确信自己会被逮捕牵连到凶案里时候,便决心照自己的方式掌控整个教派的结局。他把教派的所有信徒全召集到身边,要大家采取统一行动,集体自杀。
“头一个响应者是个年轻的女性,她平静地走到带有草莓味(现在这一点是尽人皆知了)的毒药桶跟前,先给孩子喂了一勺,自己也喝了。之后,她坐在地上,两人抽搐了4分钟,死了。其他人也一一效法。尽管有少数人逃跑了,据说还有几个人作了抵抗,可按幸存者的说法,910名死者里,绝大部分人是心甘情愿、秩序井然地赴死的。”
社会认同这个影响力原则,对于它被恶意利用于我们时候,我们只要多保持一点警惕感,就能很好地保护自己,在必要的时候,也需要狠狠地戳破它,予以还击,从而避免悲剧的发生。
除了“社会认同”这一原则,本书中还另外讲到互惠、承诺一致、喜好、权威和稀缺五条原则,每一条都案例翔实,有科学研究支撑,行文流水不枯燥,非常推荐你详细阅读这部经典之作,对当今的生活非常有参考意义,这是一本你一定不要错过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