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王金玲老师
我上三年级的时候,学校来了一位新老师。
当时我们班是最有特色的一届,班里有上面好几届留级下来的学生,到我们这一届学习不能随流的学生却不能复读。学校把一个学校的坏小子们都前压后推的汇到了我们班。
哪个老师教我们班,都会觉得头痛。
如今,这顶让人头痛的帽子戴在了新来老师的头上。我们都以怜悯的眼光审视新老师,当然渴求他能给我们带来奇迹。
新老师叫王金玲,王老师刚刚高中毕业,考取了代课教师,而后来到了我们身边。来了新老师,我们都觉得新鲜,也很高兴。以前的老师都是本村的,他们总与父母交流我们的情况,让我们觉得自己总在别人的眼光与控制之下,有种芒刺在背的不舒服感。现在的王老师是个毛头小子,不会婆婆妈妈得打我们的小报告。事实上,他也确实如此。王老师不但不与我们的父母交流,也很少和学校的老师们交流,更不用说校长了。我们下课后,他总是自己默默的坐在讲台上,很少去老师们的集体办公室。放学后他就骑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回与我们村相隔十里地的家。
王老师给我们上课时,班上有几个女同学总是表现得很积极,希望引起王老师的注意。在这之前,她们一直是老师眼里的红人,我更多的是默默地看着她们与老师积极地互动。我早把自己当成了边缘人物。其间,我也有丝丝缕缕的波动,但成绩过于不好,使得这缕波动因无底气而丧失动力。当时的我已经接近于零的存在。
王老师在教导我们上尽心尽力,每篇课文都讲解的细致入微。老师的讲课风格与以往的老师大大不同,以往的老师只是让我们机械的背诵再背诵。我渐渐的喜欢上了学习。
在王老师的教导下,我收获颇多,但它如吃过的饭一样穿肠而过,滋润我成长而不自知。只记得老师自己写了一篇关于他的破旧自行车的诗,其情也真,其意也切的念给我们听。当时他读书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总不能忘。
一段时间后,老师看到了我的存在。王老师上课开始点我的名字,让我回答问题,以后次数越来越多。到后来,我觉得几乎老师天天提问我,于是灰姑娘穿上了走向梦想的鞋子。自己从小还从未被别人重视过,我第一次有了成就感。
老师有一次在课间与学生们聊天,老师说,我们班上只有陈骁丽与韩爱玲同学没让他费心,只有她们二人遵守纪律。听了这话的我很惊愕,我第一次认识到,我是一个老实听话的人。
在老师的引领下,我的学习渐有起色,虽然比较缓慢,但曙光在望。老师看到我的进步,对我更是提携不辍。每次上课老师总是叫我回答问题,感觉风光被我占尽,很对不住同学们。
到了四年级的时候,我开始被同学们孤立。好在,我这人从小也不会看别人脸色,更没什么棱角。同学们对我旁敲侧击,告诉我王老师怎么怎么的不好,对某位同学好,那是他存心不良。
为了与同学们站成一条战线,我就开始找茬和老师闹。我如此老实之人能找出什么茬来呢?一上课,老师又首当其冲的让我回答问题,我站起来,耍着脸子的说不会,老师就知道我在闹情绪,把我叫到教室外面,语重心长的训我,我还看见老师的眼里含着泪水,我能让这个毛头小子眼里含泪,我心里也过意不去。但当时的我不知道怎样平衡老师与同学们的关系,在老师与同学们之间,我只能选择同学们了。我在心里默默的对老师说对不起,嘴上也向老师承认错误。所幸老师把我叫到教室外,如果在教室里的话,老师说一句,我准会顶一句的。
下课后,同学们朝我蜂拥而来,纷纷向我祝贺,我似乎成了一名得胜将军。我心里升起一种莫名的悲哀。
到我们升初中的时候,我们上一届只考上了一个初中生,到我们这一届,我们班考了十四个学生,我们班除了那几个好歹不学的几个学生没考上外,其余的都考上了。这在当时是一件很震撼人心的事,这说明老师对我们村的贡献不可小觑。
我上初中以后,就没去看过老师。
后来,因为王老师不擅长与周围的老师沟通,不善于与校长搞好关系。在校长的授意下,我的下一届师弟们竟然集体跪求王老师离开我们村的小学。其中一小师妹告诉我,王老师是含着泪离开了他曾经创造过辉煌的小学。
我听说后,很是义愤,又有何用!
后来,我在等车回家时,又见过一次王老师。在我的一再提醒下,他似乎记起了我。
如今,我也继承了老师的衣钵。我知道,老师认不认识学生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的心里是否还活着这位老师。
好在,他遇上了民办教师能转正,他成了一位正式的老师,这让我也感到无限欣慰。
如今,我们成了战友,即使孤独,我们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