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收纳,我们的状态不外乎以下四种。
第一个不用说,花短时间可以达到好的效果,这是高手;第二种呢,也能达到好的收纳效果,但是花费时间和精力太多;第三种比较悲剧,虽然有心整理收纳,但却无力做好;最后一种也很常见,干脆不收纳整理,自暴自弃。下面我就从what,why和how这三个方面来说说如何破解收纳这个难题。
一,why,我们为什么要收纳?收纳的理由无外乎以下几种:
1,人脑接收的信息是有限的,干净整洁比杂乱无序让人更加舒适。
2,节省时间和精力,因为我们每天花在找东西上面的时间实在太多。
3,解决居住面积减小和物欲膨胀之间的矛盾。这点看日本就知道,正是人均居住面积狭小,他们才衍生出全民收纳的文化。
4,帮我们更好地管理物品,重新审视人与物的关系。
5,让人获得对生活的掌控感,排解压力。
二,what,什么叫收纳?
理清定义是我们真正掌握一项知识的第一步。在我看来,收纳不是单纯地指把家里的东西整理得井井有条。而是指通过控制我们使用物品的数量和质量,将物品放置于合理的位置,以便每次方便取用,并习惯性放回原位的一个系统工程。
这个定义里面包括几个重要的内容:
第一,控制我们使用物品的数量和质量。这是收纳的第一步——断舍离。
很多人收纳失败的原因就是直接跨过了“舍”的这一部分,导致东西越来越多,怎么也收拾不好。收纳是一个取舍的过程,我们收纳的对象是我们真正需要,真心喜欢的物品,而不是我们拥有的所有东西。对于自己不需要,不喜欢的东西不买;对于手上老旧的,没用的,功能重复的东西不留;远离物质的诱惑,让自己处于宽敞自在的空间。
第二,将物品放置于合理的位置。这是收纳的第二个步骤——收。
什么是合理呢?合理应该满足两个条件条件。
从功能上来说,合理意味着方便我们拿取。
收纳的目的不是把东西都藏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然后给自己和别人一个假象:唷,这家里好干净哦。收纳真正的目的是让我们在生活中更加方便的拿到我们需要的东西。有人戏称,人的一生有70%的时间都花在了找东西上面。这当然是玩笑话,但我在学会收纳之前,确实是花了很多时间在找东西上,一件东西找不到的时候心里会特别纠结,什么事都不想做,翻箱倒柜也要找出来。如果收纳完,你拿取东西反而更不方便了,只能说明你做的是个“假收纳”。
从视觉效果上来说,合理意味着有藏有露,分门别类,整齐划一。
我们会觉得脏乱的房间会让人不舒服,是因为因为进入我们视线的信息实在太多了,不同的颜色,质地,形状,摆放位置,让我们的头脑一时间无法处理过来。而收纳,则是通过将相似的颜色,形状的物品摆放在一起,或者将物品统一放置到一致的容器里,形成外形一致,减少我们大脑要处理的信息,从而给人舒适感。
第三,习惯性将物品放回原位。这是收纳的第三个步骤,也是最难的——放。
只有做到了将要收纳的物品放回原处,我们才能避免进入收纳--变乱--放任自流--实在看不下去--开始新一轮收纳这个死循环。而放回原处这个动作比较反人性,大多数人习惯了将物品随手放, 不是因为你懒,节省体力是我们从远古时期流传下来基因。如何破解这个魔咒呢?
首先要做好上面的第二步,物品置于合理的位置,方便我们拿和放。
举个例子,有的小伙伴为了把东西都收起来,把洗漱台所有的物品都收到镜柜里,你觉得他每天都会摆放回去吗?答案是NO。不出三天东西肯定都堆满了洗漱台。不能怪别人懒,是你第二步收的方式错了,正确地方法是把常用的物品放置在开放的柜子里,而把使用频次低的产品放到镜柜里。这样符合生活细节的收纳才能引导人把使用过的物品归还原处。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诀窍就是为容器贴上标签。
当我们将物品放到统一容器后,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为它们贴上标签,贴标签出了能够帮你区分之外,还有一个神奇的作用就是一旦你贴上了标签,就会感觉有一种力量促使你用完物品后放到对应标签的容器里。这招在我家中屡试不爽,不管是衣柜的衣服,还是文件夹里的文件,一旦有了标签,不仅是我自己,家人都会自主把东西归位。
三,最后是How,如何真正高效地收纳?
我想给到几个实用的小tips,其实在第二部分讲述什么是收纳里也提到了很多。
1,记住收纳三部曲缺一不可:扔,收,归位。
2,收纳要根据就近分布的原则,做到均匀分布。因为每个家里的布局和家人的生活习惯都不同,收纳方式也需要因人而异,而不是按照别人的收纳方案照葫芦画瓢。
3,让家更整洁可以考虑将杂乱的物品用统一的容器来分装,比如衣服,书籍,甚至是洗浴用品,厨房的调味料等等。后面我会专门写一篇文章介绍一些好用又高颜值的收纳容器。
4,为容器贴标签是方便我们收纳归位的好办法,一旦打上标签,你就会乖乖把物品放到该放的位置了,别问我为什么,不是强迫症的我也会觉得不放或者放错了浑身不舒服。
5,当你根据收纳的原理来制定专属于自己的收纳方案时,就会发现,真正好的收纳方案是事半功倍的。
我是木子,持续更新家居干货,只为让你的小家更美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