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2号生物深度教研

      为推进深度教研,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助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2024年3月22日平顶山市一中生物教研室在张春阳主任的主持下,完成以下教研内容:1.上午第一节在东校区三楼会议室,听取王鹏飞老师关于学科尖子生培养的思路和常规管理措施;2.第二节课在高三清北一班听取张凤凤老师的公开课《基因定位》。

张春阳主任主持会议

一、王鹏飞老师介绍学科尖子生培养的思路和常规管理措施

1.尖子生功能与定位

2.教师角色与班级适配

3.目标设定与方法创新

4.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建设

5.考试策略与心理辅导

6.跟踪评估与持续改进

王鹏飞老师进行汇报

王鹏飞老师强调以下内容:

  (1)书本知识类:确保学生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有全面深入的理解(默写、提问)。

  (2)答题技巧类:慢审题、快作答;思维可视化、思维过程化。

  (3)方法创新——重视一轮、弱化二轮、淡化三轮

      在一轮备课过程中,要有意识加强“深度学习”的备课内容,增加学习素材,增加思维含量,增加能力训练,最终实现通过材料情境训练知识应用和能力提升。将综合性、延伸性知识或方法,以微专题形式,融入一轮复习,使学生尽可能“一遍成”,这有利于学生的知识体系快速形成,减少二次加工。二轮、三轮的时间里,只对学生暴露出的问题进行简要讲评,再以问题单或错题单进行巩固加深。

课本知识专题的整理

答题技巧类专题的整理

(4)及时调整方案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相关知识点的教学。

    增加实验和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方案。

对学生作业的批改

二、张凤凤老师的公开课《基因定位》。

张凤凤老师指导学生完成练习


学生之间相互探讨问题
全校生物教师认真学习中
分组讨论评课中
按年级分组发言中

    张凤凤老师的反思如下:

    该微专题设计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复习真核生物基因定位的的大致流程和一些传统的的定位方法,本节课作为第二课时学习三种基因定位的现代方法。设计思路是先用大约15分钟的时间讲SSR、RFLP、SNP三种方法的原理及基本操作过程,再用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解决对应的三个例题,最后花10分钟的时间展示、评讲和总结。因课堂上讲解时间没有把控好,导致后两个环节时间比较紧张,但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展示环节表现来看,课堂目标基本达成!以后的教学中,会花更多的时间了解学生,更好的了解学情,才能设计出更加高效的课堂。

    将各年级生物组的评课结果汇总如下:

1.本节课知识全面,课堂容量大,思维程度深。

2.讲解时提供足够信息支撑,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语言简洁流畅。如先从学生熟知的某种病的系谱图出发,引出原理和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最后再将所学到的原理运用到相应的例题当中进行实践。

3.讲练结合,从学生限时练的完成情况,学生已经接受并会应用一个全新的知识,反映出达成教学目标。

4.学生与教师配合很好,平时训练到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强,答题规范。

      尖子生的培养只有注重兴趣培养、强化学习基础、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关注心理健康等方面,才能真正培养出优秀的尖子生。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认真阅读权威资料如《高考试题分析》等,从细节着手,狠抓规范,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和学生成长的需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