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高一的时候,对各类戏剧十分入迷,晚上回家必将电视调到戏曲频道看完一场才做其他事。只是苦于广元没有看戏的地方,一直无缘现场听戏。
好在假期到沪宁杭去了一周,还在苏州逗留了几日。在苏州住的宾馆我自认为位置较好,交通方便不说,附近还有一些小型博物馆,距离繁华的观前街也不远,当然这是我们的运气。
到苏州的当天或是第二天我不记得了,我们在中午十分出宾馆游荡,无意中看见了评弹博物馆,里面讲弹词,我兴高采烈地买了两张票。票价很便宜,五元一人,还有绿茶喝,自己加水。我们的座位在舞台右侧,视野不太好,不过我不在乎。因为那舞台的布置已经使我万分激动了:两个高架话筒、两张简单木椅,琵琶斜靠着椅子。这时,人已渐渐多了起来,一问,下午一点半才开唱。于是我带着相机到处参观。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我就给舞台拍了几张照,还有舞台对面的一个小天井。书场的阿姨挺关心我的,以为年轻人找不到座位,看见我拿着相机,才又相视一笑。准备回到座位上时,满座早已是白发老头老太了。闲坐少许,便开场了。
一位身着艳红色旗袍的中年妇女和一位身着蓝色长袍的老者掀下幕帘,笑容满面地迎着掌声走了出来。两人坐定便拿起琵琶和三弦,“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评弹用的自然是苏州话,我这个外地人是听不懂的。大家笑,我也就傻跟着乐。这时候,一位老爷爷的手机不识趣地响了起来,所有人目送他走出书场。一个多小时下来,反复回味听懂的那句“高山啊,流水”,旁边的哥哥却是早就睡着了。
估摸着要开始唱曲时,我拿出了电量不太足的mp4,录下了一段。后来发现书场的音响效果果真很好,我心情烦躁的时候便喜欢拿出来听这一小段。
当晚在苏州运河的船上也听了一个年轻女子唱评弹,只是那船票十分贵,音响也并不好,唱的也少,自然觉得索然无味。晚上回宾馆在电视上还看到评弹节目,不过我也不想再看了。曾经想买一张光盘作纪念,但又觉得价钱贵,而自己又没有VCD,也就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