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你吃元宵了么?
现如今,在元宵佳节,不少人会带着全家老少一起出来玩,逛花灯、猜谜语等。这个习俗一直持续了很多年。
可是,你知道么?在古代,元宵节才是中国真正的情人节。这是为什么呢?
01古人夜晚不得随便出行
古人实行宵禁制度,大多数的平常日子,普通人是没有夜生活的。宵禁是城镇治安管理的一种制度,即按时关闭城门坊门和禁止居民夜间出行。
这其实也不难理解,古代照明不好,也不可能有高科技监控仪器。所谓夜黑风高夜,各种违法犯罪的勾当,古代盗贼趁着夜晚再合适不过了。
我国古代的城市自周代开始就实行宵禁制度。宵禁制度一直为后代继承,即使如唐宋这样社会经济较为发达、较为开放的朝代,也是如此。
古代即使贵族要员夜间出门都如此困难,普通人就更不用说了。在平时,城市中生活的百姓,除丧事、就医、婚嫁等外,被禁止在夜间无故出行,违反者将被处以笞刑。
于是,夜间自由出行对古代大众来说,无论男女,几乎成了一种奢望。
02女性平时不得随便出门
古代女性受礼教约束,对妇女的外出活动都有一些封建伦理道德的限制。女性通常被局限在家,想出门也出不去,被迫成为“家里蹲”。
初唐时期,受胡风影响,以及经济发展因素,女性的出游曾逐渐变得大胆、开放。但是女性出游方式上还是具有很强的依附性。“从随”是女性出游活动的基本特征,即必须有人伴随跟从。不论是随女伴、随丈夫、随子嗣、随家庭,都免不了她们出游的从随特征。
这样,古代女性白天很少出门,非亲缘关系男女很少有相聚机会;晚上,男女都不能出门,相聚机会就更少了。那么,什么时候女性有自由出行的机会呢?古代男女在夜间能够自由活动的,唯有元宵节前后几天而已。
03元宵夜男女才能自由约会
元宵节,亦称为上元节或春灯节,时间是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朝廷解除宵禁,允许百姓夜间外出欢庆。
汉武帝正月十五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从黄昏开始,通宵达旦用灯火祭祀,由此形成了后世正月十五张灯结彩、夜游观灯的习俗。
到了唐朝,很多皇帝本身就喜欢元宵观灯,乐于亲自参与其中。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年)上元之夜,中宗就与皇后出宫观灯。唐朝女性在政府的组织之下,也积极参与元宵观灯的娱乐活动,甚至宫女都被允许外出。从此以后,元宵节张灯观灯一直是元宵节民俗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民间百姓,都广泛参与,乐在其中。
虽然宋朝的民风远不及唐朝开放,但是在元宵节那天,对女性出游也没有什么严格限制。那天不论男女老幼,也不论身份学识,参与游玩的人最广泛,成为十二三世纪中国的“狂欢节”。元宵灯节时人流如潮,节日活动丰富多姿。
古时青年男女缺乏交往的机会,所以元宵节很自然就成了寻觅对象之日。旧戏中,有关元宵偶遇钟情或情人重聚的故事不胜枚举。
也因此,在历代诗词中,有不少诗篇是借元宵节抒发爱慕、思念之情的。比如大家熟悉的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元宵节快乐!
【无戒365训练营第100天】